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3年第9期
编号:13168764
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在教育中的应用(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3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第9期
     〔摘要〕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将传统的精神病理学指标和主观幸福感结合,把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分为积极心理健康、易感、有症状但满足和疾患四种类型。不同心理健康类型的学生在身体健康、学业功能、社会支持方面各不相同,提示心理健康工作者针对不同健康水平的学生应采取相应的不同干预措施。

    〔关键词〕心理健康理论;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精神病理学;主观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09-0004-03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积极力量,重视个人的内心体验,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全面的积极状态,不仅包括远离疾病,也包括一系列诸如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自我接纳等积极指标,这些蕴藏在人体内的正能量会增加个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看似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却有不一样的生活状态。Seligman为了让人们了解积极指标在青少年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没有抑郁和焦虑症状的青少年”和那些“一大早起来就神采奕奕的青少年,那些不服用药物的青少年和那些在家庭、学校和社区活动中受益的青少年”之间存在巨大差别,前一类是消耗的社会成本少,而后一类则是真正的从中受益。因此,如何鉴别出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青少年、帮助他们改善生活状态刻不容缓。

    一、传统心理健康理论

    传统的心理健康模型以精神病理学为基础,将心理疾病分为外部问题(例如品行问题、攻击性)和内部问题(例如焦虑,抑郁、体诉)作为诊断标准。这种强调心理问题的评估似乎把心理健康作为了心理疾病的一种副产品,其不足之处在于:第一,过度依赖客观的临床表现,判断标准单一,容易忽略一部分心理健康水平处于中间状态的人群,并且对于心理疾病的高估或低估,可能造成医疗成本的浪费或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期(王鑫强,张大均,2011)。第二,忽略了人的内在体验,未考虑到人自身的积极力量所带来的复原能力。

    近十几年,许多研究者将主观幸福感纳入心理健康的评估标准。Greenspoon和Saklofske(2001)从气质、人格、自我概念、控制点和人际关系5个方面对加拿大的346名小学生进行研究,将PTH指标和主观幸福感整合,分离出两类人群:同时报告高主观幸福感和高心理疾病症状以及虽然没有心理疾病但是主观幸福感水平较低的学生,并于2001年首次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双因素模型。

    Keyes按体验到的幸福感和心理功能水平将人群分为:康健者(flouring)、中等心理健康者(moderately mentally healthy)和渐衰者(languishing)。对3000名25~74岁的成人进行筛查,以个体的抑郁水平作为心理疾病的指标,心理健康指标包括情绪和心理功能正常,社会幸福感和社会心理功能的损伤程度。其中,情绪和心理健康水平通过自我报告过去一个月中体验到6种积极情绪的频率以及主观幸福感的6个方面(自我接纳,良好的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生活目标,对环境的控制力和自主性)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康健者占17.2%,渐衰者占12.1%,其中有9.4%的成人符合抑郁的诊断标准但在情绪和心理功能方面状态良好,这将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两个维度分离开来,把成人的心理健康分为六种类型。

    从以上模型可以看出:心理疾病和心理健康是两个独立的维度;幸福感在个体的积极体验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既可以鉴别出心理健康状态处于中间的个体,也能促进和维持个体的健康水平,将幸福感纳入健康的评价体系中。但是,与成人的主观幸福感内容不同,青少年的幸福感更多来自在学校的体验。

    二、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

    在Greenspoon和Saklofske提出的模型基础之上,Suldo和Shaffer对其进行完善,将它首次应用在青少年人群中,把主观幸福感作为模型的积极指标和传统的心理病理学指标一起,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其中主观幸福感主要包括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生活满意度作为主观幸福感中的认知成分,是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生活质量作出的整体性评估;积极情绪(例如,愉快、感激、兴趣)和消极情绪则(例如,焦虑、生气、悲伤)是主观幸福感的情感成分。通常主观幸福感较高者对生活有着积极的评价,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其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生活满意度以及体验到的积极和消极情绪的频率。

    研究者对美国349名6~8年级中学生典型抽样,从主观幸福感、心理疾病症状、学业功能、社交能力、身体健康五个方面进行考察,发现样本中积极心理健康者占57%,易感者占13%,有症状但满足者占13%,疾患者占17%,并且学生在学业功能、社交能力、身体健康方面有显著差异,但是某一心理健康类型的学生可以向其他类型转化。目前,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见图1)在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和成年人中已经得到了证实(详见参考文献)。

    图1 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

    注:参考王鑫强和张大均(2012)的文献绘制

    三、不同心理健康类型学生的表现

    1.身心健康

    完全健康者和有症状但是满足的学生均报告身体健康状况较好,没有明显的头痛症状,在家庭活动中的角色限制也更少(Suldo & Shaffer,2008)。在青少年人群中头痛症状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身体健康和心理功能密切相关(Langeveld,Koot & Passchier,1997),积极情绪对预防焦虑、抑郁等内部心理问题作用明显(Park,2003)。陈作松和季浏对主观幸福感和身体锻炼的关系进行考察,发现经常锻炼的高中生比锻炼不足的高中生的主观幸福感更高,随着锻炼持续时间的增长,中等锻炼量的效果明显优于小锻炼量和大锻炼量的效果;大锻炼量随着锻炼时间的增长对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呈“倒V形”曲线(陈作松,季浏,2006)。, 百拇医药(海曼?熊俊梅?段晓明)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