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4年第19期
编号:13124901
以功能性分析为导向的自伤行为解释模型研究综述(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年第19期
     本研究认为,Nock和Prinstein的研究“中社会强化不如自我强化频繁”的结论是研究方法选择不当导致的。在他们的研究中,完全倚重自伤者的自评量表来得到自伤方式、频率和功能等数据和信息,虽然该量表在普通样本研究[14,15]和精神疾病样本研究[16]中均被证明有效,但数据和信息终究是来源于自伤者的自评自述,当自伤者以研究对象的身份填写量表时,为了减轻心理压力获得自我安慰会倾向于将自伤归因于外部,在原始数据和信息不客观的情况下得出“社会强化不如自我强化频繁”的研究结论。

    Nock和Prinstein的研究最大的贡献是为自伤行为的功能模型提供了清晰的表述和实证支持。该研究在自伤行为解释方面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用可以直接用于评估和治疗的方法来解释自伤行为。但是“自我-人际(即社会)”和“正强化-负强化”两个维度的概括水平太高,很容易适用于任何调查资料,为自伤行为提供的特征性信息比较有限,进而影响模型的解释、预测功能及其科学价值[17]。而且研究方法上的漏洞也使人对其研究结论产生质疑。
, 百拇医药
    图1 四功能模型

    (二)体验回避模型

    体验回避模型(Experiential Avoidance Model,EAM)认为,自伤行为是个体回避情绪体验的表现。自伤的形成机制为:一个情景事件引发了个体的厌恶情绪,个体为了逃脱或缓解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在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实施自伤行为。自伤的结果(缓解负性情绪)为个体带来了即刻满足,这种负强化作用加强了不愉快的情绪刺激和自伤行为之间的联系,一旦个体再次面临不愉快的情绪体验,自伤行为就成为了一个自动化的逃脱反应[17],如图2所示。

    EAM模型将自伤行为的功能解释为逃避不期望的或厌恶的情绪体验。大量研究也为自伤行为是体验回避行为这一观点提供了支持,但也受到了一些人的质疑,即个体面对厌恶情境时,为什么选择自伤而不是其他方式来寻求心理解脱。随后有研究开始解释个体选择自伤来回避情绪体验的内在机制。一项研究发现,自伤可以导致内源性阿片肽(endogenous opioids)水平下降[18],从而转移、分散个体对不愉快情绪的反应,或者作为一种自我惩罚方式从而降低情绪反应。
, http://www.100md.com
    EAM可以说是对四功能模型中的自我负强化的发展,不仅从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角度来解释行为,而且开始寻找行为的生物医学根据,同时还将环境中的触发机制与个体内部的作用机制衔接成一个联动系统来解释自伤行为的功能,以后的自伤行为功能研究大都采用这种联动系统的解释方式,如下面要介绍的心理发展模型和综合理论模型。

    (三)心理发展模型

    Yates的心理发展模型基于发展精神病理学理论,展现了早期创伤体验导致自伤行为的发展过程。Yates认为,每个人都有五种心理能力:动机能力、态度能力、工具性能力、情绪能力及社交能力。如果个体在童年期受到精神创伤(尤其是虐待),那么他很可能将无法对自己和他人设定恰当的期望,不会有效地感知、表征及整合自己的经验,不能掌握调节刺激的策略,或许也没有能力加入愉快而有意义的社会交往之中。这样的个体往往会通过自己认为最为明确的方式——自伤,来建立自我界限观念。

    如下页图3所示,Yates[19]的发展模型认为,儿童早期(尤其是养育环境下的)创伤体验会阻碍个体五种心理能力的发展。而这些心理能力不足就容易引发自伤行为,个体借助自伤来应对心理能力弱化的情况,度过发展过程中的困难;自伤行为是补偿性管理及社交策略,帮助个体获得与他人的关联感、自卫、移情、管理情绪及感知自己与他人的界线。也就是说,自伤是个体由于早期创伤体验导致的、后天形成的一种补偿性管理措施。
, http://www.100md.com
    心理发展模型将“环境—行为”这一解释模式中间又加入了“心理能力”这一新概念,变为“环境—心理能力—行为”,使内外因共同作用的联动系统解释方式更加清晰,消除了人们对外部因素由外至内的作用过程的疑惑,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自伤行为研究。

    (四)综合理论模型

    Nock [20]提出一种解释自伤行为的产生、维持的综合理论模型。他认为自伤行为能够维持是因为这是一种能够迅速回应负性情绪体验的有效方法。一些早期诱因(如童年期的虐待等)能使人不论是在头脑中还是在现实中都倾向于用无效的方式处理生活中的压力,这类诱因越多,自伤行为越容易出现。这些早期诱因只是容易使人产生多种精神机能障碍的症状,能够使这些症状变为自伤行为的是一系列直接与自伤相关的特定因素(如社会学习)。

    Nock的综合理论模型将多个领域研究自伤行为的成果整合起来,提出了自伤行为研究的新问题和新方向。这一模型有三个主要观点:一是自伤行为是自伤者调节个人情感或认知体验、与他人交流或影响他人的方式;二是能够导致情绪调节或人际交流问题的早期诱因(如童年期的虐待)越多,自伤行为发生的几率越高;三是一些特殊的因素(如社会学习)能够解释为什么自伤者偏偏用自伤的方式来满足个体的功能需要。
, http://www.100md.com
    四、总结与思考

    心理发展模型侧重于对自伤行为致病原因的分析,在分析过程中阐述了自伤行为在其中的功能或作用。而且心理发展模型更强调个体内部因素对自伤的作用。四功能模型和体验回避模型侧重于从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对自伤行为的功能进行分析,更强调个体外部因素对自伤的作用。

    综合理论模型涵盖内容最为广泛,展现了个体与环境、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下自伤行为从诱发到维持的过程,提供了了解自伤行为的多种角度。

    总体看来,虽然不同理论模型从不同角度来解释自伤行为,但存在以下几点共识:(1)不论根本诱因是什么,这些诱因大都通过情绪的变化来引发自伤行为;(2)自伤行为可以追溯到童年期的经历,强调早期诱因对引发自伤行为的作用;(3)自伤行为是个体对不良环境或自身不适状况的应对或反馈方式;(4)后期的负性强化导致自伤行为的反复发生。, http://www.100md.com(马小卫?赵斌)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