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新路径(1)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国际课程;本土化;上海市闵行区
一、问题提出
自教育部2012年12月颁发新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来,不少学校已经开始在德育课以及体育课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除了课堂指导以外还包括课外活动。2012年5月,上海市闵行区开始在中小学校进行《健康与幸福》课程试点项目。《健康与幸福》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引进的美国中小学主流教材,由中国人民大学俞国良、雷雳两位教授主译主审。课程围绕身体、心理、家庭与社会生活的健康教育问题,培养学生十项生活技能,如管理压力、解决冲突、运用沟通的技能,拒绝技能,做负责任的决定,分析影响健康的因素等。项目第一年共有12所中小学自愿加入试点项目。
2013年6月,我们访谈了试点学校校长,并对学校参与项目的教师、学生和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数据收集。
二、试点学校参加《健康与幸福》课程本土化实施项目的动机
, http://www.100md.com
通过对12所中小学校校长的访谈,可以把他们参加《健康与幸福》课程本土化实施的原因归纳为以下四点:第一,《健康与幸福》课程教材的体系与学校办学理念非常切合,可以拓展学校现有的办学宗旨,将世界文化与民族精神有效结合;第二,《健康与幸福》教材中的十个框架体系有很强的操作指导性,对每一项生活技能和心理情绪的教育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渗透到各个学科,通过绘画、讲故事、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和体验;第三,实施《健康与幸福》课程可以对国内和本校德育、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教材进行丰富和补充;第四,探索和提高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教育理念和手段,有效帮助学生从生活化和综合性的角度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例如,平南小学校长表示,选择这个项目是因为《健康与幸福》课程教材的体系与学校教育目标非常切合,它教学生怎样成为一个讲原则的人,怎样按照规则去做事,怎样真正地了解自己,以及处理好自己的心理问题,解决冲突等,这本书中的十个框架体系的操作指导性非常强。相比上海所编的两纲教育中的有关品社内容,或者有关学生身心教育的书籍,《健康与幸福》多了实践操作这一部分,贴近孩子的生活且通俗易懂。在整个框架体系中还注重在每一个知识点安排一些批判性思考的建议,这种类型的模板能够让师生看到和原来我国的品德、身心健康、心理疏导教材布局上的不一样,弥补了国内教材的不足。
, 百拇医药
闵教附学校校长认为,《健康与幸福》这门课程,与其把它定位为一门引进的课程,不如定义为一种引进的教育理念。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更重视人的发展程度及其以后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但不太注重人本身的幸福性、人文性、发展性,所以学校此次把教育与健康幸福联系起来,把“幸福”定位为学生通过接受教育得到的人本身的目标或是宗旨,这是闵行教育的一种进步。现在,学校不再只是关注学生学业的质量,而且开始关注学生本身作为人的健康幸福程度,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并为终生的健康与幸福打下坚实的基础。
还有些校长认为,《健康与幸福》课程教材与本校办学理念高度吻合,让孩子们拥有健康的心理、情绪、行为和生活方式。如梅陇小学结合“和、静、怡、真”的中国历史经典文化,浦江一小以“龙文化”的传统民族精神和《健康与幸福》的科学理念相结合,支持培育学生成为致力于祖国发展又能面向世界的现代小公民。
三、试点项目成为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新路径
, 百拇医药
《健康与幸福》课程围绕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区和环境健康等十大主题,融合了生理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和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十项生活技能贯穿于每一个章节,详细讲解如何制定健康目标,运用沟通技能,做负责任的决定,分析影响健康的因素,管理压力,解决冲突,实践健康行为,获取有效的健康信息、产品和服务以及做健康的倡导者。
在校长访谈中,我们调查了实验学校的课程管理与教学支持,总结了以下七个方面的经验。
