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课如何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
〔关键词〕心理活动课;课程设计;有效性
心理课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它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辅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完善其人格。没有考试的压力,没有作业的负担,很多学生把心理课当成是放松课,是不用动脑筋不用思考的课。活动时热火朝天,分享时鸦雀无声;做游戏的时候忽视纪律要求,一片闹哄哄,涉及到知识讲解时做作业、看小说的学生大有人在。心理课在这种情况下只是一种附和学生娱乐心理的“虚假繁荣”,难以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难以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对自身行为的反思,与心理课本该实现的目标相去甚远。心理课如何才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解决其学习生活中的困惑,走进学生的内心呢?
一、多方了解学生的需要,让课程设计更有针对性
在学期的第一节课,教师应通过课程问卷了解学生目前关心的问题和想解决的问题,通过心理健康问卷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和学生普遍呈现出来的心理状态。课外,和班主任、科任教师多沟通,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和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从各个渠道了解到的资料,精心选择活动主题和案例,使课程设计更加具有针对性。
, 百拇医药
此外,由于学校心理教师师资有限,一个教师往往要带全年级甚至是全校的心理课,由于各班班级氛围、男女比例等因素的差异,如果一个教案通行全年级甚至是全校,那么,课程教学肯定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由于个人精力有限,虽不能做到每班一个教案,但可在某一环节加以变动,使其设计更加符合各个班级的实际情况。比如,有的班级氛围比较沉闷,开展活动时总是三推四阻,交流感受时更是无人搭理,那么在设计相关的操作性活动时就要多加斟酌;有的班级气氛比较活跃,开展活动时就要注意规则的强调,分享经验时要多加引导,避免活动流于形式。
二、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一般教师都会花大量的心思精心设计课程导入,选择与课程主题相关的游戏、活动、案例、故事、视频、歌曲等作为课程导入,这是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情绪,使其积极参与的有效途径。但是,当导入正题后,一些学生的注意力就开始游离了。
因此,教师在课程设计的环节要充分考虑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特点,例如,高中生思维的抽象概括能力不断发展,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思维具有更大的组织性、独立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在高中心理课堂上,除了依靠游戏、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外,更多地要组织辩论、讨论,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激起思想的碰撞、情感的深化、认知的发展。这种形式与单纯的知识讲授相比,可以使学生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参与;与单纯的游戏相比,更注重思维的开拓。
, 百拇医药
比如,在“异性交往”这一专题中,如果单纯采用讲解的方式就显得比较单调,也缺乏说服力,因为学生平时从家长、思想品德教材、青春期读物上已经了解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因此,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促进学生认知的深化,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才是心理课的关键。笔者平常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明白恋爱对学习的影响、对情绪的干扰,但对如何拒绝异性的表白比较困惑。所以,在课上,笔者选取了在心理辅导中几个比较典型的个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辩论,收到了较好的
效果。
三、密切关注课堂动态,充分利用生成性课堂资源开展教学
生成性课程资源是在教学进行的过程中生成的。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体验、行为,师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都可以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对之加以合理的利用,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有利于教学生动活泼地展开。
, 百拇医药 比如在上“感恩父母”这一课时,笔者设计了“人生五样”这一活动环节,让学生写下生活中对自己最重要的五个人,从逐一舍弃的过程中体会亲情的宝贵。学生的反应超出了我的预料:有的学生半天没动笔;有的学生直接表现出对立反抗的情绪,拒绝继续参与活动;还有的学生甚至反问“老师,如果是你的话该怎么办”,每个班上能够完全遵照指令全部做完的人不到三分之一。笔者在上课的过程中感觉很苦恼,着急的时候甚至会埋怨学生不配合。课后静想,当课程进行得不顺畅时,该反思的是自己的设计,而不是一味埋怨学生。学生面对指令的抵触、愤怒情绪,犹豫不决的举动,不正是出于对亲人的强烈感情吗?这不正是活动设计的意图吗?后来,笔者转换了策略,不是一味要求学生完成指令,而是现场观察学生的反应,再让学生分享在活动中的情绪体验,让课堂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叶澜在《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中指出:“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它所期望的实践效应就是: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心理课作为中学的一门新兴学科,要得到更多人的认可,走进学生的内心还有很漫长的道路要走。心理课必须做到结合本校学生实际,选择课程内容;针对学生特点,设计教学环节;关注课堂动态,利用生成性资源进行课堂教学,才能达到引起学生思想、情感的共鸣,解决学生心理困惑的目的,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内心。
(作者单位:湖北省罗田县第一中学,黄冈,438600)
编辑 / 王晶晶 终校 / 于 洪, 百拇医药(谢凤玲)
心理课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它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辅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完善其人格。没有考试的压力,没有作业的负担,很多学生把心理课当成是放松课,是不用动脑筋不用思考的课。活动时热火朝天,分享时鸦雀无声;做游戏的时候忽视纪律要求,一片闹哄哄,涉及到知识讲解时做作业、看小说的学生大有人在。心理课在这种情况下只是一种附和学生娱乐心理的“虚假繁荣”,难以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难以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对自身行为的反思,与心理课本该实现的目标相去甚远。心理课如何才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解决其学习生活中的困惑,走进学生的内心呢?
