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反社会性品行障碍述评(2)
2.脑功能缺陷
Deckel 等人(1996)对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进行前额叶脑电图(EEG)测量,发现反社会人格障碍与左半球前额叶EEG活动低有关。也有研究证实,有些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具有额叶损伤史(Deckel等,1996;Silver等,1997)。额叶损伤主要与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核心特征,如冲动和抑制解除有关。
另外,有不少研究发现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患者在情绪唤醒上明显不足,很难感受正常人的恐惧、焦虑和悔恨的情绪体验,因而对自身的反社会行为总是缺乏适当的调节和控制。因此,有些研究者推测人格障碍患者的大脑边缘系统可能发育不够健全或者有某些缺陷。
(二)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是反社会人格障碍最流行、最普遍的解释因素,比如家庭经济地位低下、父母关系不和谐、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照顾、受到忽视或虐待等。当孩子缺乏父母关爱或遭受严重的父母拒绝甚至虐待时,成年发展为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可能性较大。Wisdom和Luntz(2001)对受过躯体虐待的儿童进行的20年的追踪研究发现,在受访的416人中,13.5%的被虐待儿童成年后被诊断为反社会人格障碍,而对照组只有7.1%。也有研究比较了男性犯人与正常男性之间的父母教养方式,结果表明,具有反社会人格的男性犯人,其父母给予的关心和照顾较少,并且母亲表现为对子女过分保护(Timmerman & Emmelkamp,2005年)。国内也有对866名监狱犯人进行问卷调查的研究,结果显示,儿童期受虐待与反社会人格倾向呈显著正相关,并对反社会人格倾向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另外,父母关怀与反社会人格症状呈显著负相关,父母教养方式对反社会人格症状有非常显著的预测作用,尤其是母亲的关心照顾对反社会人格症状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母亲否认心理自主维度对反社会人格症状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蒋奖,许燕,2008年)。一项对600名劳教人员筛查确定的90名人格障碍罪犯的研究显示,反社会人格障碍人群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父母的拒绝型养育方式、父亲文化程度低、家庭经济收入低、单亲家庭、父母离异等(茆正洪等,2005年)。邱传谦在品行障碍患儿的父母养育方式及应对方式的研究中证实,品行障碍患儿的父母大都具有不良的养育方式,同时亦表明,品行障碍组解决问题与父母情感温暖呈正相关,其解决问题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品行障碍患儿多运用不成熟的应对方式(邱传谦,2010)。
, 百拇医药
总之,父母养育方式在子女人格形成中有明显的影响,长期不恰当的父母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不良人格特征,良好的父母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有利于促进子女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三)学校因素
学业成败可以预测后来的品行问题,学业失败的儿童更容易被同伴拒绝,也更容易出现反社会行为。付树旺等的研究显示,66例品行障碍患儿有31例因为学校、家庭等更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忽视孩子的情商及人格养成,而承受很大压力,但自身又不善于调整,导致发病。另外,同伴关系也会影响青少年的发展。可以说,社会交往会引导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走向良好的或不良的方向。这一时期同龄人的影响日益增强,如果交上不良朋友,便可能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品行障碍的患儿任性、冲动、易激惹、好归咎于他人,这使得他们在班级群体中经常处于孤立和受排斥的地位,如此更加剧原有的异常行为。被同伴拒绝容易使他们长期和不良社会伙伴聚在一起,更容易产生反社会行为。Dodge等在2001年的追踪研究认为,小学时期被同伴拒绝是青少年期品行问题的风险因素,被拒绝至少有2年或3年的儿童有50%的几率在青少年期发展有显著的品行问题。
, 百拇医药
另外,由于儿童的是非辨别能力有限,周围的社会环境也是导致青少年品行障碍的危险因素之一。特别要关注的是媒体暴力(包括电视、游戏、网络等)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是极为明显的。Anderson等研究表明,暴力游戏、电视、游戏和音乐会增加青少年的攻击性和暴力行为。
