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4年第12期
编号:13130814
探寻“迷失之爱”的真相(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年第12期
     〔关键词〕生命教育;危机干预;家庭系统排列

    一、个案介绍

    来访者,女,某重点中学高一年级学生,已多次请假停学。曾去北京吃药治疗,但不见效果。问题表现为:没有办法听课,非常着急,很煎熬;和同学没办法相处,同学都觉得她变得很怪;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什么力气也没有;饮食、睡眠都有障碍;常自言自语,扬言要杀人。母亲打电话前来求助,认为孩子有明显的抑郁倾向。

    二、辅导方法

    我建议他们一家三口前往咨询室,采用海灵格的“家庭系统排列”进行干预。家庭系统排列根据案主和代表的反应以及他们的排列方式,为人们找出问题的根源与解决办法。这种疗法主要是在萨提亚的“家庭重塑”和“运用催眠与一个人的潜意识进行沟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海灵格发现,即使案主本人不在场,用陌生人代替,只要这个陌生人放空自己的思想,站进案主的家庭场域里,也同样能够接收到案主本人的感受和反应。然后,治疗师再根据代表所叙述的案主的感受和反应,从中洞见问题真相,并找到解决方法。这里的陌生人代表,可以被理解为工具,治疗师是通过借用这些工具,在和被他们所代表的案主的潜意识进行工作。这种疗法主要是运用现象学原理,即工作中所看到和呈现出来的,虽然无法运用已有的心理学知识解释清楚,可是呈现出来的却是事实,根据这个事实,问题在潜意识层面被解决,效果即可
, http://www.100md.com
    达到。

    三、干预过程

    1.寻找问题真相

    在我的互助小组里,我首先选了一个人代表来访者。我让来访者的代表站在场地中央,告诉她不要有任何自己的思想,只是顺应自己当下的感觉。这个代表一站出来,眼睛立刻就看着地面,接着,就看到她向后退着,并开始哭泣,诉说自己感觉很无力,站不稳,接着她就蹲坐在地上了。

    我又选了一个人代表女孩的妈妈,让妈妈的代表站在离女孩代表两米远的对面。妈妈(代表)看着女儿(代表),很着急、很心疼的样子,想伸出手去扶起孩子。这时孩子(代表)还是坐在地上哭着。

    我看到,妈妈(代表)上来后,来访者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然后我又选了一个人代表女孩的爸爸,让爸爸的代表站在她们母女(代表)一侧一定距离之外。“爸爸”站进来后,一副很没精神的样子,眼睛不看“孩子”,也不看“妈妈”,而是看着地面,和孩子看的地面是同一个地方。这时女孩(代表)看着爸爸(代表),慢慢站了起来,停止了哭泣。来访者说,“爸爸”上来后,她就觉得有力气多了。
, 百拇医药
    到这里,我就清楚了,来访者的问题和爸爸有关。

    我问爸爸:“你家里发生了什么事?”

    爸爸说:“我爸爸是自杀死的。”

    我心里一惊,问:“怎么自杀

    死的?”

    爸爸说:“我爸爸是焦虑症。”

    我又问:“那时家里发生了什么事吗?”

    爸爸说:“开始时,我父母是和我们同住的,孩子从小就跟爷爷奶奶在一起。到孩子十一岁时,我父母搬出去自己住了。”这时爸爸声音哽咽了:“是我没照顾好父母,我爸是上吊死的,是焦虑症……”

    按我的经验,我知道问题就在这里了。于是我选了一个人代表去世的爷爷,让“爷爷”站在“爸爸”和“女儿”共同看的地方。当“爷爷”一站进来后,“爸爸”的眼光立即被“爷爷”吸引过去,并开始哭泣,慢慢向“爷爷”靠近。“孩子”这时更站直了身体,眼睛看着“爸爸”。
, 百拇医药
    这就是问题真相所在了。爷爷自杀死了,爸爸心里一直自责愧疚。爸爸内心深处没有接受爷爷死去这件事,心一直还和爷爷牵连束缚在一起,内心想随爷爷去。爸爸以为这样做,是儿子对父亲在继续“尽孝”。孩子感觉到了爸爸的这份“孝心”,不想爸爸死,于是心里说:“爸爸,你留下来,我替你。”这又是女儿在以自己的方式“爱”着爸爸。于是,我们看到,这一家三代人之间纠葛在一起,导致女孩的一系列问题的背后动力:她想代替爸爸追随爷爷。因她的心灵深处想死,当然她就无法正常听课、无力处理人际、对什么都没兴趣、感觉无气力了。哀莫大于心死,心已经死了,生命力当然就完全放弃了。我在解释着这些的时候,爸爸一直在哭。

    2.解决办法

    爸爸没有接受爷爷已经死亡,心灵深处想随爷爷去,爸爸爱爷爷。但是这不是爷爷希望的,爸爸这个样子,爷爷不能安息。所以,这里儿子对父亲的“爱”是一种“盲目的爱”。而这时,女孩又感觉到爸爸要死,女孩又出于一种“盲目的爱”,想替爸爸死。在这里,这两代人都是“爱入歧途”。正确的解决之道是帮助他们把“盲目的爱”转为“觉知的爱”,帮助爸爸和爷爷告别。爸爸让自己好好地继续活着,这才是儿子对已逝父亲“成熟的爱”,当然,女儿也不需要替爸爸死了,也不会“盲目爱”了。
, http://www.100md.com
    我开始对他们进行干预。我让爸爸和孩子的代表退下,爸爸和孩子本人站进来。我想引导着爸爸跟爷爷告别。开始时,爸爸不肯,只是站在爷爷(代表)面前一直哭,眼睛不看爷爷(代表)。我鼓励他:“你要看着父亲,若你不看他,你就一直活在自己自责的画面里,不接受父亲已经死了这个事实。当你真正看父亲了,你就会从自责里面跳出来,回到真实的生活里。”

    我这样说着,爸爸还在哭,不看“父亲”。我继续提醒他:“你今天有勇气来我这里,就是想来解救你女儿,对不对?那我们看到,困着你女儿的问题是在你这里——你必须承认父亲死了,跟父亲告别,不要再这样纠缠着父亲。这样,你就活在现实里了。你活下来了,你女儿也就不需要替你了。否则,孩子就会替你去找爷爷。你看,孩子正无辜地站在那儿等你呢!”过了一会儿,爸爸慢慢抬起头,看着“父亲”,轻轻点头。

    于是,我引导着他,跟“父亲”说:“亲爱的爸爸,我很想你,我现在看到你了,承认你已经死了,我尊重你选择死的方式,尊重你的命运。你在那里,我在这里,我尊重我们之间的界限。我会让自己好好地活着,活出光彩,请爸爸祝福我。我会永远记着你,在我心里,你有尊贵的位置。我会以你的名义做些好事,纪念你。”, 百拇医药(韩萍)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