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1年第12期
编号:13189421
通识性到需求性的转变:区域性心理健康教育教研方式的创新(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1年第12期
通识性到需求性的转变:区域性心理健康教育教研方式的创新,区域性教研方式,体验式教研,朋辈心理互助团体辅导教研
     〔摘要〕传统的通识性教研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普及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持续、深入发展,通识性教研方式逐渐不能满足这种发展性需求。根据这种发展性需求,笔者尝试从通识性教研转变到需求性教研,试图运用体验式教研和朋辈心理互助团体辅导两种教研方式,搭建同伴支持平台,实现通识性到需求性的转变,解决心理教师的职业倦怠,促使其获得更好的专业成长;提高心理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从而进一步推进区域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持续性发展和专业性发展。

    〔关键词〕区域性教研方式;体验式教研;朋辈心理互助团体辅导教研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1)12-0007-04

    通识性教研是以班级心理辅导活动公开课为主要载体,强调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共性问题,注重基础知识、技能的普及。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起步、普及阶段,通识性教研确实帮助心理教师快速地认识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了解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常规做法。然而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持续、深入发展,原有的区域性的教研方式逐渐不能满足这种发展性需求。笔者在2010年3月对本区各校心理站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他们工作的现状、困惑和期望。发现在面对班级心理辅导课要更专业,个别辅导更深入,启动小组辅导,并且在各种教研场合、工会活动、家长学校等方面渗透心理辅导等这种工作格局或要求时,心理教师普遍力不从心,不知该如何有效开展各项工作。在访谈中,进一步了解到,由于中小学心理教师全部都是兼职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1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