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转“新”方向,开启“心”领域(2)
3.以满足学生实际需求为目标,开设“选择性菜单课程”
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同年龄的学生对于心理辅导有多元的需求,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师团队从促进每一位师生的主动健康发展出发,开设了“选择性菜单课程”,该课程主要面向非四年级学生。
“选择性菜单课程”是由班主任觉察问题,向心理教师发出“需求信号”,心理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班级授课。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可以与心理教师共同完成授课。主要内容包括一年级的“入学期辅导”,二年级的“伙伴辅导”,三年级的“学习辅导”和五年级的“青春期辅导”。一年级的“入学期辅导”是指每年9月一年级新生入学后,除了在学科教学中注重幼小衔接之外,还注重学生的入学适应辅导。具体做法是采用低年级学生乐于接受的游戏辅导,在活动中消除彼此的陌生感,建立集体归属感。五年级的“青春期辅导”是指当五年级学生纷纷站在了青春期起点,萌动着“青春”的气息时,我们利用好听易懂的绘本故事讲述“荷尔蒙夫妇”的“科研成果”等,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身心可能发生的变化。
, 百拇医药
4.结合校园节庆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
我校立足于心理辅导活动课中的学科活动,将学科活动拓展为学校两个月的“书香节”“炫动艺体节主题活动周”等。
四、转换工作视角,看到学生的心理积极品质展现
是否还要继续把所谓的“问题”揽到自己的身上,来“帮助”学生呢?我发现学校网站有心理咨询的栏目,我决定开始寻找正能量,并传递出去。
1.发挥“第三只眼”的作用
办公环境发生变化之后,我开始留意其他教师的教育行为,发现他们的不少方法既符合心理辅导的理念,又具有操作性,是可以为很多教师所学习的,于是我打开了自己的“第三只眼”,观察他们的做法,提炼他们的方法,宣传他们的理念。我把发生在身边的育人故事写成小品,再以心理导读的方式加以点评。
, 百拇医药
2.相信“第六灵感”的作用
我所谓的“第六灵感”是指相信所有人都是有自愈能力的,只是有时候缺少有效的方法。教师的工作节奏快而繁忙,都在感叹时间不够用,更谈不上关爱自己的心灵成长。心理教师要组织一两场心理讲座或者是团体培训不在话下,但这并不能长期陪伴教师,尤其是当教师陷入低落、负面、消极情绪的时候,心理教师很难做到及时到位。这时候,我发现一个很不错的心理网站,有不少含有积极暗示的图片和文字,我把这些图片和文字加以改编,与当前学校中热议的事件和教师目前阶段心理需求结合,把简洁的、正能量的文字和图片放在学校网站上。
在建设这个栏目的过程中,我的“第六灵感”不断地得到激发,为自己能寻找到有价值的方法而高兴。
五、转投学科教学研究,结交心理相关学科领域
学校只有一个专职心理教师,所以我承担了与“心理”有关系的所有事情,除了辅导学生、开发课程以外,还承担了教学研究工作等。虽说研究工作有点“自己玩”的感觉,但总是希望能有人能“一起玩”。当我发现学校其他学科在进行教研活动的时候,心中更是觉得孤单。
, 百拇医药
现在我的做法是,只要其他学科教研集中的时候,我都会“挤”进与心理学科相关的教研组中,倾听他们的做法,吸取他们的经验并加以利用。
1.学习学科教学共通之处
既然心理辅导活动课已经被纳入到课程体系中,那么它就和其他学科一样需要听课、评课,需要有正常的教研活动。一方面我参与到其他学科的教研活动,尤其是品德课、探究课等课型,吸纳该学科的有效做法;另一方面我主动邀请班主任、学科教师来我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堂听课,为我提出一些来自他们角度的思考。这样一来,我就是有“组织”的人了。
2.研究学科教学独特之处
在与其他学科进行研讨交流的时候,往往也会摩擦出思维的火花,我觉得学科价值是教师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体现出来的,尤其是教师本身要有意识地研究学科的独特性,这样一来无论是学科还是教师都能做到互相促进。比如,我在参加了上海市第四届中小学心理辅导课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的《玩中有新意》这节课之后,写了《“玩中有新意”的玩法简介》一文,刊登在《心理辅导》杂志上,文章详细、深入地反思了自己的心理辅导课教学的前后变化。这节课采用一个活动分层、递进贯穿的新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其实,这样的转向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而是靠在工作中不断地反思、改进、再反思、再改进得来的,其中的辛苦和挣扎无需多言。除了心理教师自己主动“转”之外,还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的支持、理解、配合,才能使“心”领域更为广阔。
(作者单位:上海市闵行区实验小学,上海, 201100)
