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3年第23期
编号:13154064
卸下沉重的“十字架”
http://www.100md.com 2013年8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第23期
     〔关键词〕个体辅导;父爱缺失;中学生

    一、基本情况

    个案情况:苗苗,十三岁,女,初中一年级,学习不努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看小说,在家沉迷网络,经常与妈妈顶嘴,整日不苟言笑,心事重重,乱花钱,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家庭背景:苗苗一周岁时,父亲抛下她和姐姐、妈妈母女三人,远走他乡。从此,八岁的姐姐就由爷爷奶奶照顾,而苗苗则和妈妈开始了相依为命的生活。这一过就是十二年,她对父亲连模糊的记忆都没有,奶奶对她也很冷漠,偶尔听到父亲的消息,也只是妈妈的抱怨和数落。一年前,妈妈为她找了一位继父,已经进入青春期的苗苗本能地对继父产生了抵触情绪。

    我通过朋友结识了苗苗的妈妈,小苗苗也知道我和妈妈的关系,偶尔在学校遇到,我们还会打个招呼。因此,我既是她的老师,也是她的阿姨。

    二、辅导过程

    (一)准备阶段

    从朋友那里,我对苗苗妈妈的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当我听说苗苗的现状后,我就有了帮帮这个可怜孩子的想法。我仔细梳理了苗苗的现状和家庭背景,觉得要想解决苗苗的问题,只有先卸下她心中的“十字架”——对父爱的疑惑和渴望!于是,我联系了苗苗的班主任,请她安排时间让我与苗苗见个面。

    (二)沟通阶段

    1.与苗苗沟通

    一天下午,苗苗如约来到了我的办公室,我虽然看不到她的表情,但已感受到了她的拘谨。她小声说了句:“老师,您找我?”

    我急忙热情地把她迎到座位上:“还是叫我张姨吧!”

    接下来,我又问:“苗苗啊,张姨找你,妈妈知道吗?”

    苗苗:“我告诉妈妈了。”

    我:“我们俩的沟通可以不告诉妈妈,那是你和我之间的秘密,好吗?今天之所以约你,是因为我看了前几天你的成绩单。其实我早就想与你聊聊,但总感觉你还小,时机不够成熟。看了成绩单,我想是时候了,你也是大姑娘了,你说对吗?”

    苗苗心事重重地:“是!”

    我顺势握住了苗苗的手:“我虽然和你接触不多,但我很理解你内心的苦恼。如果你相信我,就把你想知道的事情都说出来,只要我知道的,我会毫不保留地告诉你!”

    话音刚落,就听苗苗哭泣起来。我一面递给她面巾纸,一面把她揽在怀里:“孩子,哭吧!把你的委屈都哭出来……”

    哭了一会儿,我问她:“想知道爸爸的消息吗?”

    “想!”

    “想念爸爸吗?”

    “想!”

    “想见爸爸吗?”

    “想!”

    一连三个“想”把我的心都戳痛了!可怜的孩子,她才十三岁,如何能承受这么多的苦楚?她没有滑得更远,已经很万幸了。我告诉她:“不管父亲做了什么,他爱你的心是不会变的。其实,我相信他也很想念你,只不过时间太久了,他没有这个勇气,他觉得对不住你,怕你不原谅他。父母之间的问题是阻挡不了他对你的爱的,你能够谅解他吗?”

    苗苗说:“能!”

    我:“我答应你,争取暑期帮你圆梦,你同意吗?”

    “行。”

    我又说:“那你这个成绩是怎么回事呢?”

    她告诉我:“我这段时间没有学习,因为经常有同学问爸爸的事,我不知该怎样回答,很闹心,整日心烦,只能上网、看小说排遣。”

    我:“那咱们来个约定吧!我尽最大努力帮你圆梦,你努力学习,争取用好的成绩去见爸爸,好吗?”

    她同意了我的提议。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经常给她发短信,给她力量。六一儿童节那天,我一早就给苗苗发了一条短信:“苗苗,今天是儿童节,祝你节日快乐!这是你最后一个儿童节了,从今以后你就是青年人了,就是大姑娘了,恭贺你!”苗苗也给我回复了表示感谢的短信。当我从苗苗班主任那儿了解到她的进步后,我又给苗苗发了短信:“苗苗,今天我看到你的班主任了,她表扬了你!说你现在的状态非常好!聪明伶俐,大方可爱!”后来针对苗苗吃零食的不良习惯,我又给她发了一条短信:“苗苗,现在的孩子都喜欢在校门口吃零食,我不知道你是否也吃,我想谈点我个人的看法。我觉得女孩还是不吃零食比较好,一是不卫生,二是浪费,更重要的是不文雅。你知道吗?你很有气质,如果再注意一下小节,那岂不是更美了!只是一点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吧!祝你乐观美丽!”苗苗回复:“张姨,我懂了,我不会让你失望的!”就这样,我经常给她发去鼓励和支持,而回馈给我的每每都是令人欣喜的消息。

    2.与苗苗的家人沟通

    在与苗苗沟通的同时,我又开始联系苗苗的姐姐。姐姐已经是二十岁的大姑娘了,早在几年前就已和父亲见面,因此,通过姐姐联络父亲是最合适的。我征得苗苗妈妈的同意后,对苗苗的姐姐说明了自己的意图,并希望在外地工作的姐姐能够多关心妹妹,姐姐表示很愿意做这件事。在此后的日子里,事情发展的顺利程度出乎我的意料,看来,时机真的已经成熟。苗苗的爸爸通过姐姐向苗苗表达了自己对苗苗的思念之情,并准备了礼物等候女儿的到来。这些都给了苗苗一个信号:自己不是没有爸爸疼爱的孩子!

    为了能父女相见更美好,我又给爸爸发了一条短信:“我是苗苗的张姨,苗苗很快就要去您那儿了,我希望您能多对孩子表达爱与牵挂,多说苗苗妈妈的好,这对您和苗苗都有好处。在孩子心中,爸爸妈妈都是最好的。我想,您能明白我的用意,有说得不妥的地方,敬请见谅!”他回复:“张老师,您为了我们的事费心了!谢谢您!我能明白您的意思!”

    三、辅导效果

    (一)来自妈妈的反馈

    苗苗现在每天都有计划地学习,几乎不看小说,也很少上网了。最重要的是,苗苗每天都有笑脸了,跟妈妈的关系也亲密了很多,花钱也有了节制,不挑食,不犟嘴,总体上仿佛变了一个人。

    (二)来自苗苗班主任的反馈

    孩子的变化太大了,自从辅导之后,她开始学习了,小说也不看了,上课也用心了。

    听了这些反馈,我轻松了很多,似乎卸下了一副担子。我还有一个期待,那就是,期待苗苗踏上开往沈阳的列车,期待着圆满的结局!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富锦市第四中学,富锦,156100)

    编辑 / 丁 尧 终校 / 于 洪, http://www.100md.com(张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