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2年第5期
编号:13182378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心育导师成长工作坊模式初探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2年第5期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心育导师;成长工作坊

    一些学校已经形成了相对规范和固定的班主任培养程式,但随着教龄的增长,教师易产生职业倦怠感,同时学生又是不断成长和变化的群体,因此现代教育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思路,这一崭新的理念将引领教师用新的视角去审视教育,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策略和方法。在中小学,除专职心理教师外,班主任和德育老师也是学校心育工作的重要力量。积极心理学理念为心育工作者的成长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因此转换思路,关注其成长,培养其积极的心理品质,使其积累积极心理资源,从而更好地走进学生心灵,成为学校心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积极心理学基本理念

    积极心理学的英文为Positive Psychology,它是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潜能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积极心理学有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从主观体验上,它关心人积极的主观体验,主要探讨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建构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第二,对于个人成长,积极心理学主要提供积极的心理特征,如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积极地看待世界的方法、创造的勇气、积极的人际关系、审美体验、宽容和智慧灵性等等;第三,积极的心理品质包括一个人的社会性,如作为公民的美德、利他行为、对待别人的宽容、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成为一个健康的家庭成员。

    二、师源性心理问题——只有自己拥有一个春天的生命,才能帮助别人创造一个生命的春天

    “师源性”心理伤害主要是指由于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不足,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消极影响。北京师范大学伍新春教授从1999年就开始关注和研究教师职业倦怠问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72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