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4年第10期
编号:13132273
孤独症儿童学习活动中正强化物应用建议(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年第10期
     用来增强行为的正强化物必须强力有效,它应具备以下几个主要特点:易用;能立即呈现在所需要的行为发生之后;多次使用不致于引起迅速的满足;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等。另外,在选择强化物时,应选择孤独症儿童喜欢且不易饱厌的东西,并应尽可能使用社会性强化物。

    孤独症儿童的学习活动特点表明他们并不像普通儿童那样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5]。因此,要想使孤独症儿童的学习活动持续进行,就要正确发挥强化物的作用。强化物在孤独症儿童的学习活动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兴趣爱好;增强情感交流;控制不良行为,形成良好行为;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动机等。

    四、在孤独症儿童学习活动中应用正强化物的建议

    在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中,康复训练师最怕的事情就是孤独症儿童没有强化物[6]。而强化物这一词很容易给孤独症儿童的家长带来误解。因为大部分家长都是非专业的,对这一定义分析得不够透彻,了解得不够深,容易与“贿赂”相混淆。遗憾的是很多时候强化物被错误地理解和利用,导致了在自闭症康复训练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正确使用强化物可以让孤独症儿童得到很大的进步,同时也可以激发与提高他们的“内在积极性”。
, 百拇医药
    1.选择孤独症儿童喜欢并且安全的强化物

    强化物要根据孤独症儿童的情况作选择,因为每个儿童不一样,教者也不一样,那么选择的强化物也会不一样。因为孤独症儿童的接受能力、理解力、爱好、兴趣都不一样,所以我们在选择强化物的时候应该选择孤独症儿童喜欢的、可理解的、能接受的强化方式。选择强化物时不可想当然,要解放思想,善于观察,找出适合孤独症儿童的强化物。

    一些热量过高或含有有害物质的食物,作为经常使用的强化物就不太适合。如薯片、碳酸饮料,食用多了会对孤独症儿童的身体不好,应尽量避免将其作为强化物,而要选择那些即使大量使用也不会对其身体发育造成伤害的强化物。

    2.使用自然强化物

    “强化物”应该从“直接性强化物”慢慢过渡到“间接性强化物”,最后转变为孤独症儿童本身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化为学习动力,即自然强化。“直接性强化物”包括食物、其喜欢的玩具等;“间接性强化物”包括精神强化物,如大人的语言(哇,你真棒!)、动作(竖起的大姆指)、表情上(笑容)的赞扬和肯定,孤独症儿童喜欢的活动,包括其做不好却喜欢的比如拿着笔乱画等,这要靠我们平时多去寻找和发现。
, 百拇医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自然强化物。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多选择使用自然强化物,让孤独症儿童适应、习惯这些强化,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再遇到这些强化物时也能同样起到强化的作用,也就是说自然的生活环境自动地强化了他们。这不光能节省我们的精力,还能保证强化更加及时充分,很好地帮助孤独症儿童将学到的技能泛化到日常生活中去,所以在教他们学习某项技能时,应当尽可能寻找自然强化物。

    3.及时强化

    及时强化的效果会更好,孤独症儿童会更加容易接受,并慢慢明白其中的原因,以后会更努力,做得更好。比如家长在没有特意教的时候孩子突然表现很好,那么我们应该放下手上的事,对孩子进行及时强化。很多家长说,我的孩子会无意识地叫妈妈、爸爸等,而教孩子叫时就是不会叫,那么我们也应该反问下自己,我们有没有在这种无意识情况下进行及时强化?比如家长也可以跟着孩子模仿发声,这也是一种强化的表达,表达对孩子的肯定。

    4.使强化物具有持续强化效果,不易饱厌
, http://www.100md.com
    为了防止饱厌情况出现,建议矫正者在每次强化时只给予少量的正强化物,避免多次使用引起迅速的满足。实验证明,事前剥夺时间越长,强化将越有效。所谓剥夺是指个体没有体验到正强化物。而饱厌指的是个体体验到这种正强化物已达到了不再需要的程度。因此,适当地控制正强化物的发放数量,可以保证正强化物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最大有效性。另外,为了确保行为在达到目标以后仍能间歇性地受到强化并保持下去,有必要在程序结束以后,周期性地对其行为作出评价。

    主要参考文献:

    [1] 瑾心.生命的装备[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

    [2] 刘昊.孤独症儿童的行为教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

    [3] 林永馨.特殊教育辞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4] 吕静.儿童行为矫正[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5] 许华红.行为改变技术[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6] 杨晓玲,蔡逸周.解密孤独症[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学前与特殊教育系,大连,116029)

    编辑 / 任玉丹 终校 / 于 洪, 百拇医药(邵培?袁茵)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