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职业与健康 > 教师
编号:13138944
中小学心理教师的素质模型探析(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年第5期
     〔摘要〕本文运用访谈和问卷等方法分析了中小学心理教师的主要工作职责和素质结构。结合麦克莱兰的胜任力理论,我们发现优秀中小学心理教师的素质结构包括五个方面:1.心理学基础、心理咨询和课程设计方面的知识要求;2.个体咨询、心理测验、课题研究、授课讲座等方面的技能要求;3.以学校心理学家为导向的角色定位;4.以责任心、自控力、亲和力、探究精神等为核心的个性特质;5.以管理型或专家型人才为目标的成就动机。

    〔关键词〕心理教师;素质结构;胜任特征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4)05-0016-03

    一、 前言

    心理健康教育是专业性非常强的教育活动。心理教师与一般教师的工作原则是不同的。心理诊断、心理测验等技术,如果应用不当,可能会给学生造成终生的伤害。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由具有心理学专业素养的人来负责。
, 百拇医药
    那么,作为优秀的心理教师,到底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心理教师在人格、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等方面应该拥有什么样的素质结构?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对于心理教师的培养和再教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往有少数研究者曾对此问题作过一些探讨,但存在取样范围小、生态效度低的问题[1,2]。因此,本文试图用更广泛的样本,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中职位分析的方法,对中小学心理教师的素质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二、方法

    本研究用文献分析法、行为事件访谈法、问卷法和工作日志法对60名参加首届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国培班的中小学骨干心理教师进行研究。

    通过搜集、整理文献形成对心理教师的基本认识,确定了心理教师所需的职业素质雏形,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工作分析的调查问卷。

    行为事件访谈的部分访谈提纲如下:1.请描述你经历过的三个你认为成功的和失败的事件。 2.作为心理教师,所需要的能力、素养和资格认证有哪些?3.你认为有哪些因素会限制学校心理教师获得成功?
, 百拇医药
    本研究的问卷涉及心理教师岗位的全面信息,如教龄、工资、工作职责、工作特征、工作联系、职业升迁、直属上下级及相关的任职资格和培训等。

    工作日志法,即让一些心理教师详细记录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工作内容与工作过程,以从中查看心理教师每天从事的活动以及计划完成的情况。

    三、中小学心理教师的主要职责

    访谈和问卷结果表明,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工作职责主要包括四大方面:心理教学、心理咨询、心理测评和心理课题研究。

    (一) 心理教学

    现在很多学校开设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主要课程类型为心理活动课,即通过热身、讨论、活动、体验与讲解,让学生感受体验和感悟提升心理素质的意义和方法。除了常规的课程,也有专题讲座和团体辅导。
, http://www.100md.com
    (二)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包括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也包括面询和电话咨询。心理教师需要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规范而有效的咨询;对于一些典型的普遍性问题,则需要进行团体辅导;此外,还需要做好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

    (三)心理测评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核心工作就是筛查出问题学生,及时预警并做好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同时也需要对可能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观察和跟踪。为此,心理教师必须做好心理测评,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另外,需要通过系统地规划,适时地在学生入学后的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类型的测验。

    (四)科研方面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研型的工作,心理教师需要积极申报课题,开展自主创新性的研究。需要懂得如何去选题,如何综述文献,如何编写调查问卷或者拟写研究设计,如何整理和分析数据,如何撰写研究报告等。
, 百拇医药
    除了以上四大模块,心理教师的职责还包括组织和辅导学校心理社团的活动,辅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编辑心理报纸,开展社区公益活动,作工作计划、总结和汇报等。

    四、中小学心理教师的素质结构

    基于以上的研究与分析,结合管理心理学家麦克莱兰(McClelland)的胜任力理论,我们对中小学心理教师的素质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所谓胜任力,就是指能带来高工作绩效的知识、技能、能力以及价值观、个性、动机等特征[3]。麦克莱兰把胜任特征划分为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等六个层次。他认为,胜任特征模型可以划分为两大部分:(1)水上冰山部分:即知识和技能,属于基准性胜任特征,这是对胜任者基础素质的要求,但它不能把表现优异者与表现平庸者区别开来;(2)水下冰山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等胜任特征,可统称为鉴别性胜任特征,是区分表现优异者与表现平庸者的关键因素。

    根据该理论,结合实际情况,我们把中小学心理教师的素质结构分成知识要求、技能要求、角色定位、个性特质和成就动机等五个部分,并提出了中小学心理教师素质结构的冰山模型,如图1。为了简化起见,我们把社会角色和自我概念整合为角色定位。
, 百拇医药
    图1 中小学心理教师素质结构的冰山模型

    (一)心理教师的知识要求

    由于工作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心理教师需要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相关知识,具体如下。

    1. 心理学基础知识:具体包括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心理教师上好心理活动课和做好心理咨询工作的基石。尤其在进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这些知识显得格外重要。典型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个性心理、自我意识、自信心理、情绪心理、青春期心理、意志心理、学习心理、品德心理、人际心理、亲子心理、生命心理、创造力心理、积极心理、环境适应心理、升学与就业心理等。同时,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基础也是心理教师专业水平的分水岭。有些半路出家的心理教师主要短板就在于缺乏这方面的专业基础,尤其缺少统计、测量和研究方法方面的训练。这方面的基础有助于心理教师守住科学的底线,自觉抵制伪心理学知识。, http://www.100md.com(袁建群)
1 2下一页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职业与健康 >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