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4年第7期
编号:13135717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的渗透(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年第7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学科教学

    一、引言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为重要依托,并结合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包括自我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为更好地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各科教师应尝试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首先,学科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表现出各种心理品质、心理状态、人际关系、人生观、价值观等,这使得教师容易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其次,中小学学科教学教材本身就含有大量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材料。如语文课文《谈骨气》,在学习这篇课文后,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人的强烈自尊和骨气所在,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此外,中小学学科教学是在师生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的,这个过程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极大,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可以使教师自觉地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在课堂上营造促进心理健康的氛围。
, http://www.100md.com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渗透的目标

    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可分为自我意识教育目标、情感教育目标和人际关系教育目标三个方面。

    (一)自我意识教育的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概念、自我意识,提高自尊、自信水平及自我接受程度,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象,真正做到认识自我和悦纳自我,发展提高自我价值感,能更有效地进行自我协调、自我激励和自我管理,推动学生自我意识水平向更高阶段发展。

    (二)情感教育的目标

    吴增强研究员提出的情感教育目标:“帮助个体正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帮助个体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帮助个体养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增强对快乐的情感体验;帮助个体学生控制自己的情绪,处理自己的情绪困扰。”
, 百拇医药
    (三)人际关系教育的目标

    培养学生的交往意识,发展交往技能,使学生乐于交往、善于交往,乐于助人、善于合作与竞争,提高交往效能,进而建立一种和谐、融洽、建设性的人际关系。

    三、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渗透的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的渗透除遵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原则外,还要遵循学科自身所特有的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教师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有的放矢,切实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不能泛泛而谈,针对性原则使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渗透的工作更富有成效,更有意义。

    (二)随机性原则
, 百拇医药
    随机性原则是指有机会就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或者创设情境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但不能牵强附会,把中小学学科教学变成心理健康教育课,从而失去中小学学科教学的特点。教师在备课时,如果发现了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就应该充分利用;相反,如果确实不具备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条件,就没有必要强行实施。

    (三)双效性原则

    双效性原则是指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时,既要完成中小学学科教学任务,又要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双效性原则是在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背景下衡量中小学学科教学质量的一个标准。

    四、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渗透的内容

    (一)自我意识教育

    自我意识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自我认识、自我接受、自我协调、自我激励和自我管理五个方面。
, 百拇医药
    1.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教育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培育和发展学生积极健康的自我意识;认识自我的方法主要是:同别人比较、分析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分析自己的学习成绩和活动成果等。

    2.自我接受

    自我接受教育是帮助学生树立自尊心和自豪感,学会从正面评价自己,正确分析、评价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培养自我解嘲能力,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潜力与特长,了解自己的独特价值,最终达到愉快地接纳自己。

    3.自我协调

    自我协调教育是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积极自我与消极自我、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之间的关系,掌握“内心对话”的方法,善于化解内心的冲突和矛盾,建立自我同一性和防止自我同一性混乱。
, http://www.100md.com
    4.自我激励

    自我激励教育是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克服自卑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善于给自己打气。

    5.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教育是帮助学生确立现实的、有价值的自我目标及合适的志向水平,引导学生合理掌握时间,妥当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追求自我价值和理想的实现;同时引导学生自觉控制自我,学会处理自我意识上的困扰,努力改善自我。

    (二)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情绪认识、情绪识别、情绪沟通、情绪控制和情绪熏陶五个方面。

    1.情绪认识

    情绪认识教育主要让学生明白情绪的内涵、功能、分类,情绪对学习、生活、工作、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使学生认识人类情绪情感的丰富多样化,懂得乐观与悲观是情绪序列上的两极,掌握其间的区别。
, http://www.100md.com
    2.情绪识别

    情绪识别教育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察觉和认识自我情绪,进而正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敏锐地体察他人的情绪。

    3.情绪沟通

    情绪沟通教育着重训练学生运用非言语手段和言语手段正确、合理、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情感,使学生善于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培养学生移情的能力。

    4.情绪控制

    情绪控制教育主要让学生学会排解、控制消极情绪。在渗透情绪控制教育时,重点要让学生了解何为不良情绪,不良情绪对个体身心健康的危害,承认不良情绪存在的事实,在此基础上,要教会学生正确控制和宣泄情绪的方法。, 百拇医药(杨喜庆)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