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差异的比较研究(1)
〔摘要〕近年来,流动儿童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关于流动儿童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其中大多数研究集中在流动儿童的受教育、社会适应、心理健康等方面。本文主要从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分析了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之间的差异及其形成的原因。〔关键词〕流动儿童;城市儿童;差异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24-0010-03
一、引言
随着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形成了迄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转移,即“民工潮”(申继亮,2009)。其中农民工流动的家庭化是近年来民工流动的一个突出特点。随着农村劳动力的举家迁移,城市中也出现了数量庞大的第二代移民——流动儿童。流动儿童,是指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或少年,又称城市随迁子女。
2005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样本数据表明,我国14周岁以下的流动儿童已达1834万人。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流动儿童在当地儿童中的比率已近三分之一。据预测,至2020年,我国农民工数量将进一步增加,流动儿童数量将达到2000万。流动儿童因为没有流入地的户口,无法享受由流入地政府负担的教育经费,所以,在现行的城乡政策框架下,流动儿童无法享受与城市同龄儿童同等的受教育机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9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