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的亲密接触(1)
〔关键词〕国际跳棋;小学生;心理成长
一直以来,关于棋类运动与心理学之间的联系的研究从没有停止过。从2006年开始我校大力普及棋类运动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在日积月累中我们发现一些爱好下棋的学生们有坐得住、输得起、赢得起、耐挫力强、有韧性的好品质。这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是因为恰好这些学生都是天生具备这些特质,还是棋类训练与学生心理成长有关联呢?
我们尝试将棋与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相结合进行摸索和研究。我们先对学校一、二年级的学生们喜欢的棋类运动进行了初步调查发现:学生们比较集中地选择一些游戏棋,如飞行棋、斗兽棋等。由于游戏棋没有复杂的规则和技巧,输赢更多凭借的是运气,这样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没有太多的智力角逐,也就没有心理负担,也因为如此,游戏棋对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所发挥的作用十分微弱。我们抓住学生爱玩的天性,和对棋类运动的心理需求,向学生们推广一种新引进中国的棋——国际跳棋。
国际跳棋、国际象棋和中国围棋,都是国际上知名的智力棋棋种。国际跳棋作为一项高智商运动既具有思考性,同时也具备游戏棋的趣味性。它场面复杂、对抗激烈、内容丰富,因此吸引了许多人,马克思就是一位国际跳棋好手。同时,作为智力棋,国际跳棋又有其他智力棋所没有的优势:它的规则十分简单,入门大约只需5分钟。这使它适合不同年龄、不同知识背景、不同棋艺技能的各类人群,而且一盘国际跳棋的对弈时间一般在10分钟以内,十分适合学生在课间、课余时间玩耍,每个年级都能够开展,普及面广,受益面广。国际跳棋如同一位平易近人的大师,与它在一起,既增长见识又冒险刺激,乐趣无穷,让学生们怎能不喜欢?就这样,我们寻找到研究棋类运动与儿童心理发展的新载体。
, http://www.100md.com
我们又着手寻找“心”和“跳”两者间更多的“亲密接触”。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训练和比较后,我们发现通过国际跳棋的训练能够促进小学生在思维能力、自控力、抗挫折力等方面的心理成长。
一、以棋技磨砺“智慧”,在想象中锻造空间,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棋类运动本来就是训练大脑、开发大脑的最直接简单的方法,但是因为各种棋的难易程度不同,对于思维的训练程度有一定的差别,特别是对于年龄偏小的学生,普通跳棋的思维性太少,而围棋等中国棋类包含着深邃的中国古典哲学,对于学习者本身的悟性有较高的要求,入门较慢,学习过程漫长,容易错过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期。而国际跳棋简单的三条规则:“有吃必吃、有多吃多、不能重复跳吃同一子”,可以让学生们在下棋的过程中“尽情撒野”,让想象力有了更大的空间。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曾提到过,“人们的大脑里还有一种在睡眠状态下活跃、我们自己没有感知的系统叫潜意识,潜意识中储存的是自己所认为的真理,还储存了人们的习惯和态度。储存这些东西是大脑经过长期不断的积累重复,在我们心灵里边就划了一道痕迹,这个痕迹就变成信息码直到形成潜意识”。潜意识具有可控性、能动性、创造性,我们在国际跳棋中就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制定思考计划并通过候选、计算、推理、确定(见下页表格),逐渐改变自己的潜意识,每走一步都要深思熟虑,而每落下的一粒棋子,都有可能让棋盘布局瞬息万变。
, 百拇医药
学生在进行对弈的同时要思考多种可以让自己赢棋的方案,并对自己的方案进行想象。
学生们面对棋盘难免心慌紧张,而只有做到“心中有底”他们才能够“有的放矢”,在长期的思维模式训练下,学生们能很快在脑海中闪现诸多方案:实施打击、牵制对手、突破、攻击……到底选择哪一种方案?要知道在棋局中分分秒秒都意味着最终结局的输赢:白棋能实施打击吗?能牵制对手吗?白棋能形成突破吗?白棋能成功实施攻击吗……此时就是在对学生们的判断力进行考验,让学生在布局和执行过程中“眼观六路”“未雨绸缪”。就这样,思维模式不断被重复和加强,思考了各种可能性之后,再通过计算比较选择出最佳方案出击。这就是智力棋的魅力所在,没有运气,拼的就是实力。
因此,每一次的跳跃都能让学生在自我挑战中得到满足和肯定,变得更爱思考,处事更有大局观,做事更有条理。根据班主任的反馈,加入棋社的学生们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判断力、创新思维能力等有了很大的进步。
, http://www.100md.com
二、以棋艺融入“人意”,在行走中体会成长,促进自控力的发展