总体而言,品行障碍的青少年存在生物学方面的先天因素,加之在不良的社会与家庭环境的后天因素的影响,最终发展成为品行障碍。
三、干预
许多方法都已经运用到儿童青少年品行障碍的治疗中,如行为矫治、家庭治疗以及药物辅助治疗等。然而儿童青少年品行障碍的预后效果不一,有的可以逐渐恢复,有的进一步发展为成年期的违法犯罪或反社会人格。总体来说,品行障碍的治疗比较困难,目前还却缺乏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每一种方法都可能会在相应的不同方面发挥功效。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针对品行障碍的治疗要想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干预措施必须是综合性的,要考虑个体自身的因素,包括生物性的因素,也要考虑外部环境的因素,而且干预措施也要注意针对不同个体个别化。
, http://www.100md.com
(一)行为矫正
有关研究表明,品行障碍的儿童如被给予充分的爱和理解,并且运用科学的行为矫正方法,就能改变不良的行为。常用的矫正方法有:(1)认知行为改变策略,(2)家庭功能治疗,(3)解决问题技巧训练等。行为矫正的主要目的是改变儿童的不良行为,利用阳性强化或者惩罚等方法,逐渐减少他们的不良行为,巩固良好行为的保持。
(二)系统家庭治疗
家庭因素是品行障碍的青少年主要病因,家庭系统治疗对于青少年品行障碍有明显效果。赵旭东等曾运用家庭系统治疗对一例品行障碍的青少年进行治疗,结果表明,治疗语言以及非语言交流的运用,使品行障碍的症状得以消除,社会功能大幅度改善,家庭成员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该方法将整个家庭视为一个功能系统,而不仅仅是将焦点集中在儿童身上,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互动,来解决现实问题。
(三)药物辅助治疗
目前没有一种药物能有效地治疗儿童的品行问题,药物治疗主要是用来处理其伴随症状。所以药物治疗只能作为其他心理治疗方法的辅助手段。
四、预防性干预
有研究者认为,儿童所表现出的严重攻击性行为,如果在8岁前没有很好地干预,极有可能发展为长期性障碍,所以在小学或更早的阶段为高危儿童进行预防性干预,效果会更好。所以近年来,西方国家的研究多为预防性干预。预防性干预主要是在儿童破坏性行为稳固之前减少这些行为,并发展有效社会技能的一种干预方法。, http://www.100md.com(刘诗薇)
Deckel 等人(1996)对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进行前额叶脑电图(EEG)测量,发现反社会人格障碍与左半球前额叶EEG活动低有关。也有研究证实,有些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具有额叶损伤史(Deckel等,1996;Silver等,1997)。额叶损伤主要与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核心特征,如冲动和抑制解除有关。
另外,有不少研究发现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患者在情绪唤醒上明显不足,很难感受正常人的恐惧、焦虑和悔恨的情绪体验,因而对自身的反社会行为总是缺乏适当的调节和控制。因此,有些研究者推测人格障碍患者的大脑边缘系统可能发育不够健全或者有某些缺陷。
(二)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是反社会人格障碍最流行、最普遍的解释因素,比如家庭经济地位低下、父母关系不和谐、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照顾、受到忽视或虐待等。当孩子缺乏父母关爱或遭受严重的父母拒绝甚至虐待时,成年发展为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可能性较大。Wisdom和Luntz(2001)对受过躯体虐待的儿童进行的20年的追踪研究发现,在受访的416人中,13.5%的被虐待儿童成年后被诊断为反社会人格障碍,而对照组只有7.1%。也有研究比较了男性犯人与正常男性之间的父母教养方式,结果表明,具有反社会人格的男性犯人,其父母给予的关心和照顾较少,并且母亲表现为对子女过分保护(Timmerman & Emmelkamp,2005年)。国内也有对866名监狱犯人进行问卷调查的研究,结果显示,儿童期受虐待与反社会人格倾向呈显著正相关,并对反社会人格倾向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另外,父母关怀与反社会人格症状呈显著负相关,父母教养方式对反社会人格症状有非常显著的预测作用,尤其是母亲的关心照顾对反社会人格症状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母亲否认心理自主维度对反社会人格症状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蒋奖,许燕,2008年)。一项对600名劳教人员筛查确定的90名人格障碍罪犯的研究显示,反社会人格障碍人群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父母的拒绝型养育方式、父亲文化程度低、家庭经济收入低、单亲家庭、父母离异等(茆正洪等,2005年)。邱传谦在品行障碍患儿的父母养育方式及应对方式的研究中证实,品行障碍患儿的父母大都具有不良的养育方式,同时亦表明,品行障碍组解决问题与父母情感温暖呈正相关,其解决问题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品行障碍患儿多运用不成熟的应对方式(邱传谦,2010)。
