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职业与健康 > 教师
编号:13127668
心理教练:教师的新角色(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年第15期
     第一个层面,采用“检验假设”“列举认知歪曲”等认知技术,纠正小Z已产生的错误认知。

    制订方案后,笔者又多次找小Z进行晤谈并实施心理疏导,针对小Z认为“我学习成绩不好,以后肯定一事无成,别人都看不起我”的想法进行了假设检验,以笔者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这样的假设是错误的(笔者小学、初中时成绩不好,但始终不放弃,经过不断的努力,作为“差生”不但考上了高中和大学,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还考入安徽师范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对于小Z母亲不疼爱自己、厌弃自己等歪曲认知进行了剖析,通过一系列的逻辑推理帮助小Z发现母亲对她的责骂其实是恨铁不成钢式的爱,小Z将母亲对自己的所有数落、牢骚都看成对自己的轻视和刁难,这其实是一种认知自动思维,是对母亲的下意识的误解……

    通过多次心理疏导和心理按摩,小Z对自己、家庭、亲人在认识上有了一定的改观,不再像以前那样对母亲和家庭充满误解,也不再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前途渺茫。

    第二个层面,采用“等级任务安排”等行为技术帮助小Z树立自信心。

    笔者从自己讲授的英语课程入手,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为小Z设计了一组任务(见表2),在给予全力支持的情况下让小Z稳扎稳打、逐项完成她自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通过难度跃升式的行为实践,小Z获得了比认知疗法更深刻的心理体验。在一次次经过自己的努力收获成功之后,小Z彻底改变了对自我的歪曲认知,恢复了自信,退学的念头也在不知不觉中消退。

    第三个层面,消除外部催生和强化小Z心理问题的各种客观因素。

    为了辅助和巩固心理疏导的成果,除了对心理疏导对象内在的错误认识进行纠正外,对心理问题外部的诱发因素和强化因素也要及时予以消除。

    笔者与小Z的母亲取得了联系,向其叙述了小Z的情况,希望家长能够改变教育方式,不要拿小Z与其兄长进行比较,要多看她的优点和长处,给予小Z更多的理解、关爱和鼓励,帮助她克服自卑感、重拾自信心。此外,笔者又与科任教师沟通,请教师们给予小Z特别但不过分的关注,课堂上尽量多创造机会让她参与互动,多给她表扬……

    付出就会有回报,2010年高考,这个当初差一点就辍学的小姑娘被合肥一所高校录取,至此笔者第一次为学生做心理教练的经历圆满画上了句号。

    此后,笔者在教学生涯中继续扮演学生心理教练的角色,不但帮助一些有困扰的中学生克服了心理障碍,还利用心理干预技术引导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学习、生活,对他们身心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回味为学生做心理教练的经历,笔者有以下感悟:学生心理教练工作很重要,它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比单纯的教学工作更深远,甚至能够改变孩子的一生;同时,心理教练并不神秘,每一名有责任心、有爱心的教师只要抽出一点时间和精力认真学习一下心理学知识、心理干预技术,再经过一定的应用训练,就完全可以胜任,而我们付出的那点时间和精力的回报则十分丰厚——原本被苦恼困扰的孩子,经过我们的心理干预后,露出了一张张笑脸。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二中树兰试验学校,杭州,311100)

    编辑 / 丁 尧 终校 / 于 洪, http://www.100md.com(王伶俐)
上一页1 2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职业与健康 >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