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道德发展理论对目前德育工作的启示(2)
吉利根的关爱道德理论建立在非暴力的基础之上,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不允许人们在他人需要关怀爱护的时候袖手旁观。它是道德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认为学会如何去关怀和爱护他人应成为道德成熟的一种表现。反观现实中的道德教育,缺乏关爱意识,不知道如何去关怀和爱护他人,已是当前道德认知及道德教育的重要缺陷。因此,道德教育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同情心与关爱心,并教育学生学会如何去关怀和爱护
他人。
二、心理学道德理论给德育的启示
(一)注重德育的科学理论体系建设
心理学中的道德理论是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的。只有来源于实践的科学理论才能够被更好地运用于实践和指导实践。皮亚杰、科尔伯格、吉利根的道德理论揭示了儿童青少年道德观念发展变化的规律,为道德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使道德教育变得有章可循,并逐渐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道德教育基本模式,大大地减少了道德教育实践的盲目性。从皮亚杰到吉利根,道德理论不断被发展完善,由最初对道德认知相对粗略的划分到对道德认知细致的三水平六阶段的划分;由最初对单一道德取向“公正”的研究,拓展到后来对“关爱”与“公正”两种道德取向的综合考量,德育理论一直在发展,新元素不断融入到原有的理论体系中,使其完善度与适用性不断增强。心理学对道德理论体系的至臻追求,值得德育工作的借鉴,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德育,不断根据社会环境,学校及学生群体的需求变化,补充与完善理论架构,并指导实际工作作出调整。
, http://www.100md.com
(二)关注学生发展,因时个性化施教
心理学中的道德理论注重对儿童青少年不同发展阶段道德观念的研究,总结各年龄层次青少年的发展特点,这是道德教育重要的指导纲要。通过对道德观念发展特点的具体把握才能制定出真正适合各年龄阶段儿童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实施细则,因时施教,避免盲目而动带来的不良后果。此外德育教育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心理学中的道德理论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在注重个体差异,总结一般道德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关注个别群体,因材施教,强调道德教育但不做道德观念的硬性灌输,倡导良好习惯、态度、情感、志趣和爱好的养成以及健康人格创造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培养,使学校德育实在、自然地渗透与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良好品德的养成。
(三)注重学生德育工作的情感投入
早在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发表了题为《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的报告,提出,“学会关心”应该成为当代道德教育的主题。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学校是教导人们学会关心的重要场所。道德教育不仅仅是教授给学生道德知识,而更应对学生的道德情感给予足够的重视。道德教育的内容应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例如引导学生就生活中的一些道德困境进行讨论。在饱含情感投入的道德教育环境下,师生关系将会更为融洽,学生能够坦率地跟教师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其实就是一种信任关系的建立。在实践中,有心理学家提出建议,为便于师生彼此加深了解,建立信任关系,教师不要经常更换。除此之外,道德情感有一定的生成逻辑。任何人对一切事物的关心都是从关怀自己开始的,然后才能由自己到他人,关怀亲朋好友,继而发展出对陌生人、对社会乃至对整个世界的爱。因此,德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仅要关注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还要注意道德情感的生成逻辑。
, 百拇医药
(四)尝试多种教育途径方法通力协作
心理学中的道德理论认为,儿童青少年道德认知和道德结构的不断发展,是通过个体自身不断与周围社会环境发生作用的结果。因此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通力协作,广泛开展各种道德教育活动,向儿童青少年提供积累社会经验和承担社会角色的机会,从而在实践中促进儿童的道德发展。具体到学校德育工作中,德育课堂应注重社会生活情境的模拟、角色的模拟;课外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活动,例如社区服务活动、文艺表演、节假日的庆祝活动等。学校还可将德育与其他学科相渗透,形成综合化的校园道德教育工程。除此之外,学校还可加强家校互动,分享最新的德育成果,并引导家庭也参与到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计划中,真正实现德育工作的全线
开展。
道德教育是青少年教育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希望能够通过对心理学德育理论的总结,对我国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吸收到德育理论中的积极营养,帮助破除灌输式的传统道德教育模式,发挥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性作用,学校积极构建德育环境,联合家庭、社会,多管齐下探索出一条真正适合我国中小学的德育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邹广万.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关系研究综述[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44.