一、多方了解学生的需要,让课程设计更有针对性
在学期的第一节课,教师应通过课程问卷了解学生目前关心的问题和想解决的问题,通过心理健康问卷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和学生普遍呈现出来的心理状态。课外,和班主任、科任教师多沟通,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和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从各个渠道了解到的资料,精心选择活动主题和案例,使课程设计更加具有针对性。
, 百拇医药
此外,由于学校心理教师师资有限,一个教师往往要带全年级甚至是全校的心理课,由于各班班级氛围、男女比例等因素的差异,如果一个教案通行全年级甚至是全校,那么,课程教学肯定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由于个人精力有限,虽不能做到每班一个教案,但可在某一环节加以变动,使其设计更加符合各个班级的实际情况。比如,有的班级氛围比较沉闷,开展活动时总是三推四阻,交流感受时更是无人搭理,那么在设计相关的操作性活动时就要多加斟酌;有的班级气氛比较活跃,开展活动时就要注意规则的强调,分享经验时要多加引导,避免活动流于形式。
二、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一般教师都会花大量的心思精心设计课程导入,选择与课程主题相关的游戏、活动、案例、故事、视频、歌曲等作为课程导入,这是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情绪,使其积极参与的有效途径。但是,当导入正题后,一些学生的注意力就开始游离了。
因此,教师在课程设计的环节要充分考虑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特点,例如,高中生思维的抽象概括能力不断发展,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思维具有更大的组织性、独立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在高中心理课堂上,除了依靠游戏、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外,更多地要组织辩论、讨论,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激起思想的碰撞、情感的深化、认知的发展。这种形式与单纯的知识讲授相比,可以使学生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参与;与单纯的游戏相比,更注重思维的开拓。
, 百拇医药
比如,在“异性交往”这一专题中,如果单纯采用讲解的方式就显得比较单调,也缺乏说服力,因为学生平时从家长、思想品德教材、青春期读物上已经了解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因此,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促进学生认知的深化,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才是心理课的关键。笔者平常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明白恋爱对学习的影响、对情绪的干扰,但对如何拒绝异性的表白比较困惑。所以,在课上,笔者选取了在心理辅导中几个比较典型的个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辩论,收到了较好的
效果。
三、密切关注课堂动态,充分利用生成性课堂资源开展教学
生成性课程资源是在教学进行的过程中生成的。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体验、行为,师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都可以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对之加以合理的利用,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有利于教学生动活泼地展开。
, 百拇医药 比如在上“感恩父母”这一课时,笔者设计了“人生五样”这一活动环节,让学生写下生活中对自己最重要的五个人,从逐一舍弃的过程中体会亲情的宝贵。学生的反应超出了我的预料:有的学生半天没动笔;有的学生直接表现出对立反抗的情绪,拒绝继续参与活动;还有的学生甚至反问“老师,如果是你的话该怎么办”,每个班上能够完全遵照指令全部做完的人不到三分之一。笔者在上课的过程中感觉很苦恼,着急的时候甚至会埋怨学生不配合。课后静想,当课程进行得不顺畅时,该反思的是自己的设计,而不是一味埋怨学生。学生面对指令的抵触、愤怒情绪,犹豫不决的举动,不正是出于对亲人的强烈感情吗?这不正是活动设计的意图吗?后来,笔者转换了策略,不是一味要求学生完成指令,而是现场观察学生的反应,再让学生分享在活动中的情绪体验,让课堂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叶澜在《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中指出:“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它所期望的实践效应就是: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心理课作为中学的一门新兴学科,要得到更多人的认可,走进学生的内心还有很漫长的道路要走。心理课必须做到结合本校学生实际,选择课程内容;针对学生特点,设计教学环节;关注课堂动态,利用生成性资源进行课堂教学,才能达到引起学生思想、情感的共鸣,解决学生心理困惑的目的,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内心。
(作者单位:湖北省罗田县第一中学,黄冈,438600)
编辑 / 王晶晶 终校 / 于 洪, 百拇医药(谢凤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