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在聋校心理辅导课中的运用(2)
3.角色扮演,内化行为
角色扮演指的是依据故事里面的人物关系,对学生进行角色分配,以表演的方式,将故事的主要情节展现出来,这也是聋生非常喜欢并擅长的活动。角色扮演既可以在阅读之前进行,评估学生的学习起点,为分析讨论提供切入点;也可以在阅读之后进行,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将新接受的观念与技能内化到行为中去。例如,绘本《怪叔叔》告诉了儿童独自面对陌生人时的几种自我保护方法,学生在阅读之后能很快领悟,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将这些方法整合到自己的行为中。因此,可以通过多次的角色扮演,帮助学生把新技能内化到行为中。又如绘本《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的故事围绕着甲龙宝宝和霸王龙的对话进行,同时运用了一些典型动作来表达效果。
“爸爸!”甲龙宝宝一把抱住了霸王龙,“我好害怕哟!”霸王龙吓了一大跳,说:“你怎么知道我是你的爸爸呢?”“因为你叫我的名字呀。知道我的名字的,一定就是我的
爸爸。”
, http://www.100md.com
天真可爱的甲龙宝宝让凶猛的霸王龙也不由地表现出温情的一面,形象而生动,聋生惟妙惟肖的表演促进了他们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
情感。
4.故事重构,促进迁移
故事重构指的是在对故事进行剖析、理解的基础之上,以表演、讲述、绘画等方式,重构一个类似的故事。故事重构既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也可以促进学生将新观念、新技能迁移到类似的情景中去,进而影响学生现实行为的改变。一般而言,聋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较差,所以这部分通常是教学的难点。可以先从简单的仿句入手,逐步完成故事重构,如在阅读了《我妈妈》之后,模仿这样的表述“我妈妈是个超人妈妈,常常逗得我哈哈大笑……她真的很棒”,请聋生尝试重构新的故事——《我爸爸》,聋生说道:“我爸爸是超级修理员,他什么都会修,他很棒……”简单的一句句表达,说出了孩子对父亲的爱。又如在学习了《怪叔叔》之后,可以改编坏人的形象,改编坏人诱骗儿童的手段,与学生共同编写《怪阿姨》《怪爷爷》等故事。
, 百拇医药
四、效果初显——增自信促成长
1.激发兴趣,全员参与
绘本生动有趣的故事内容、直观形象的表现形式,激发了聋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聋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此外,由于绘本的图书叙事性,那些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通过读图了解故事,积极地参与教学讨论。我教的学生中有一位聋生伴有智力障碍,不会说也不会写,经常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但在绘本教学时,她每次都很专注。在分享《大脚丫游巴黎》时,虽然她不会表达,但她的表情变化完全符合故事主人公贝琳达的“悲欢离合”,其实,这就是绘本的魅力,它的“零门槛”给了每个人参与的平台,不管读者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如何,都可以从绘本阅读中获益。
2.挖掘潜能,增强自信
聋生模仿能力强,善于观察,动手能力强。如果让聋生说说自己的优势,他们可能不知从何说起。但在绘本这一生动具体的参照对象引导下,聋生“有话可说”“有图可画”“有戏可演”。他们乐于表达和参与,增强了自信。例如,《大卫,不可以》这本书文字很少,但是这种“留白”却引发了聋生丰富的想象。大卫的表情也很丰富,聋生将表情和其代表的情绪一一对应,并模仿各种表情,自己制作“心情晴雨表”等,他们富有创意的表演和精彩纷呈的“设计”得到了教师的肯定和鼓励,他们也为自己鼓掌喝彩。
, http://www.100md.com
3.答疑解惑,促进成长
有些绘本是针对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某些问题而编写的,如针对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针对性教育的《德德家家幼儿性教育系列》,面对亲人离世的《爷爷变成了幽灵》……这类绘本的运用,对聋生的成长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我教的聋生超过一半有弟弟妹妹,如何面对一个和自己“争宠”的小孩(有的弟弟妹妹是健听人),怎样处理和他们的关系给聋生带来了困惑。在讲《彼得的椅子》的时候很多聋生很有共鸣,说弟弟妹妹抢走了原本属于他的小床、玩具……通过彼得的行为,聋生明白了他们产生焦虑甚至嫉妒的心理是正常的,并不是“坏孩子”;随着彼得的成长和改变:“我们来把小椅子漆成粉红色的,给苏西坐吧。” 聋生的想法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我长大了,小床让给弟弟睡没关系,爸爸妈妈爱弟弟也爱我。”这样的故事抚慰了聋生的心灵,让他们能接纳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为他们成长中的问题“答疑解惑”,起到了很好的心理辅导效果。
(作者单位: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上海,200020)
