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3年第6期
编号:13170875
心理弹性理论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发展的启示(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第6期
     〔摘要〕在分析心理弹性理论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其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发展的意义。基于心理弹性理论逻辑,可以从探索保护性因素、减少危害性因素、完善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不断增强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水平。

    〔关键词〕心理弹性;留守儿童;社会适应;启示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06-0014-03

    一、问题提出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进入城镇务工,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所谓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由于父母双方或单方常年在外务工时间累计6个月及以上,而被留在农村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或自我来照顾、教育和管理的未成年儿童[1]。据报道,当前我国农村有近6000万留守儿童。随着经济社会的逐步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还将持续扩大,如果我们不能妥善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使之健康快乐成长,其将有可能成为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2]。可见,农村留守儿童良好社会适应及其发展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导致家庭结构、教育环境以及社会群体对其评价的变化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1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