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3年第22期
编号:13154444
希望疗法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8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第22期
     〔摘要〕希望感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外学者斯奈德提出了希望感的概念及理论模型,希望疗法就是在此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提高学生希望感的一种疗法,它对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具有独特的作用。在实施希望疗法时要求学校和家庭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注意培养学生四个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希望;希望疗法;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22-0011-03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使学生拥有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状态。近几十年来兴起的积极心理学研究着重关注个体自身的力量和潜能对改善心理健康状况的作用[1]。斯奈德及其团队针对积极心理品质之一的希望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2],发现希望感的高低和中学生心理健康有着密切关系。高希望感水平和高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高应对技巧和积极情绪体验等密切相关,能调节、缓冲生活负性事件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高希望感的人较少遭受抑郁和焦虑,他们更多地使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其学习及生活有着重要影响。高希望感的中学生对自我有客观的认识,有更多的自信面对挫折和挑战[4]。许多研究和实践表明,希望疗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希望感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5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