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3年第8期
编号:13169222
灵动课堂:育人为本理念下的素养与能力诉求
http://www.100md.com 2013年3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第8期
     〔关键词〕灵动课堂;育人为本;能力诉求

    新课程已经实施多年,但走进课堂,特别是农村课堂,我们会发现,新课程倡导的理念没有得到充分落实,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灰色”课堂教学模式依然流行,学生缺少积极高效的学习心理和状态。这种课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言堂。以教师唱独角戏为主,尽管知识呈现合理,也能注重发展学生能力,但是单向话语使学生不能成为课堂的主人,养成了少思懒想的习惯,学生思维效度不高,教师有激情,学生无兴趣,过程缺少体验性。

    浅表性。表面看课堂有阅读、有思考、有发言,但这些仅仅是课堂的点缀,学生参与面和参与度不够,不能引起广泛而深入的思维碰撞和心灵对话。没有真诚的砥砺,自主探究难以落实,思维缺少探究性。

    乏魅力。教学缺少个性魅力,从预习到授课到作业,环节完备,甚至也有新课程倡导的合作与探究,但教学设计枯燥无味,不能以严谨的逻辑、生动的形象、活泼的形式、机智的引导和诙谐的表达取胜。重点难点不突出,轻重缓急未凸显,思维无亮点,情绪无高潮,情感缺少趣味性。

    低效益。关注一点,不及其余;关注一组,忽视一片。课堂观察发现,教师容易关注前排的、活跃的、成绩优秀的学生,忽视后排的、腼腆的、成绩落后的学生。优秀学生一点即通,一般学生一点难通,基础较差的学生课堂散漫,注意力不集中,一点再点都不通。“错误”也是一种课程资源,“试误”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地尝试错误的过程。如果学生不能积极参与,缺少“试误”的过程体验,课堂负面“收益”就会被屏蔽。这种课堂教学效益不高,教师就用试卷狂轰滥炸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8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