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成绩优秀生的社会交往障碍
〔关键词〕成绩优秀生;社会交往障碍;引导策略
提到成绩优秀生,不少教师的脑海中会立即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乖巧伶俐,善解人意,严守纪律,学习成绩更是绝对令人满意,他们是教师眼里最放心的“好学生”。由于当前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有待于进一步纵深化发展,教师的思想意识尚待提高,在更多情况下,教师往往将“有心理问题”与学习困难或纪律不良的学生联系到一起,相对忽视了成绩优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而实际情况是,在成绩优秀的这部分学生中,也有学生存在心理问题。
如果对这群成绩优秀学生进行认真分析,我们会发现其中有这样一类学生:他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性格比较孤僻,独来独往,似乎对学习以外的任何事物都缺乏热情和兴趣。
之所以在成绩优秀的学生中会出现上述情况,可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是性格因素的影响。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G.Jung)将人的性格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显然,上文提到的那类成绩优秀生中,性格内倾型的占了绝大多数。这种性格的学生珍视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对内部心理活动的体验深刻且持久,他们言语少、害羞,也容易怯场,不愿在大庭广众之下出头露面。但在平时的学习中,这种性格又具有明显的优势。这类学生沉静、内敛的性格特点使他们比性格外向的学生更能长时间地专注于书本,因而有可能取得较令人满意的成绩。但内倾型的性格也使得他们的内心世界较难为教师所了解。当前我国的学校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仍然是采用大班教学,每个班少则四五十人,多则六七十人,作为班级的教师,即使有足够的工作热情,受到时间和精力的制约,他们往往会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学习成绩不理想或是课堂表现不佳的学生身上,而这类“默默无闻”的成绩优秀学生除非在其成绩出现较大波动时会引起教师的重视外,平时则易被教师忽略。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性格内向的学生大多不善言辞,相对被动,他们不愿过多地向他人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因而成为朋友圈中不太受人关注的
, http://www.100md.com
分子。
二是自我评价的偏颇。中学生的自我评价还未达到比较全面而深刻的水平,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常常是以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为参照点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人的评价和态度。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中,学习成绩仍然是教师和家长衡量学生的一个重要指标,许多成年人在评价孩子时不可避免地把分数挂在嘴边,这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和误导了学生自我评价的方向。尤其是进入学习竞争相对激烈的中学,能否在众多强手中站稳脚跟就成了许多学生的第一要务。仿佛一个学生只要搞好了学习,就是一个合格的学生。殊不知,对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来说,学习能力的提高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社会交往能力的增强更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具有社会性,但人的社会交往能力却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与他人的实际交往活动中不断学习积累的。这些成绩优秀的学生,由于将时间更多地花费在学习中,不愿意利用课余时间与同学多交往,去融入群体,因而他们的社会交往经验相对缺乏,与人交往方式也比较单一。加上许多家长甚至教师认为与同学交往就是玩,是浪费时间,总会以“不要总想着玩,把书读好了将来什么也不会缺”之类的叮咛来劝阻学生,使得这一部分习惯“听话”的学生错失了有助于提升自身交际能力的实践活动,内心抱着对友情的渴望而继续埋头于书海。
, 百拇医药
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曾说过:“成功源于30%的才能和70%的人际协调能力。”可见,人际交往对青少年的成长有多么重要。新时代的合格中学生,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各方面都有所长的人。随着全社会思想意识的普遍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学习成绩优秀固然重要,但它决非评价学生的关键因素。不难想象,在一个由多块木板围成的水桶中,其盛水量的多寡并非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板,反而是最短的那一块木板。因此,一个学生如果仅仅是学习成绩优秀而其他方面欠缺的话,在这个重视团体沟通协作的现代化社会中,他将无法充分地发挥真才实学。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中出现的这一问题引起重视,尽可能地在学校范围内为他们创造机会,逐步扭转他们的性格弱势,帮助他们顺利地融入集体。
