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心理—道德教育”模式探讨(2)
此外,在“心理-道德教育”思想引导之下,学校组织开展特色化的班队活动“心理班会课”。这是一种将心理辅导课与班会课相结合的探索,即利用班会的形式,融入心理辅导课的理念,以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行和健康心理为主要目的,让学生通过主体活动得到有关的体验和领悟,端正自己的心态和品行,全面、健康地成长。
与传统德育班会课相比较,心理班会课有以下特点。(1)挖掘传统德育目标下学生相关的心理品质,在完善学生人格的基础上实现道德目标。(2)从形式上看,更注重活动性、体悟性。心理班会课以活动为载体,通过活动体验来促进学生感悟与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的舞台。在此过程中,可以有选择性地将心理辅导课的形式应用于其中,如热身活动、情景体验、角色扮演、讨论分析、心理自述等。(3)从参与角度看,心理班会课与传统的班会形式一样,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但又有其不同,教师需要更多参与到活动中来,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更易于创造出无拘无束、相互交流的氛围,形成师生、生生之间最佳的“心理场”。
, 百拇医药
4.心理健康教育要渗透到教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
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除了应用德育的常规方法,如说服教育、榜样示范、实践锻炼、自我教育等外,更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中已广泛使用的心理测试和心理咨询引入到思想道德教育中来。因为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运用谈话、沟通和心理测验的方法,一方面有助于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性格特征和能力特点,使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更符合学生实际;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敞开心扉,获得平等交流的机会,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5.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合作,增强心理-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在学校的心理-道德教育中,教育者通过整合教育资源、搭建多元化的心理-道德教育平台,来增强学生自尊心、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容忍力、承受力和进取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高尚的理想、远大的志向。
, 百拇医药 为了进一步增强心理-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家长要提高自己的素养,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恰当的期望,采取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处理好管和教、爱和严的关系,从而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要通过改变公众的人才观,协同学校和家庭教育营造出一种宽松的教育环境。我们不但要在社会上广泛地宣传开展心理-道德教育的意义,而且要通过广泛的讨论,使公众舆论形成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人才观,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现代德育的基本精神正朝着崇尚人性的人文主义方向发展,强调以构建学生和谐的人格为教育的核心。现代学校德育只有在内容上与心理教育相结合,在方法上引入借鉴心理教育的方法和原则,实施遵循各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心理-道德教育,才能保证学生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协调发展,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为心理健康、人格完善的真正意义的“社会人”。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普教重点自筹课题 “‘德心一体、自主发展’的支持系统的研究”(立项编号B-b/2011/02/222)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附属中学,扬州,225001)
编辑/丁尧 终校/于洪, 百拇医药(姚应平)
与传统德育班会课相比较,心理班会课有以下特点。(1)挖掘传统德育目标下学生相关的心理品质,在完善学生人格的基础上实现道德目标。(2)从形式上看,更注重活动性、体悟性。心理班会课以活动为载体,通过活动体验来促进学生感悟与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的舞台。在此过程中,可以有选择性地将心理辅导课的形式应用于其中,如热身活动、情景体验、角色扮演、讨论分析、心理自述等。(3)从参与角度看,心理班会课与传统的班会形式一样,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但又有其不同,教师需要更多参与到活动中来,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更易于创造出无拘无束、相互交流的氛围,形成师生、生生之间最佳的“心理场”。
, 百拇医药
4.心理健康教育要渗透到教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
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除了应用德育的常规方法,如说服教育、榜样示范、实践锻炼、自我教育等外,更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中已广泛使用的心理测试和心理咨询引入到思想道德教育中来。因为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运用谈话、沟通和心理测验的方法,一方面有助于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性格特征和能力特点,使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更符合学生实际;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敞开心扉,获得平等交流的机会,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5.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合作,增强心理-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在学校的心理-道德教育中,教育者通过整合教育资源、搭建多元化的心理-道德教育平台,来增强学生自尊心、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容忍力、承受力和进取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高尚的理想、远大的志向。
, 百拇医药 为了进一步增强心理-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家长要提高自己的素养,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恰当的期望,采取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处理好管和教、爱和严的关系,从而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要通过改变公众的人才观,协同学校和家庭教育营造出一种宽松的教育环境。我们不但要在社会上广泛地宣传开展心理-道德教育的意义,而且要通过广泛的讨论,使公众舆论形成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人才观,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现代德育的基本精神正朝着崇尚人性的人文主义方向发展,强调以构建学生和谐的人格为教育的核心。现代学校德育只有在内容上与心理教育相结合,在方法上引入借鉴心理教育的方法和原则,实施遵循各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心理-道德教育,才能保证学生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协调发展,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为心理健康、人格完善的真正意义的“社会人”。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普教重点自筹课题 “‘德心一体、自主发展’的支持系统的研究”(立项编号B-b/2011/02/222)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附属中学,扬州,225001)
编辑/丁尧 终校/于洪, 百拇医药(姚应平)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