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2年第5期
编号:13182738
心理辅导活动课“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及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2年第5期
     这类课型在操作上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上得好,学生参与度高,观点碰撞激烈,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上得不好,学生开放程度不高,教师被动尴尬。成败的关键在于选择的主题是否切合学生实际。

    记得有位教师上过一节公开课——“性,要不要等待”,主题非常大胆,其中辩论赛环节,正反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教师没有任何的价值干预,全由学生表达,在针锋相对的辩论中澄清价值取向。

    这堂课之所以能成功,因为面对的学生是职高生,而这个话题正是他们关心的,也是私下里讨论很多的话题,他们想讲而且敢讲。倘若把这堂课移植到普通高中,或者重点高中,也许效果就难预测了。

    3.“工作坊式”辅导活动

    下面是教师心理工作坊“茫茫人海”的片段:

    (1)请大家找到一个搭档面对面站到一起;男教师最好和女教师站在一起;好朋友站到一起;

    (2)每人一个眼罩,戴在头上,先不要戴在眼睛上。

    (3)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请大家保持安静,无论发生什么请不要讲话,用心去体验。

    (4)平服心情:(放歌曲:《亲爱的小孩》/《再回首》)

    现在请大家慢慢闭上眼睛,静静地听歌曲,让音乐来平服一下现在的心情,同时随着歌曲回忆我们共同走过的历程。

    (5)对视(真爱)

    慢慢睁开眼睛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5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