第一,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与他人交往的机会。班级首先就是一个小型社会,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把握适当的时机,自然而然地“顺水推舟”,将学生送入集体中:如在分组活动时对小组人员的组成进行合理搭配,选择交际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与其结对子(如指派该生辅导其他同学学习),让他们有机会去模仿他人成功的交际方法,并及时得到锻炼;或是在集体学习课文时,有意识地让这些学生上前领读,培养他们敢于在群体中发言的能力。要鼓励他们依靠个人的努力,积极改变自身存在的弱点,补偿自己在某方面的不足。
, 百拇医药
第二,教师应率先垂范,以师生交往为切入点,真心关爱学生,使学生认识到师生之间是平等的,没有尊卑之分,不应该在心理上形成两个对立的阵营。与教师交往,不必羞怯,不必自卑,大大方方。要让学生知道,不仅要在学习上取得好的成绩,更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培养广泛的兴趣。因为人们往往喜欢那些知识渊博的人,觉得与他们相处,精神上也会收益匪浅。要赢得同学的拥护,做到这点很重要。还要鼓励学生勇于坦露自己的真情实感。最终使学生增强信心,逐渐掌握与人交往的技巧。
第三,增加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家校配合,帮助学生克服社交障碍。有些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过高,常常喜欢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孩子,将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相比较,一旦孩子在考试中出现失误,家长就会责备他们,而不是从心理上给予鼓励,这给本身就十分好强的优秀生们增加了心理负担。教师要多与家长沟通,告诉家长切忌用“你怎么掉队了,为什么这次没得到奖学金”等类似的口吻与孩子交流。对于学习与交往活动的关系要理性地看待和分析,不要一竿子打倒。要在适当的时候鼓励孩子多去参与社交活动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帮助孩子体会社交活动的乐趣,使其成为一个“乐群”的人。
(作者单位:福建省石狮市东港路石光华侨联合中学,石狮,362700)
编辑 / 王晶晶 终校 / 于 洪, 百拇医药(吕芸萍)
提到成绩优秀生,不少教师的脑海中会立即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乖巧伶俐,善解人意,严守纪律,学习成绩更是绝对令人满意,他们是教师眼里最放心的“好学生”。由于当前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有待于进一步纵深化发展,教师的思想意识尚待提高,在更多情况下,教师往往将“有心理问题”与学习困难或纪律不良的学生联系到一起,相对忽视了成绩优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而实际情况是,在成绩优秀的这部分学生中,也有学生存在心理问题。
如果对这群成绩优秀学生进行认真分析,我们会发现其中有这样一类学生:他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性格比较孤僻,独来独往,似乎对学习以外的任何事物都缺乏热情和兴趣。
之所以在成绩优秀的学生中会出现上述情况,可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是性格因素的影响。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G.Jung)将人的性格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显然,上文提到的那类成绩优秀生中,性格内倾型的占了绝大多数。这种性格的学生珍视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对内部心理活动的体验深刻且持久,他们言语少、害羞,也容易怯场,不愿在大庭广众之下出头露面。但在平时的学习中,这种性格又具有明显的优势。这类学生沉静、内敛的性格特点使他们比性格外向的学生更能长时间地专注于书本,因而有可能取得较令人满意的成绩。但内倾型的性格也使得他们的内心世界较难为教师所了解。当前我国的学校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仍然是采用大班教学,每个班少则四五十人,多则六七十人,作为班级的教师,即使有足够的工作热情,受到时间和精力的制约,他们往往会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学习成绩不理想或是课堂表现不佳的学生身上,而这类“默默无闻”的成绩优秀学生除非在其成绩出现较大波动时会引起教师的重视外,平时则易被教师忽略。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性格内向的学生大多不善言辞,相对被动,他们不愿过多地向他人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因而成为朋友圈中不太受人关注的
, http://www.100md.com
分子。
