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职业与健康 > 教师
编号:13124472
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幸福感的提升策略(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年第21期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幸福感;提升策略

    作为现代幸福感研究中的一种研究范式,心理幸福感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Ryff认为心理幸福感是通过发挥真实潜力努力达到完美的体验。可以看出,心理幸福感包含了情感、认知和行为成分,注重挑战、实现、潜能,强调个体的内在、意义。特殊教育如今正面临着融合教育发展的新时期,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幸福感研究将会推进这一新趋势,而且对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综合素质、完善特殊教育体系有重要作用。

    一、影响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幸福感的因素

    (一)社会支持

    接受较多支持的人更易应对消极情境。特殊教育教师虽无普通教师的升学压力,但其面临的压力绝不亚于普通教师。特殊教育对象身体发育不完全,心理功能不健全,行为方式难以被常人理解。特殊教育教师接收的负面信息多,心理能量消耗大。学生家长对孩子的缺陷既不甘心又抱有热切期望,再加上特殊教育教师社会地位低下,无形中又增加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当前,社会上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承认特殊教育教师的奉献,但却没有一部专项的特殊教育教师法规来保障其根本权益。特殊教育教师的家人和亲戚朋友对其工作也不重视,认为只是糊口工作,前景不好。特殊教育教师在公共场合对自己的职业也难以说出口,心理幸福感大大降低。因此,社会各方面的理解与尊重对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幸福感很重要。
, http://www.100md.com
    肖水源指出,社会支持能缓冲心理刺激,还可直接或间接对个体进行保护,从而影响个体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社会支持的特殊教育教师,一是工作中的消极刺激、负面信息能得到有效疏通,心理压力减轻,幸福感体验增多;二是社会支持本身就是个体的一种资源和能力,面对压力,特殊教育教师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广,获得的心理能量多,安全感、归属感强,从而心理幸福感体验

    就多。

    (二)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是对教师应对压力而导致身心耗竭状态的描述。特殊教育学校既要满足特殊教育对象的一般认知需要,通过集体教学让学生掌握基本常识,又要满足学生适应社会的特殊能力需要,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实行个案辅导。同时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生存技能,培养和塑造学生的人格。特殊教育教师承担多重社会角色,是特殊教育对象的权益维护者、知识的传播者、基本社会能力的培养者和身心健康的呵护者。由此可以看出,特殊教育教师承担的教育任务重,社会角色多样。
, 百拇医药
    特殊教育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特点可概括为:多、广、长、慢,即内容多、范围广、时间长、见效慢。Lazuras指出人际冲突、组织约束、工作负载、工作消极情感是特殊教育教师的压力源。特殊教育教师工作的全面性、繁杂性、重复性高于普通教育工作者,很容易患职业倦怠,这使得教师精神处于极度疲劳、焦虑状态,心理能量极度消耗,工作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感降低。教师对工作厌倦甚至应付,对他人易怒、暴躁,人际关系紧张,降低了其心理幸福感水平。

    (三)人格

    人格对心理幸福感的影响是整体性的。神经质、外向性是心理幸福感强有力的影响因子,人格是心理幸福感的预测因素,人格结构良好有助于提升心理幸福感。

    特殊教育职业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要求很高,除了应具备普通教师应有的表达、组织能力等一般要求外还有特殊要求。如要求教师须持有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接受过系统的特殊教育理论、技能培训;树立宏观的特殊教育观,具有同理心和职业操守;了解不同类型特殊教育对象的身心、行为规律,有感知学生行为变化的敏锐能力;引导发展学生良好行为的意识,识别学生情感和认知需求的能力,运用特殊工具和交流手段沟通的能力。要达到这些特殊要求就需要特殊教育教师具备良好的人格特征。具备了良好人格特征的特殊教育教师职业认同感强,教学动机强烈,行为认知矫正理论丰富,能正确对待与特殊教育对象的关系;适应特殊教育环境能力良好,能抓住发展学生行为的恰当时机,积极应对日常突发情况;能客观全面接纳自我,情绪自我调控能力强;能与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发动家长力量共同促进学生成长,自我价值感体验强烈,能体验到更多的心理幸福感。
, 百拇医药
    (四)教学效能感

    教学效能感指教师认为自己能否对学生产生积极作用所持有的信念。教学效能感对教师的认知、情感和行为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一,教学效能感能阻碍教师消极品质发展,促进积极品质发展。教学效能感高的教师能有效应对职业倦怠,感知到更多社会支持,有益心理健康。第二,教学效能感有助于调节个体的情感、行为状态。高教学效能感的教师能增加幸福感体验,积极建构自我概念,增加职业承诺感,提高职业认同和教学监控能力。第三,不同层次教师的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对教学行为影响不同。特殊教育对象的认知、行为存在缺陷,教师的教育信念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心理幸福感不仅是情感的体验和潜能的发挥,更是个体不断追求良好机能的最佳状态。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提高,能增加工作自主性,提高工作满意度,促进个人成长,增强幸福感体验。

    二、提升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幸福感的策略

    (一)横向角度
, 百拇医药
    1.树立积极的特殊教育观

    亚里士多德说过:至善即幸福。想达到“至善”首先在思想意识上得“至善”,即树立积极的职业价值观。积极心理学强调心理学不仅能解决心理障碍等负向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挖掘正向潜质,积极看待人类。

    作为一名特殊教育教师,首先,要从积极心理健康观的角度正确看待特殊教育对象,“人人皆可教,人人皆有用”。从青少年积极发展观角度讲,特殊教育对象不是“残废人”,他们只是有“缺陷”,在其他方面也有潜力。只要对特殊教育对象加以科学恰当地引导,他们同样可以发挥自身特长,融入到社会环境中去,甚至为社会作出贡献。其次,要将特殊教育当作一项崇高事业。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曾题词:奉献在特教,爱心铸师魂。特殊教育教师对特殊教育事业的付出加深了人类对人性、道德和责任的认知。特殊教育教师不仅仅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更是人类灵魂师给予、奉献精神的全面体现。最后,积极关注自我。教师不只是“奉献者”,也是一个独立个体,教师有权关注自我,维护自我幸福,这样才能更好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总之,特殊教育教师要深刻理解教师职责,全身心投入到特殊教育事业中。, http://www.100md.com(聂兵霞?陆桂芝)
1 2下一页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职业与健康 >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