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3年第11期
编号:13166947
中小学受欺负者心理特点分析与教育对策(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第11期
     3.内倾不稳定的人格特质

    托宾利(2005)对攻击型受欺负儿童的研究发现,他们比其他儿童有更高的冲动性,情绪调节能力不够好,过度活跃,常感到紧张不安、不自信[3]。可见人格特质与受欺负有着一定的联系,内倾不稳定的个体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症状,由于神经质不稳定的人容易激动,喜怒无常,且对外界刺激过于敏感,因而对他人攻击行为的感受和反应较强烈,这类儿童容易成为攻击型受欺负者。在国内,谷传华的研究也发现受欺负频率与神经质水平显著相关[6],张雷等研究发现羞怯度对受欺负状况起着主要预测作用[7]。受欺负者这种内向性、过敏性、情绪性的人格特质与其人际交往模式相对应,他们通常缺乏人际吸引力,沦为被攻击的对象。

    4.非自我控制的心理控制感

    心理控制感指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会积极主动地应付困难处境,而另外一些人则表现出消极态度。研究表明,受欺负的儿童在心理控制感方面倾向于依赖外部控制[8]。亨特等人(2004)研究表明,受欺负者,特别是女性受欺负者比其他群体感到更少的控制感[9],儿童依赖社交和生活上的外部控制越多,依赖社交和躯体上的内部控制越少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3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