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3年第9期
编号:13168796
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在教育中的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3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第9期
     2.学业功能

    在学业功能上,易感者在出勤率、学业成绩、学业自我概念方面不如积极心理健康者,他们认为从长远目标来看学校并不是那么重要,并且在自我管理方面动机不足。对这批青少年的学业功能进行为期两年的追踪研究发现,初始心理健康类型可以预测学生在校的平均学分绩点(GPA)和出勤率。具体来说,青少年初始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可以预测一年后的GPA,初始的内部问题水平可以预测出勤率,初始的外部问题水平可以预测学生的分数、出勤率以及行为问题(Suldo et al,2011)。通过双因素模型进一步对青少年的学业功能进行研究,发现积极心理健康和有症状但满足的青少年在行为、认知和情绪方面的参与度都很高,对学校有强烈的归属感(Antaramian et al,2010)。积极心理健康者在学业上表现最好,尤其是GPA,而易感组与有症状但满足组在GPA上并无差异。然而,易感组的GPA在一年后与疾患组一样处于危险状态,下降幅度显著大于有症状但满足者,面临留级、辍学的可能性较大(Suldo et al,2011)。

    3.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构建有重要作用,也是形成青少年不同行为模式的原因之一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9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