(1)实验学校在校内成立专门负责健康与幸福课程的团队。
(2)实验学校对健康与幸福课程进行研发,根据学校文化特色进行校本化实施。
(3)实验学校为参与课程的教师提供不同程度的培训。
(4)实验学校能将健康与幸福行为融入其他课程的教授过程中。
, 百拇医药
(5)部分实验学校教师在学期内使用形成性评价并分析利用学生测评的数据结果。
(6)部分实验学校鼓励家长和社区组织参与到健康与幸福课程活动中。
(7)部分实验学校将健康与幸福课程研究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中。
校长们介绍了以学校为主体的《健康与幸福》课程本土化的主要做法。如君莲学校将健康与幸福课程与学校之前进行的尊重教育结合在一起,尊重教育是强调做人的基本准则,健康与幸福课程尊重学生的差异与个性。实验小学将健康与幸福课程的实施融入学校的“启蒙养正,明礼成人”的办学活动。同样,梅陇中学将课程实施与已有的“正面成长课”和“生活体验课”进行整合;闵教附校的“阳光教育”,浦江一小的“龙文化”,梅陇小学的“茶文化”等都在课程实施中起到有效整合的主导作用。
学校实施《健康与幸福》课程,采取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以及社会教育基地课程有机整合,与家庭、社区结合,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实施方式,既不完全拿来照搬,又遵循原教材的设计思想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保证每学期30~40课时的多种形式的授课,将课程的教学内容渗透到心理拓展课、生命科学探究课、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课、体育卫生拓展课、外语课和学校快乐半日、班会等校园活动中。
谈到《健康与幸福》课程实施带来的教师教学的变化,校长们指出,刚开始时学校请有心理专业背景的班主任在班级内试验,发现课堂把控很严,说教内容太多,孩子消化不了。课程专家认为,所有的道理必须在游戏中互通,在交往中体会。而且由于备课量太大,课程每天让一个教师上是不行的。试点学校在区教研联合体的支持下,成立了《健康与幸福》教学团队,项目组教师相互商量,制作教案。跟心理健康有关的让心理教师上,家庭教育让德育教师上,身体健康内容很适合体育教师,讲故事是语文教师,根据相关主题,学校让适合的教师来授课。例如,美国教师做心理疏导时用可乐瓶摇一摇可乐便迸发出来的例子来告诉学生不良的情绪必须发泄出来。这对教师的启发很大,让他们知道这门课是非常生活化的,要借用可能的辅助手段,通过游戏、聊天的方式,让孩子真正有所体验。, 百拇医药(孙昌华?龚耀昌?苗杰?王永丽)
一、问题提出
自教育部2012年12月颁发新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来,不少学校已经开始在德育课以及体育课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除了课堂指导以外还包括课外活动。2012年5月,上海市闵行区开始在中小学校进行《健康与幸福》课程试点项目。《健康与幸福》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引进的美国中小学主流教材,由中国人民大学俞国良、雷雳两位教授主译主审。课程围绕身体、心理、家庭与社会生活的健康教育问题,培养学生十项生活技能,如管理压力、解决冲突、运用沟通的技能,拒绝技能,做负责任的决定,分析影响健康的因素等。项目第一年共有12所中小学自愿加入试点项目。
2013年6月,我们访谈了试点学校校长,并对学校参与项目的教师、学生和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数据收集。
二、试点学校参加《健康与幸福》课程本土化实施项目的动机
, http://www.100md.com
通过对12所中小学校校长的访谈,可以把他们参加《健康与幸福》课程本土化实施的原因归纳为以下四点:第一,《健康与幸福》课程教材的体系与学校办学理念非常切合,可以拓展学校现有的办学宗旨,将世界文化与民族精神有效结合;第二,《健康与幸福》教材中的十个框架体系有很强的操作指导性,对每一项生活技能和心理情绪的教育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渗透到各个学科,通过绘画、讲故事、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和体验;第三,实施《健康与幸福》课程可以对国内和本校德育、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教材进行丰富和补充;第四,探索和提高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教育理念和手段,有效帮助学生从生活化和综合性的角度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例如,平南小学校长表示,选择这个项目是因为《健康与幸福》课程教材的体系与学校教育目标非常切合,它教学生怎样成为一个讲原则的人,怎样按照规则去做事,怎样真正地了解自己,以及处理好自己的心理问题,解决冲突等,这本书中的十个框架体系的操作指导性非常强。相比上海所编的两纲教育中的有关品社内容,或者有关学生身心教育的书籍,《健康与幸福》多了实践操作这一部分,贴近孩子的生活且通俗易懂。在整个框架体系中还注重在每一个知识点安排一些批判性思考的建议,这种类型的模板能够让师生看到和原来我国的品德、身心健康、心理疏导教材布局上的不一样,弥补了国内教材的不足。
