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乡土历史教学,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关键词〕乡土历史教学;主体参与;探索主体教育理论认为,主体性是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和社会性的统称,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核心的主体教育,旨在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而主体参与则是以学生主体性发展为主,提高主体对象整体素质的一种方式。教学中有一个原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的作用是双重的,他们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的主体。
中学历史教育的发展、教学实效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培养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调动。如何提高学生主体参与意识,使学生积极参与历史学习,增强教育教学效果,是当前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有效的方式提高教学实效,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自身的价值,使师生共同成长。下面谈谈我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开展乡土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教学研究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2011年,我校组织组织了以“开展乡土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为主题的教学研究,让学生在乡土历史教学过程中、在活动中自主学习,主动开展合作、探究。为此,在乡土历史教学的探究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组建了合作学习探究团队,推动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乡土历史,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外来人口越来越多,有许多外来工子女在社区里成长。笔者所在的学校位于珠三角的腹地——佛山,是一所城郊公办初中,非户籍学生,即外来工子女人数占50%以上。我了解到部分非户籍学生的认同感、归属感缺失,主体参与意识不高,这是造成他们学习主动性低下的原因之一。外来工大多从农村进入城市,或多或少保留着原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生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40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