编辑 / 黄才玲 终校 / 于 洪, 百拇医药(王晨骊)
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同年龄的学生对于心理辅导有多元的需求,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师团队从促进每一位师生的主动健康发展出发,开设了“选择性菜单课程”,该课程主要面向非四年级学生。
“选择性菜单课程”是由班主任觉察问题,向心理教师发出“需求信号”,心理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班级授课。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可以与心理教师共同完成授课。主要内容包括一年级的“入学期辅导”,二年级的“伙伴辅导”,三年级的“学习辅导”和五年级的“青春期辅导”。一年级的“入学期辅导”是指每年9月一年级新生入学后,除了在学科教学中注重幼小衔接之外,还注重学生的入学适应辅导。具体做法是采用低年级学生乐于接受的游戏辅导,在活动中消除彼此的陌生感,建立集体归属感。五年级的“青春期辅导”是指当五年级学生纷纷站在了青春期起点,萌动着“青春”的气息时,我们利用好听易懂的绘本故事讲述“荷尔蒙夫妇”的“科研成果”等,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身心可能发生的变化。
, 百拇医药
4.结合校园节庆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
我校立足于心理辅导活动课中的学科活动,将学科活动拓展为学校两个月的“书香节”“炫动艺体节主题活动周”等。
四、转换工作视角,看到学生的心理积极品质展现
是否还要继续把所谓的“问题”揽到自己的身上,来“帮助”学生呢?我发现学校网站有心理咨询的栏目,我决定开始寻找正能量,并传递出去。
1.发挥“第三只眼”的作用
办公环境发生变化之后,我开始留意其他教师的教育行为,发现他们的不少方法既符合心理辅导的理念,又具有操作性,是可以为很多教师所学习的,于是我打开了自己的“第三只眼”,观察他们的做法,提炼他们的方法,宣传他们的理念。我把发生在身边的育人故事写成小品,再以心理导读的方式加以点评。
, 百拇医药
2.相信“第六灵感”的作用
我所谓的“第六灵感”是指相信所有人都是有自愈能力的,只是有时候缺少有效的方法。教师的工作节奏快而繁忙,都在感叹时间不够用,更谈不上关爱自己的心灵成长。心理教师要组织一两场心理讲座或者是团体培训不在话下,但这并不能长期陪伴教师,尤其是当教师陷入低落、负面、消极情绪的时候,心理教师很难做到及时到位。这时候,我发现一个很不错的心理网站,有不少含有积极暗示的图片和文字,我把这些图片和文字加以改编,与当前学校中热议的事件和教师目前阶段心理需求结合,把简洁的、正能量的文字和图片放在学校网站上。
在建设这个栏目的过程中,我的“第六灵感”不断地得到激发,为自己能寻找到有价值的方法而高兴。
五、转投学科教学研究,结交心理相关学科领域
学校只有一个专职心理教师,所以我承担了与“心理”有关系的所有事情,除了辅导学生、开发课程以外,还承担了教学研究工作等。虽说研究工作有点“自己玩”的感觉,但总是希望能有人能“一起玩”。当我发现学校其他学科在进行教研活动的时候,心中更是觉得孤单。
, 百拇医药
现在我的做法是,只要其他学科教研集中的时候,我都会“挤”进与心理学科相关的教研组中,倾听他们的做法,吸取他们的经验并加以利用。
1.学习学科教学共通之处
既然心理辅导活动课已经被纳入到课程体系中,那么它就和其他学科一样需要听课、评课,需要有正常的教研活动。一方面我参与到其他学科的教研活动,尤其是品德课、探究课等课型,吸纳该学科的有效做法;另一方面我主动邀请班主任、学科教师来我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堂听课,为我提出一些来自他们角度的思考。这样一来,我就是有“组织”的人了。
2.研究学科教学独特之处
在与其他学科进行研讨交流的时候,往往也会摩擦出思维的火花,我觉得学科价值是教师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体现出来的,尤其是教师本身要有意识地研究学科的独特性,这样一来无论是学科还是教师都能做到互相促进。比如,我在参加了上海市第四届中小学心理辅导课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的《玩中有新意》这节课之后,写了《“玩中有新意”的玩法简介》一文,刊登在《心理辅导》杂志上,文章详细、深入地反思了自己的心理辅导课教学的前后变化。这节课采用一个活动分层、递进贯穿的新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其实,这样的转向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而是靠在工作中不断地反思、改进、再反思、再改进得来的,其中的辛苦和挣扎无需多言。除了心理教师自己主动“转”之外,还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的支持、理解、配合,才能使“心”领域更为广阔。
(作者单位:上海市闵行区实验小学,上海, 201100)
编辑 / 黄才玲 终校 / 于 洪, 百拇医药(王晨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