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1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3191043
创设信息技术背景下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优势和困境(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2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年第6期
     〔摘要〕在建构主义十分盛行的今天,我们在为学生设计基于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良好学习环境的同时,也要注意思考其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当理论应用于实践时所出现的种种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优势;困境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1)06-0007-03

    建构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的兴起,对当前的教学改革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正如斯拉文(Slavin,1994)所说:“在教育心理学中正在发生着一场革命,人们对它叫法不一,但更多地把它称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用乔纳生(Jonassen,1992)的话来说,建构主义是与客观主义更为对立的另一方向的发展,它进一步揭示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突出了意义建构和社会文化互动在学习中的作用。

    一、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内涵

    关于学习环境的概念,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国外学者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

    弗雷泽(Fraser)认为:学习环境是学生或者教师对班级或课堂的知觉或感受,它是决定学生发展的潜在因素,是任何一位希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者都不能忽视的因素。德里斯克(Dyiscoll)认为:学习环境应该提供社会协商作为学习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通过小组协商过程获得别的方式不能获得的理解。威尔生(Brent G.Wilson)认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在追求学习目标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可以使用多样的工具和信息资源,并相互合作和支持的场所。

    国内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者也提出了他们的见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主张的学习环境是指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习者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不仅可以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学习者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这与普金斯(Pekins)关于学习环境的定义有些类似,普金斯认为学习环境包括很多建构工具包和表现场所,强调学习者自己更多的控制,学习者通常要完成多重的学习目标,教师在其中起辅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然而,随着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普及与应用,学生学习的渠道越来越广,学习的模式也日趋多样化。基于此,人们对学习环境提出了新的观点: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动态组合。其中学习资源包括学习材料(即信息)、帮助学习者学习的认知工具(获取、加工、保存信息的工具)、学习空间(教室或网络虚拟学习空间)等;人际关系包括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和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和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在这种学习环境中既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又有人际互动因素,它突破了传统的学习环境对场所的依赖和单纯的物理因素对学习环境的束缚。

    二、信息技术背景下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优势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结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心理特点来建设的,是一种支持学生进行建构性学习的各种学习资源的有机组合,这些学习资源包括信息资源、认知工具、教师等物理资源,还包括影响学习活动的软资源,如学习任务、学习氛围及学习者之间的交流等。

    1.教师层面

    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知识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学生是一个主动的、积极的知识建构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某一固定不变的观念;学习就是发展,是改变观念;教学是帮助学生发展或改变观念。建构主义认为教师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深入了解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为基础,通过提供适当的问题情景或实例促使学生的反思,引起学生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让学生最终通过其主动的建构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而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也要从传统学习环境中只考察单一角度、单一变量,只对认知效果进行评价,即只考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达到要求,转变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考察评价影响学习过程的多种变量。也就是说,要从多个角度、多种变量、多维度来理解和改善教学与学习的效果,更要从关注学生的视角来理解和改善。

    2.学生层面

    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知识不是以实体的形式独立于个体之外的,不是对客观世界的表征,而是被理解为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这种解释或假设随着人类的进步将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所以,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主要强调学生认知的自主性,学生在知识意义建构的过程中,各种信息的检索、分析、整理、加工乃至最终结果的呈现都是学生在独立或合作的大背景下完成的(教师的指导只是辅助性的)。这其中,学生必须自主选择和利用各种认知工具,以实现预定的目标,进而实现由认知工具的受用者向操作者的转变。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任务情境的真实性是一个重要的特征。学生的学习是基于真实的问题情境,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真实的问题情境之中,通过真实环境的实践来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在此过程中强调学习过程的合作性,在讨论与协商中,不同观点的对立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深化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与传统学习相比,学生从封闭的孤独的学习者转变为开放的合作的学习者。

    3.信息技术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随着网络、多媒体、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发展并应用于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更适合其实际需求的学习环境,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和认知情境,对教学和学习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1)提供多样的学习工具和丰富的学习资源

    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营造提供了各种先进的工具,如Explorer浏览器、E-mail、BBS论坛等新型认知工具,其优点是:第一,学习资源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通过计算机网络可扩展至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且在网络上学习者之间可以自由地进行互动讨论、交流等;第二,这些先进的学习工具相对于传统认知工具更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创新性,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认知范围,而且能提高他们的信息收集技能、组织技能和创造技能,给他们创造了更广阔的学习和思维空间。

    (2)为各种学习策略的实施创设了条件

    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情境中,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认识,对学习方法的调用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不同的学习者具有不同的学习策略。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根据不同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为他们提供选择自己所偏爱的学习策略的机会,从而为学习者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能动性提供条件,保证不同的学习者能针对特定的学习内容来进行学习,有效地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

    (3)关注人的主体性

    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信息资源与教学思想、教法、学习理论相结合的主动权不再由教师一人掌握,而是师生共同掌握主动权,如课件由师生共同设计,并将教学设计的思想融于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中,而教学课件能否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恰恰在于教学设计。因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将能适应任何类型的教师与学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重组性,充分体现了尊重人、以人为主体的教育思想。

    三、信息技术背景下建构主义学习环境面临的困境

    任何理论在实践中都不是一开始就那么尽如人意的,总是会遇到很多实际的问题。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构建虽然比较适合现代教学和学习,但在教学和学习实践中也难免会遇到一系列困难。 (王娜 赵俊峰 司晓霞)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