国际跳棋的输赢立竿见影,一局快棋大约只需5分钟。正因为如此,面对充满诱惑、刺激的棋盘,很多学生害怕、喜悦、愤怒、失落、后悔……各种情绪表露无遗。而一个好的棋手,就是通过不断的训练和对弈来磨砺自己的自我控制力,把握好自己的“线”,稳住自己的路数,从中得到成长。
在国际跳棋训练中,郑老师曾在训练手记中记下一件有趣的事。
实验组学生都是一年级的小孩,天性好动,爱说话,难以静下心来,开始训练时学生们边下棋边说话,教练开始时总是提醒制止,但效果不佳,每次只能维持几分钟的安静。如何让7岁的学生学会安静地思考?这是一个难题。我们和学校心育组合作想了很多办法,如“心要静,气要定,端正坐姿,手放膝盖”等口诀引导、好榜样示范等,有一定的效果。一次中午训练时,我犯困,往躺椅上一躺,跟学生们说:“老师太困了实在受不了了,你们体谅老师,安静下棋让老师休息一下,可以吗?如果你们能够坚持住,郑老师将会得到一个很幸福的时光!”结果学生们竟然一下子安静下来,很懂事地说:“老师您尽管休息,我们保证不吵。”那天中午尽管还有个别学生忍不住说了几句话,尽管我没睡着,但学生们小大人似的,手放唇边“嘘”以示静的自我克制的情景却深深地烙入了我的脑海。学生懂得尊重他人,为了让我拥有“幸福时光”的目标进行自我控制和管理。之后几次训练中我用了几次“给我一个幸福时光”的方法训练学生,结果效果好到几次都把自己训练得睡着了。后来我模仿此法,用“地上掉棋子差点使我摔倒”引导学生养成了训练前打扫训练室、训练中保持卫生等好习惯。
, 百拇医药
郑老师别出心裁的训练方式并非偶然,这在心理学上称为“延迟满足”。即为了得到以后更有价值的东西,愿意延缓得到可以立即获得的奖励。这是一种心理学家常用的心理测验的工具,用以检测和训练学生们的自我控制能力。研究表明,有自我控制力的儿童和能延迟满足的儿童相对比较成熟、有责任感、有较高的成就动机,即使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更能遵守规则。随着一次次训练时间的加长,学生们自我控制的时间也在延长,就在这“延迟满足”过程中,学生们的自控力得到了提高,使他们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有足够强大的自我控制的力量来面对困难和挫折。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份延迟满足的奖励不是糖果也不是小星星,而是给郑老师“一个幸福时光”,这是多么令人感动和温暖的关爱。在训练中我们收获着学生们流动的温暖,也给予学生们更多的信任与鼓励,让每一堂 “棋艺” 训练课不仅成为学生们弈棋的天地,也融入更多的“人意”,让棋室成为流动爱的幸福场域。就这样,学生们在逐渐通晓“棋道”的过程中学会做事、做人的道理。, 百拇医药(张捷 郑建伟)
一直以来,关于棋类运动与心理学之间的联系的研究从没有停止过。从2006年开始我校大力普及棋类运动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在日积月累中我们发现一些爱好下棋的学生们有坐得住、输得起、赢得起、耐挫力强、有韧性的好品质。这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是因为恰好这些学生都是天生具备这些特质,还是棋类训练与学生心理成长有关联呢?
我们尝试将棋与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相结合进行摸索和研究。我们先对学校一、二年级的学生们喜欢的棋类运动进行了初步调查发现:学生们比较集中地选择一些游戏棋,如飞行棋、斗兽棋等。由于游戏棋没有复杂的规则和技巧,输赢更多凭借的是运气,这样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没有太多的智力角逐,也就没有心理负担,也因为如此,游戏棋对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所发挥的作用十分微弱。我们抓住学生爱玩的天性,和对棋类运动的心理需求,向学生们推广一种新引进中国的棋——国际跳棋。
国际跳棋、国际象棋和中国围棋,都是国际上知名的智力棋棋种。国际跳棋作为一项高智商运动既具有思考性,同时也具备游戏棋的趣味性。它场面复杂、对抗激烈、内容丰富,因此吸引了许多人,马克思就是一位国际跳棋好手。同时,作为智力棋,国际跳棋又有其他智力棋所没有的优势:它的规则十分简单,入门大约只需5分钟。这使它适合不同年龄、不同知识背景、不同棋艺技能的各类人群,而且一盘国际跳棋的对弈时间一般在10分钟以内,十分适合学生在课间、课余时间玩耍,每个年级都能够开展,普及面广,受益面广。国际跳棋如同一位平易近人的大师,与它在一起,既增长见识又冒险刺激,乐趣无穷,让学生们怎能不喜欢?就这样,我们寻找到研究棋类运动与儿童心理发展的新载体。
, http://www.100md.com
我们又着手寻找“心”和“跳”两者间更多的“亲密接触”。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训练和比较后,我们发现通过国际跳棋的训练能够促进小学生在思维能力、自控力、抗挫折力等方面的心理成长。