编辑 / 王晶晶 终校 / 于 洪, 百拇医药(呼琼霞)
角色扮演指的是依据故事里面的人物关系,对学生进行角色分配,以表演的方式,将故事的主要情节展现出来,这也是聋生非常喜欢并擅长的活动。角色扮演既可以在阅读之前进行,评估学生的学习起点,为分析讨论提供切入点;也可以在阅读之后进行,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将新接受的观念与技能内化到行为中去。例如,绘本《怪叔叔》告诉了儿童独自面对陌生人时的几种自我保护方法,学生在阅读之后能很快领悟,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将这些方法整合到自己的行为中。因此,可以通过多次的角色扮演,帮助学生把新技能内化到行为中。又如绘本《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的故事围绕着甲龙宝宝和霸王龙的对话进行,同时运用了一些典型动作来表达效果。
“爸爸!”甲龙宝宝一把抱住了霸王龙,“我好害怕哟!”霸王龙吓了一大跳,说:“你怎么知道我是你的爸爸呢?”“因为你叫我的名字呀。知道我的名字的,一定就是我的
爸爸。”
, http://www.100md.com
天真可爱的甲龙宝宝让凶猛的霸王龙也不由地表现出温情的一面,形象而生动,聋生惟妙惟肖的表演促进了他们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
情感。
4.故事重构,促进迁移
故事重构指的是在对故事进行剖析、理解的基础之上,以表演、讲述、绘画等方式,重构一个类似的故事。故事重构既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也可以促进学生将新观念、新技能迁移到类似的情景中去,进而影响学生现实行为的改变。一般而言,聋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较差,所以这部分通常是教学的难点。可以先从简单的仿句入手,逐步完成故事重构,如在阅读了《我妈妈》之后,模仿这样的表述“我妈妈是个超人妈妈,常常逗得我哈哈大笑……她真的很棒”,请聋生尝试重构新的故事——《我爸爸》,聋生说道:“我爸爸是超级修理员,他什么都会修,他很棒……”简单的一句句表达,说出了孩子对父亲的爱。又如在学习了《怪叔叔》之后,可以改编坏人的形象,改编坏人诱骗儿童的手段,与学生共同编写《怪阿姨》《怪爷爷》等故事。
, 百拇医药
四、效果初显——增自信促成长
1.激发兴趣,全员参与
绘本生动有趣的故事内容、直观形象的表现形式,激发了聋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聋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此外,由于绘本的图书叙事性,那些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通过读图了解故事,积极地参与教学讨论。我教的学生中有一位聋生伴有智力障碍,不会说也不会写,经常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但在绘本教学时,她每次都很专注。在分享《大脚丫游巴黎》时,虽然她不会表达,但她的表情变化完全符合故事主人公贝琳达的“悲欢离合”,其实,这就是绘本的魅力,它的“零门槛”给了每个人参与的平台,不管读者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如何,都可以从绘本阅读中获益。
2.挖掘潜能,增强自信
聋生模仿能力强,善于观察,动手能力强。如果让聋生说说自己的优势,他们可能不知从何说起。但在绘本这一生动具体的参照对象引导下,聋生“有话可说”“有图可画”“有戏可演”。他们乐于表达和参与,增强了自信。例如,《大卫,不可以》这本书文字很少,但是这种“留白”却引发了聋生丰富的想象。大卫的表情也很丰富,聋生将表情和其代表的情绪一一对应,并模仿各种表情,自己制作“心情晴雨表”等,他们富有创意的表演和精彩纷呈的“设计”得到了教师的肯定和鼓励,他们也为自己鼓掌喝彩。
, http://www.100md.com
3.答疑解惑,促进成长
有些绘本是针对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某些问题而编写的,如针对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针对性教育的《德德家家幼儿性教育系列》,面对亲人离世的《爷爷变成了幽灵》……这类绘本的运用,对聋生的成长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我教的聋生超过一半有弟弟妹妹,如何面对一个和自己“争宠”的小孩(有的弟弟妹妹是健听人),怎样处理和他们的关系给聋生带来了困惑。在讲《彼得的椅子》的时候很多聋生很有共鸣,说弟弟妹妹抢走了原本属于他的小床、玩具……通过彼得的行为,聋生明白了他们产生焦虑甚至嫉妒的心理是正常的,并不是“坏孩子”;随着彼得的成长和改变:“我们来把小椅子漆成粉红色的,给苏西坐吧。” 聋生的想法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我长大了,小床让给弟弟睡没关系,爸爸妈妈爱弟弟也爱我。”这样的故事抚慰了聋生的心灵,让他们能接纳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为他们成长中的问题“答疑解惑”,起到了很好的心理辅导效果。
(作者单位: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上海,200020)
编辑 / 王晶晶 终校 / 于 洪, 百拇医药(呼琼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