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2年第11期
编号:13180335
问题式教学的现状反思及对策探析(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4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2年第11期
     二、问题式教学改进对策

    (一)转变观念,增强问题教学意识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它对人的行为起着一定的指导和统率作用。任何教学方式的变革能否真正在课堂中得以落实,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真正实现了教学观、学生观等的转变,用新的教学观、学生观来重新反思和认识教学、学生,将新的教学观、学生观渗透于自己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是教学活动的重要职能,但非惟一职能,知识与技能的习得只是人发展的一个方面,而非全部。真正的教学不是知识传送的流水线,而是一种心灵之间的相互碰撞、智慧之间的相互启迪、情感之间的相互共振、信念之间的相互感染,教学是关照和促进人的身体、心灵、认知、情感、信念等全面发展的活动,教学应该使每个学生“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认识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应该做的事情”。问题式教学的核心理念体现着教学的本真意义,意欲通过问题的发现、分析与解决来唤醒和激发学生的心灵力量,激励学生在神奇的科学世界、多彩的自然世界里自主、主动地探究,感受自身力量的强大,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获得认识世界的方法,从而完成自我主体的健全发展。因此,要真正提高问题式教学的实效,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的完整生命,将呵护和发展学生的完整生命视为自己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其次,教师必须要相信学生,真正从内心中确立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信念。美国哲学家马修斯在其著作《哲学与幼童》中指出,儿童天然地具有质疑精神,能够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发表评价,甚至进行哲学家式的思考和推理。学生并不是带着一颗空白的脑袋走进学校等待教师去填塞知识的容器,也不是“成人的附庸、任人支配的‘小羔羊’”。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不能由教师代替,也无法通过教师的单纯灌输所铸就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88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