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1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3191153
农村高中生生活事件压力指数的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2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年第5期
     三、讨论

    1.日常生活事件与压力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我们发现,研究者们都渐趋认为压力是一种主观体验。虽然压力引起的反应是比较复杂的,但是每一种压力的产生都是有其特定的压力源的,即存在潜在威胁的客观事件。所以,首先我们认为高中生所有压力的产生都是有其客观性的,是可以研究的,与所生活的主客观环境有密切关系。我们在研究中,通过反复的座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结合日常心理咨询案例的实践积累,发现使高中生体验到压力的压力源主要有学业、生活、社交、家庭和其他五个方面。考虑到压力源应该具有的具体性,我们在研究过程当中对每个具体的压力源作了相对比较细致的描述,即不追求每个项目的概括性,而是以准确为前提。

    其次,研究者们都认为日常生活事件的性质包括积极、消极和中性,这种性质的确定主要依据的是事件所产生的适应性后果。如日常生活事件经过个体的认知而形成生理、行为和情感的反应,如果这些反应使个体促进了新的学习,增强了自尊心,提高了应对能力,产生了积极的适应性后果,那么这样的日常生活事件就是积极的;反之,如果这些反应损害了个体的身体健康,使其情绪低落和产生了心理障碍,产生了消极的适应性后果,那么这样的日常生活事件就是消极的。当然,如果该事件既没有产生积极的适应性后果,也没有产生消极的适应性后果,那么该事件的性质便属于中性的。高中生对这样的标准的掌握还是相当准确的,除了个别事件之外,他们对事件性质的判断十分一致。

    2.变化的可控性与压力

    日常生活事件之所以使高中生产生压力,一种观点认为其关键原因是这些事件处于变化之中,而变化的结果与个体的期待之间又存在着某种不确定性,从而引起个体的紧张与不安。消极日常生活事件因变化引起个体紧张与不安而带来压力,是比较容易理解的。而积极的生活事件同样是因为变化,有可能使个体产生不适应而引起压力。例如考上重点高中无疑是积极的生活事件,但是它毕竟是一种变化。进入重点高中之后,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上所能取得的成绩在主观上就有了很多不确定性,这就非常有可能威胁到学生的适应能力,因而使学生感受到压力。

    但是我们通过对心理咨询个案的总结发现,变化与压力之间的关系并非如此简单,而其中更为关键的影响因素是高中生对变化可控性的感知。如果高中生认为自己完全可以应付这种变化,那么其主观上所感受到的压力就会小很多。具体而言,对于积极事件,如获得老师的赞扬,学生在获得老师赞扬之后往往有一种继续获得赞扬的倾向,这就给学生在心理上带来了压力,因为他必须将好的表现持之以恒或者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是如果这个时候学生认为他是完全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继续获得老师赞扬的话,那么他在主观上感受到的压力就没有那么强烈。反之,如果他对自己是否可以继续获得老师赞扬这一结果没有可控性感知的话,那么就会产生较大的压力。对于消极事件,其过程也是一样的。如学生的学习成绩非常糟糕,如果他认为该结果无法改变,或者欲改变而无从下手的话,那么其压力感应该是相当大的。当然在此我们应该指出的是,在正常情况下,每个学生都会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有一个比较正向的预期。由此我们认为其作用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归因的过程。其中对变化的可控性知觉这一过程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3.压力的相对性与研究的指导语

    压力是相对的。因此,在此前对大学生日常生活事件压力指数的研究中,我们是让被试比较客观地一个一个地确定各生活事件可能产生压力的大小,计算出各自的均数和标准差,然后找出均数最大的生活事件,再以压力最大的事件作为比较的参照标准,计算出该生活事件的压力指数。最后我们发现“双亲去世”这一压力事件对大学生而言,其压力指数是最大的。但是我们在实际的心理辅导过程中发现,事实可能不是这样的。正如我们在前面提到的那样,“双亲去世”固然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但是该类事件不具有发生的普遍性,因此缺乏实际参考价值。

    那么,如何才能让研究更加接近现实?我们发现,其关键之处是应该对研究的指导语作出限制,即限定被试在回答问卷时的参考时间段。结果发现,对于全体高中生而言,“偏科”的压力指数最大,其次是“担心考试影响前途”,而第三是“物价过高”。全部生活事件中,压力指数超过80的有9件。粗看起来这个研究结果有点怪,但是跟学校实际情况一对照,是完全一致的。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和心理辅导过程中确实也发现了高中生“偏科”现象的普遍性,而且很多学生担心考试,尤其是会考和高考,因为这些考试对自己未来的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另外,作为一所典型的农村高中,很多学生的家庭生活条件并不富裕,由此引发出来的对于物价上涨的担忧也就可以理解了。

    而对于“亲人亡故”此类的生活事件,尽管很多研究者们都发现其压力指数很大,甚至是最大的。但是在我们的研究中却发现其压力指数是最小的。因为对于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所能遭遇到的亲人死亡事件虽然存在,但还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其总的均数值最小。

    四、小结

    1.农村高中生压力最大的生活事件是偏科,其他28个日常生活事件的压力指数是通过这些事件的平均数除以偏科事件的平均数而分别得到的。

    2.引起农村高中生压力的日常生活事件具有积极的、消极的和中性的等不同性质。而且高中生对于生活事件性质的判断具有较高的确定性。

    3.积极的和消极的生活事件都有可能产生压力,但消极生活事件所产生的压力明显大于积极的生活事件。

    4.生活事件引起压力与高中生对于日常生活事件变化的可控性感知有密切关系。

    参考文献:

    [1]杨心德,蔡李平,张莉. 大学生日常生活事件压力指数的研究[J]. 心理科学,2005,28(6):1402~1405.

    [2]俞国良等. 日常生活压力与学生的心理健康[J]. 管理与评价研究, 2000,3:33~39.

    [3]李虹等. 大学生压力量表的编制[J]. 应用心理学,2002,1: 27~32.

    [4]R.C.Kessler.The Effects of Stressful Life Events onDepression.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1997, 48:191~211.

    [5] R. S. Lazarus. From Psychological Stress to theEmotions:A History of Changing Outlooks.AnnualReview of Psychology,1993,44:2~19.

    [6]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4th Edition(DSM-Ⅳ). Washington DC, 1994:424~429.

    [7]郑全全,陈树林.中学生应激源量表的初步编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15(4):45~49.

    [8]曾文星.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8,2(3):133.

    [9]刘贤臣,刘连启,李传琦,等.青少年应激性生活事件和应付方式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1):46.

    [10]郑延平,杨德森.中国生活事件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0,4(6):262.

    (作者单位:浙江省奉化市江口中学,宁波,315504;宁波诺丁汉大学,宁波,315100)

    编辑/于 洪 终校/李益倩 (李小吉 蔡李平)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