, 百拇医药
总之,父母养育方式在子女人格形成中有明显的影响,长期不恰当的父母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不良人格特征,良好的父母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有利于促进子女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三)学校因素
学业成败可以预测后来的品行问题,学业失败的儿童更容易被同伴拒绝,也更容易出现反社会行为。付树旺等的研究显示,66例品行障碍患儿有31例因为学校、家庭等更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忽视孩子的情商及人格养成,而承受很大压力,但自身又不善于调整,导致发病。另外,同伴关系也会影响青少年的发展。可以说,社会交往会引导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走向良好的或不良的方向。这一时期同龄人的影响日益增强,如果交上不良朋友,便可能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品行障碍的患儿任性、冲动、易激惹、好归咎于他人,这使得他们在班级群体中经常处于孤立和受排斥的地位,如此更加剧原有的异常行为。被同伴拒绝容易使他们长期和不良社会伙伴聚在一起,更容易产生反社会行为。Dodge等在2001年的追踪研究认为,小学时期被同伴拒绝是青少年期品行问题的风险因素,被拒绝至少有2年或3年的儿童有50%的几率在青少年期发展有显著的品行问题。
, 百拇医药
另外,由于儿童的是非辨别能力有限,周围的社会环境也是导致青少年品行障碍的危险因素之一。特别要关注的是媒体暴力(包括电视、游戏、网络等)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是极为明显的。Anderson等研究表明,暴力游戏、电视、游戏和音乐会增加青少年的攻击性和暴力行为。
总体而言,品行障碍的青少年存在生物学方面的先天因素,加之在不良的社会与家庭环境的后天因素的影响,最终发展成为品行障碍。
三、干预
许多方法都已经运用到儿童青少年品行障碍的治疗中,如行为矫治、家庭治疗以及药物辅助治疗等。然而儿童青少年品行障碍的预后效果不一,有的可以逐渐恢复,有的进一步发展为成年期的违法犯罪或反社会人格。总体来说,品行障碍的治疗比较困难,目前还却缺乏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每一种方法都可能会在相应的不同方面发挥功效。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针对品行障碍的治疗要想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干预措施必须是综合性的,要考虑个体自身的因素,包括生物性的因素,也要考虑外部环境的因素,而且干预措施也要注意针对不同个体个别化。
, http://www.100md.com
(一)行为矫正
有关研究表明,品行障碍的儿童如被给予充分的爱和理解,并且运用科学的行为矫正方法,就能改变不良的行为。常用的矫正方法有:(1)认知行为改变策略,(2)家庭功能治疗,(3)解决问题技巧训练等。行为矫正的主要目的是改变儿童的不良行为,利用阳性强化或者惩罚等方法,逐渐减少他们的不良行为,巩固良好行为的保持。
(二)系统家庭治疗
家庭因素是品行障碍的青少年主要病因,家庭系统治疗对于青少年品行障碍有明显效果。赵旭东等曾运用家庭系统治疗对一例品行障碍的青少年进行治疗,结果表明,治疗语言以及非语言交流的运用,使品行障碍的症状得以消除,社会功能大幅度改善,家庭成员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该方法将整个家庭视为一个功能系统,而不仅仅是将焦点集中在儿童身上,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互动,来解决现实问题。
(三)药物辅助治疗
目前没有一种药物能有效地治疗儿童的品行问题,药物治疗主要是用来处理其伴随症状。所以药物治疗只能作为其他心理治疗方法的辅助手段。
四、预防性干预
有研究者认为,儿童所表现出的严重攻击性行为,如果在8岁前没有很好地干预,极有可能发展为长期性障碍,所以在小学或更早的阶段为高危儿童进行预防性干预,效果会更好。所以近年来,西方国家的研究多为预防性干预。预防性干预主要是在儿童破坏性行为稳固之前减少这些行为,并发展有效社会技能的一种干预方法。, http://www.100md.com(刘诗薇)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青春期保健 > 青少年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