[2] 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岑国祯,吉利根对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修正[J].心理科学,1992(4):31.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
编辑 / 王抒文 终校 / 于 洪, http://www.100md.com(郭鑫超)
他人。
二、心理学道德理论给德育的启示
(一)注重德育的科学理论体系建设
心理学中的道德理论是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的。只有来源于实践的科学理论才能够被更好地运用于实践和指导实践。皮亚杰、科尔伯格、吉利根的道德理论揭示了儿童青少年道德观念发展变化的规律,为道德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使道德教育变得有章可循,并逐渐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道德教育基本模式,大大地减少了道德教育实践的盲目性。从皮亚杰到吉利根,道德理论不断被发展完善,由最初对道德认知相对粗略的划分到对道德认知细致的三水平六阶段的划分;由最初对单一道德取向“公正”的研究,拓展到后来对“关爱”与“公正”两种道德取向的综合考量,德育理论一直在发展,新元素不断融入到原有的理论体系中,使其完善度与适用性不断增强。心理学对道德理论体系的至臻追求,值得德育工作的借鉴,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德育,不断根据社会环境,学校及学生群体的需求变化,补充与完善理论架构,并指导实际工作作出调整。
, http://www.100md.com
(二)关注学生发展,因时个性化施教
心理学中的道德理论注重对儿童青少年不同发展阶段道德观念的研究,总结各年龄层次青少年的发展特点,这是道德教育重要的指导纲要。通过对道德观念发展特点的具体把握才能制定出真正适合各年龄阶段儿童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实施细则,因时施教,避免盲目而动带来的不良后果。此外德育教育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心理学中的道德理论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在注重个体差异,总结一般道德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关注个别群体,因材施教,强调道德教育但不做道德观念的硬性灌输,倡导良好习惯、态度、情感、志趣和爱好的养成以及健康人格创造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培养,使学校德育实在、自然地渗透与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良好品德的养成。
(三)注重学生德育工作的情感投入
早在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发表了题为《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的报告,提出,“学会关心”应该成为当代道德教育的主题。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学校是教导人们学会关心的重要场所。道德教育不仅仅是教授给学生道德知识,而更应对学生的道德情感给予足够的重视。道德教育的内容应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例如引导学生就生活中的一些道德困境进行讨论。在饱含情感投入的道德教育环境下,师生关系将会更为融洽,学生能够坦率地跟教师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其实就是一种信任关系的建立。在实践中,有心理学家提出建议,为便于师生彼此加深了解,建立信任关系,教师不要经常更换。除此之外,道德情感有一定的生成逻辑。任何人对一切事物的关心都是从关怀自己开始的,然后才能由自己到他人,关怀亲朋好友,继而发展出对陌生人、对社会乃至对整个世界的爱。因此,德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仅要关注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还要注意道德情感的生成逻辑。
, 百拇医药
(四)尝试多种教育途径方法通力协作
心理学中的道德理论认为,儿童青少年道德认知和道德结构的不断发展,是通过个体自身不断与周围社会环境发生作用的结果。因此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通力协作,广泛开展各种道德教育活动,向儿童青少年提供积累社会经验和承担社会角色的机会,从而在实践中促进儿童的道德发展。具体到学校德育工作中,德育课堂应注重社会生活情境的模拟、角色的模拟;课外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活动,例如社区服务活动、文艺表演、节假日的庆祝活动等。学校还可将德育与其他学科相渗透,形成综合化的校园道德教育工程。除此之外,学校还可加强家校互动,分享最新的德育成果,并引导家庭也参与到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计划中,真正实现德育工作的全线
开展。
道德教育是青少年教育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希望能够通过对心理学德育理论的总结,对我国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吸收到德育理论中的积极营养,帮助破除灌输式的传统道德教育模式,发挥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性作用,学校积极构建德育环境,联合家庭、社会,多管齐下探索出一条真正适合我国中小学的德育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邹广万.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关系研究综述[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44.
[2] 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岑国祯,吉利根对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修正[J].心理科学,1992(4):31.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
编辑 / 王抒文 终校 / 于 洪, http://www.100md.com(郭鑫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