, 百拇医药
闵教附学校校长认为,《健康与幸福》这门课程,与其把它定位为一门引进的课程,不如定义为一种引进的教育理念。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更重视人的发展程度及其以后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但不太注重人本身的幸福性、人文性、发展性,所以学校此次把教育与健康幸福联系起来,把“幸福”定位为学生通过接受教育得到的人本身的目标或是宗旨,这是闵行教育的一种进步。现在,学校不再只是关注学生学业的质量,而且开始关注学生本身作为人的健康幸福程度,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并为终生的健康与幸福打下坚实的基础。
还有些校长认为,《健康与幸福》课程教材与本校办学理念高度吻合,让孩子们拥有健康的心理、情绪、行为和生活方式。如梅陇小学结合“和、静、怡、真”的中国历史经典文化,浦江一小以“龙文化”的传统民族精神和《健康与幸福》的科学理念相结合,支持培育学生成为致力于祖国发展又能面向世界的现代小公民。
三、试点项目成为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新路径
, 百拇医药
《健康与幸福》课程围绕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区和环境健康等十大主题,融合了生理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和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十项生活技能贯穿于每一个章节,详细讲解如何制定健康目标,运用沟通技能,做负责任的决定,分析影响健康的因素,管理压力,解决冲突,实践健康行为,获取有效的健康信息、产品和服务以及做健康的倡导者。
在校长访谈中,我们调查了实验学校的课程管理与教学支持,总结了以下七个方面的经验。
(1)实验学校在校内成立专门负责健康与幸福课程的团队。
(2)实验学校对健康与幸福课程进行研发,根据学校文化特色进行校本化实施。
(3)实验学校为参与课程的教师提供不同程度的培训。
(4)实验学校能将健康与幸福行为融入其他课程的教授过程中。
, 百拇医药
(5)部分实验学校教师在学期内使用形成性评价并分析利用学生测评的数据结果。
(6)部分实验学校鼓励家长和社区组织参与到健康与幸福课程活动中。
(7)部分实验学校将健康与幸福课程研究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中。
校长们介绍了以学校为主体的《健康与幸福》课程本土化的主要做法。如君莲学校将健康与幸福课程与学校之前进行的尊重教育结合在一起,尊重教育是强调做人的基本准则,健康与幸福课程尊重学生的差异与个性。实验小学将健康与幸福课程的实施融入学校的“启蒙养正,明礼成人”的办学活动。同样,梅陇中学将课程实施与已有的“正面成长课”和“生活体验课”进行整合;闵教附校的“阳光教育”,浦江一小的“龙文化”,梅陇小学的“茶文化”等都在课程实施中起到有效整合的主导作用。
学校实施《健康与幸福》课程,采取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以及社会教育基地课程有机整合,与家庭、社区结合,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实施方式,既不完全拿来照搬,又遵循原教材的设计思想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保证每学期30~40课时的多种形式的授课,将课程的教学内容渗透到心理拓展课、生命科学探究课、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课、体育卫生拓展课、外语课和学校快乐半日、班会等校园活动中。
谈到《健康与幸福》课程实施带来的教师教学的变化,校长们指出,刚开始时学校请有心理专业背景的班主任在班级内试验,发现课堂把控很严,说教内容太多,孩子消化不了。课程专家认为,所有的道理必须在游戏中互通,在交往中体会。而且由于备课量太大,课程每天让一个教师上是不行的。试点学校在区教研联合体的支持下,成立了《健康与幸福》教学团队,项目组教师相互商量,制作教案。跟心理健康有关的让心理教师上,家庭教育让德育教师上,身体健康内容很适合体育教师,讲故事是语文教师,根据相关主题,学校让适合的教师来授课。例如,美国教师做心理疏导时用可乐瓶摇一摇可乐便迸发出来的例子来告诉学生不良的情绪必须发泄出来。这对教师的启发很大,让他们知道这门课是非常生活化的,要借用可能的辅助手段,通过游戏、聊天的方式,让孩子真正有所体验。, 百拇医药(孙昌华?龚耀昌?苗杰?王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