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韧性理论对高中“后进生”教育的启示(2)
现象判别法简单、快捷,但受制于信息的缺乏而主观成分偏多。由于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查,仅从现象上判断,其信度和效度都会打折扣。在现象判别法的基础上借鉴叙事研究等质性研究方法,通过深入分析心理韧性个案的叙事,寻找其韧性发生、发展的过程与机制,更能揭示事件的本质。(二)简明量化判断法
根据心理韧性的定义,判断心理韧性者需要具备两个要件:一是个体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严重压力/逆境(如贫困、截肢、落榜、家庭变故等);二是尽管经受逆境,个体发展状况仍然良好。具备这两个条件,即可判断为心理韧性高者。个体发展状况可以根据高中生个体的人际关系、学习成绩、自信心等指标来衡量。
(三)年龄发展任务法
年龄发展任务法根据个体发展功能进行评估,以文化年龄发展任务建立检测表,评定个体发展功能或适应情况“有多好”。比如,遇到逆境后,通过权衡顺利升学、同伴关系、学习成绩、课外活动、与同学的友谊、规则遵守等项目来评判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55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