一、以棋技磨砺“智慧”,在想象中锻造空间,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棋类运动本来就是训练大脑、开发大脑的最直接简单的方法,但是因为各种棋的难易程度不同,对于思维的训练程度有一定的差别,特别是对于年龄偏小的学生,普通跳棋的思维性太少,而围棋等中国棋类包含着深邃的中国古典哲学,对于学习者本身的悟性有较高的要求,入门较慢,学习过程漫长,容易错过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期。而国际跳棋简单的三条规则:“有吃必吃、有多吃多、不能重复跳吃同一子”,可以让学生们在下棋的过程中“尽情撒野”,让想象力有了更大的空间。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曾提到过,“人们的大脑里还有一种在睡眠状态下活跃、我们自己没有感知的系统叫潜意识,潜意识中储存的是自己所认为的真理,还储存了人们的习惯和态度。储存这些东西是大脑经过长期不断的积累重复,在我们心灵里边就划了一道痕迹,这个痕迹就变成信息码直到形成潜意识”。潜意识具有可控性、能动性、创造性,我们在国际跳棋中就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制定思考计划并通过候选、计算、推理、确定(见下页表格),逐渐改变自己的潜意识,每走一步都要深思熟虑,而每落下的一粒棋子,都有可能让棋盘布局瞬息万变。
, 百拇医药
学生在进行对弈的同时要思考多种可以让自己赢棋的方案,并对自己的方案进行想象。
学生们面对棋盘难免心慌紧张,而只有做到“心中有底”他们才能够“有的放矢”,在长期的思维模式训练下,学生们能很快在脑海中闪现诸多方案:实施打击、牵制对手、突破、攻击……到底选择哪一种方案?要知道在棋局中分分秒秒都意味着最终结局的输赢:白棋能实施打击吗?能牵制对手吗?白棋能形成突破吗?白棋能成功实施攻击吗……此时就是在对学生们的判断力进行考验,让学生在布局和执行过程中“眼观六路”“未雨绸缪”。就这样,思维模式不断被重复和加强,思考了各种可能性之后,再通过计算比较选择出最佳方案出击。这就是智力棋的魅力所在,没有运气,拼的就是实力。
因此,每一次的跳跃都能让学生在自我挑战中得到满足和肯定,变得更爱思考,处事更有大局观,做事更有条理。根据班主任的反馈,加入棋社的学生们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判断力、创新思维能力等有了很大的进步。
, http://www.100md.com
二、以棋艺融入“人意”,在行走中体会成长,促进自控力的发展
国际跳棋的输赢立竿见影,一局快棋大约只需5分钟。正因为如此,面对充满诱惑、刺激的棋盘,很多学生害怕、喜悦、愤怒、失落、后悔……各种情绪表露无遗。而一个好的棋手,就是通过不断的训练和对弈来磨砺自己的自我控制力,把握好自己的“线”,稳住自己的路数,从中得到成长。
在国际跳棋训练中,郑老师曾在训练手记中记下一件有趣的事。
实验组学生都是一年级的小孩,天性好动,爱说话,难以静下心来,开始训练时学生们边下棋边说话,教练开始时总是提醒制止,但效果不佳,每次只能维持几分钟的安静。如何让7岁的学生学会安静地思考?这是一个难题。我们和学校心育组合作想了很多办法,如“心要静,气要定,端正坐姿,手放膝盖”等口诀引导、好榜样示范等,有一定的效果。一次中午训练时,我犯困,往躺椅上一躺,跟学生们说:“老师太困了实在受不了了,你们体谅老师,安静下棋让老师休息一下,可以吗?如果你们能够坚持住,郑老师将会得到一个很幸福的时光!”结果学生们竟然一下子安静下来,很懂事地说:“老师您尽管休息,我们保证不吵。”那天中午尽管还有个别学生忍不住说了几句话,尽管我没睡着,但学生们小大人似的,手放唇边“嘘”以示静的自我克制的情景却深深地烙入了我的脑海。学生懂得尊重他人,为了让我拥有“幸福时光”的目标进行自我控制和管理。之后几次训练中我用了几次“给我一个幸福时光”的方法训练学生,结果效果好到几次都把自己训练得睡着了。后来我模仿此法,用“地上掉棋子差点使我摔倒”引导学生养成了训练前打扫训练室、训练中保持卫生等好习惯。
, 百拇医药
郑老师别出心裁的训练方式并非偶然,这在心理学上称为“延迟满足”。即为了得到以后更有价值的东西,愿意延缓得到可以立即获得的奖励。这是一种心理学家常用的心理测验的工具,用以检测和训练学生们的自我控制能力。研究表明,有自我控制力的儿童和能延迟满足的儿童相对比较成熟、有责任感、有较高的成就动机,即使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更能遵守规则。随着一次次训练时间的加长,学生们自我控制的时间也在延长,就在这“延迟满足”过程中,学生们的自控力得到了提高,使他们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有足够强大的自我控制的力量来面对困难和挫折。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份延迟满足的奖励不是糖果也不是小星星,而是给郑老师“一个幸福时光”,这是多么令人感动和温暖的关爱。在训练中我们收获着学生们流动的温暖,也给予学生们更多的信任与鼓励,让每一堂 “棋艺” 训练课不仅成为学生们弈棋的天地,也融入更多的“人意”,让棋室成为流动爱的幸福场域。就这样,学生们在逐渐通晓“棋道”的过程中学会做事、做人的道理。, 百拇医药(张捷 郑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