二是自我评价的偏颇。中学生的自我评价还未达到比较全面而深刻的水平,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常常是以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为参照点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人的评价和态度。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中,学习成绩仍然是教师和家长衡量学生的一个重要指标,许多成年人在评价孩子时不可避免地把分数挂在嘴边,这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和误导了学生自我评价的方向。尤其是进入学习竞争相对激烈的中学,能否在众多强手中站稳脚跟就成了许多学生的第一要务。仿佛一个学生只要搞好了学习,就是一个合格的学生。殊不知,对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来说,学习能力的提高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社会交往能力的增强更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具有社会性,但人的社会交往能力却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与他人的实际交往活动中不断学习积累的。这些成绩优秀的学生,由于将时间更多地花费在学习中,不愿意利用课余时间与同学多交往,去融入群体,因而他们的社会交往经验相对缺乏,与人交往方式也比较单一。加上许多家长甚至教师认为与同学交往就是玩,是浪费时间,总会以“不要总想着玩,把书读好了将来什么也不会缺”之类的叮咛来劝阻学生,使得这一部分习惯“听话”的学生错失了有助于提升自身交际能力的实践活动,内心抱着对友情的渴望而继续埋头于书海。
, 百拇医药
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曾说过:“成功源于30%的才能和70%的人际协调能力。”可见,人际交往对青少年的成长有多么重要。新时代的合格中学生,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各方面都有所长的人。随着全社会思想意识的普遍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学习成绩优秀固然重要,但它决非评价学生的关键因素。不难想象,在一个由多块木板围成的水桶中,其盛水量的多寡并非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板,反而是最短的那一块木板。因此,一个学生如果仅仅是学习成绩优秀而其他方面欠缺的话,在这个重视团体沟通协作的现代化社会中,他将无法充分地发挥真才实学。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中出现的这一问题引起重视,尽可能地在学校范围内为他们创造机会,逐步扭转他们的性格弱势,帮助他们顺利地融入集体。
第一,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与他人交往的机会。班级首先就是一个小型社会,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把握适当的时机,自然而然地“顺水推舟”,将学生送入集体中:如在分组活动时对小组人员的组成进行合理搭配,选择交际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与其结对子(如指派该生辅导其他同学学习),让他们有机会去模仿他人成功的交际方法,并及时得到锻炼;或是在集体学习课文时,有意识地让这些学生上前领读,培养他们敢于在群体中发言的能力。要鼓励他们依靠个人的努力,积极改变自身存在的弱点,补偿自己在某方面的不足。
, 百拇医药
第二,教师应率先垂范,以师生交往为切入点,真心关爱学生,使学生认识到师生之间是平等的,没有尊卑之分,不应该在心理上形成两个对立的阵营。与教师交往,不必羞怯,不必自卑,大大方方。要让学生知道,不仅要在学习上取得好的成绩,更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培养广泛的兴趣。因为人们往往喜欢那些知识渊博的人,觉得与他们相处,精神上也会收益匪浅。要赢得同学的拥护,做到这点很重要。还要鼓励学生勇于坦露自己的真情实感。最终使学生增强信心,逐渐掌握与人交往的技巧。
第三,增加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家校配合,帮助学生克服社交障碍。有些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过高,常常喜欢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孩子,将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相比较,一旦孩子在考试中出现失误,家长就会责备他们,而不是从心理上给予鼓励,这给本身就十分好强的优秀生们增加了心理负担。教师要多与家长沟通,告诉家长切忌用“你怎么掉队了,为什么这次没得到奖学金”等类似的口吻与孩子交流。对于学习与交往活动的关系要理性地看待和分析,不要一竿子打倒。要在适当的时候鼓励孩子多去参与社交活动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帮助孩子体会社交活动的乐趣,使其成为一个“乐群”的人。
(作者单位:福建省石狮市东港路石光华侨联合中学,石狮,362700)
编辑 / 王晶晶 终校 / 于 洪, 百拇医药(吕芸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