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4年第10期
编号:13132270
中学生学习倦怠与学校气氛感知的现状与关系(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年第10期
     通过上述的综述我们可以看出,现有的针对学习倦怠影响因素的研究,往往缺乏调查数据的支持,且研究对象多为大学生、高职生,而对于中学生的研究则较少,研究尚不充分。虽然对于高职生和初高中学生学习倦怠的研究并不罕见,但将其进行比较的研究则并不常见,因此本研究具有创新之处。除此之外,学习倦怠这一现象已经为很多研究所证明,如何依据学习倦怠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模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二、样本与工具

    (一)样本设计

    本研究的样本抽取自2013年3月开始,至2013年7月结束。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等因素,具体的抽样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我们抽取了普通高级中学样本。我们选择了山东省烟台第一中学。在该校高二年级随机选取了三个班级,发放问卷120份,收回116份,有效107份。
, 百拇医药
    随后我们抽取了职业中学样本。我们选择了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该校为由烟台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院校。我们在该校的五年制大专班(三年高中课程讲授,两年大专课程讲授)二年级随机发放了120份问卷,收回117份,有效111份。

    最后我们抽取了初级中学样本。我们选择了内蒙古包头市萨拉齐第四中学。我们在该校初一、初二年级随机发放问卷240份,收回231份,有效222份。

    至此,调查样本涉及东西部、城乡地区,初中、高中、职中等不同条件。

    (二)调查工具

    1.《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13][14]:由吴艳和戴晓阳于2007年编制,该量表以Maslach的工作倦怠量表为基础,共16个项目,分为身心耗竭、学业疏离和低成就感三个分量表,在初中生至大学生三组内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689~0.858,重测信度在0.606~0.732之间。
, 百拇医药
    2.《中学生感知的学校气氛问卷(PSCI-M)》[15]:由葛明贵和余益兵于2006年编制,包含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业压力、秩序与纪律和发展多样性五个维度,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57,各维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66~0.87之间。

    (三)资料收集与分析

    各地调查均由研究者亲自实施,所有问卷当场填写,当场回收。实际发放问卷480份,收回有效问卷440份,有效回收率91.7%,利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中学生学习倦怠状况

    随着被调查者的学习阶段的不同,他们的学习倦怠情况存在着显著差异。高中组学习倦怠得分为40.6(8.7),中职组学习倦怠得分为40.8(10.6),初中组得分则仅为38.8(10.7)。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三组之间学习倦怠得分存在显著差异;F(2,436)=6.58,p=0.002,事后检验(Tukey HSD、LSD)的结果表明初中组得分分别与中职组和高中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以看出,中学生随着学习阶段的晋升,学习倦怠情况呈上升趋势,而且同年龄段同地域的中职学生学习倦怠得分略高于高中学生。
, 百拇医药
    为了探究造成这种差异的具体原因,笔者又针对学习倦怠量表的不同分量表得分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除了衡量学生经历耗损、情感耗竭的身心耗竭分量表外,其余两个分量表的不同小组得分都存在显著差异。在衡量个体对于与学习有关的活动的热忱及对学业所持负面态度方面的学业疏离分量表结果中,中职组学生得分11.7(4.9),显著高于初中组9.4(4.4)和高中组9.6(4.2)。初中组和高中组之间则没有显著差异。

    在衡量个体在学业方面所体会到的成就感或效能感的低成就感分量表中,三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1)。根据LSD方法进行事后检验的结果表明,三组之间两两存在显著差异(p<0.05),得分情况为:高中19.2(3.6),中职17.2(5.1),初中15.9(5.5),可见高中生的学业成就感最低而初中生最高。各组的学习倦怠总分和各分量表得分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各组学习倦怠总分与各分量表得分情况

, http://www.100md.com     (二)中学生学校气氛感知状况

    根据本调查所使用的《中学生感知的学校气氛问卷(PSCI-M)》情况,得分越高则说明中学生感知的学校气氛越负面。调查结果显示,样本平均得分为87.5(23.4)。

    笔者对不同组在该量表的各维度得分进行了方差分析,发现:除发展多样性维度外,其余维度三组间均出现了0.05水平上的显著差异;其中各组在同学关系、学业压力和秩序纪律三个维度上在0.01水平上达到了显著性差异。各组的具体得分情况如表1所示。

    其中,师生关系维度,高中组得分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相较于中职生和初中生,高中生感知到的师生关系更为负面,初中生和中职生之间则没有显著差异。同学关系方面,高中组和初中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1),与中职组则均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初中生所感受的同学关系比高中生较为负面。学业压力方面,三组之间两两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高中生的学业压力最大,初中生次之,中职生则最少。在秩序纪律方面,三组间也存在两两显著差异,中职生所感知的学校秩序纪律最差,初中生次之,高中则最好。各组感知学校气氛分数条形图如图2。

    图2 各组感知学校气氛分数条形图

    (三)学习倦怠与学校气氛感知的关系

    对样本的学习倦怠分数和学校气氛感知分数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0.610(p<0.001)。年龄与学习倦怠也存在相关。因此笔者控制年龄因素,计算了学习倦怠与学校气氛感知二者的偏相关,偏相关系数为0.612(p<0.001)。笔者进而计算了各组内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结果发现:高中组中,学业压力和低成就感、学业疏离,低成就感和秩序纪律相关不显著;中职组中,只有学业压力和低成就感相关不显著;初中组中,各分量表得分皆达到了0.05水平上的显著相关。, 百拇医药(来枭雄?顾晓岩?董少彦)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