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方法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1)
〔关键词〕班主任;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希望心理辅导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家长、教师、学生本人和同伴群体等多个主体。《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及时给予必要的危机干预,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层面提出:“要注重发挥教师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班团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仅以在校期间的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言,它主要涉及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及其同伴群体。其中,班主任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联系科任教师和学生团队组织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长和学生的桥梁。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时,尤其要注意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其矛头直指过去传统的“消极心理学”,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向。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以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以乐观、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工作、面对学生,为学生的学业顺利完成、品德完善和心理健康成长营造温馨的、发展的环境,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班集体的建设。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实行。
一、运用希望心理辅导法,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学生更是如此。作为班主任,应看到瑕不掩瑜,不要过分苛求学生。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经常见到这样的现象:某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文体活动似乎也没有长项,上课调皮捣蛋,自己不爱学还老是影响别人学习。看上去,这个学生一无是处,想给他找个优点都不容易。但追根究底,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连锁的、恶性循环的。也许是因为学习不好,所以没有信心,就不爱学习;而不爱学习,课堂参与度低,又为了引起教师的关注,只好通过课堂捣乱的方式;越这样,学生学习越差,越令班主任头疼。对于这类学生,班主任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比如:有意给学生某一个学科的科代表职务,提升学生对该学科的责任感和对教师信任的回报机制,从而激发其学习的动机;成立学习小组,把这些学生集合起来“开小灶”补课,在小环境中他们的注意力能更集中;仔细观察学生,努力发现他在某一方面的闪光点,如能写出虽然错字连篇但能押韵或抒发情感的打油诗,在班里“拉帮结派”固然不对,但正说明他在群体中有一定的号召力。这些发现闪光点并借此鼓励学生的做法,都是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尤其是其中的希望心理辅导
疗法。
希望心理辅导的主要特点是重建指向未来目标的成长活动,这种成长价值的辅导更符合青少年阶段的心理特点。它常常用于那些成长目标缺失、生活遇到挫折、行为陷于消极的个案。
希望辅导包括培育希望、确立目标、加强路径思维、加强意愿心态四个方面。
培育希望是指咨询师通过特定的方法让来访者对未来生活的改善产生积极的预期。具体可以由咨询师引导来访者讲述生活中的重要事件,一起探讨来访者过去曾经拥有过的希望,这些希望是如何产生和消退的,是什么阻碍了希望的实现。如此帮助来访者重新发现个人希望的成长点,并分析可行的路径和潜在的意愿,让来访者对改变未来生活产生积极的预期。
确立目标是指在了解来访者的兴趣和能力的基础上,帮助来访者找到和制定清晰的、积极的目标。
加强路径思维是指思考怎么样达到目标,即制订实现目标的步骤和计划,包括:怎样达到目标、分几步、可能遇到什么困难、如何解决这些困难等。
加强意愿信念是指强化追求目标的信心和动力。常用的方法有:回顾成功经验、获得积极体验、发展积极思维、选择难度适当的子目标。
班主任在找到学生的闪光点时,要及时以表扬、鼓励的态度告诉学生,并和学生谈话,提出建议目标,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优势。比如,爱写打油诗的学生不一定语文成绩好,但班主任对诗的肯定可以使学生产生自豪感,从而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班主任可以给学生提供这方面的学习资料,帮助他制定一个目标(比如每个月写出一篇小文章),鼓励他主动学习。
二、营造积极、温暖的班级人际氛围
班级人际关系对学生的学习和性格养成有重要的影响。班级人际关系主要包括班级中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同伴关系)。平等的师生关系、友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在班级人际关系的营造中,班主任要起到引领、指导和示范的作用。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第一,班主任要以身作则,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班主任要与科任教师加强沟通,协调处理科任教师上课时发现的问题,比如纪律问题。对学生的不同评价问题,不能一味推诿或敷衍塞责,否则容易导致科任教师对该班级缺乏好感,不愿意全心全意地关注该班学生。另外,班主任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处理好和其他教师的关系,不要争吵甚至打骂,否则容易给学生树立不好的形象,使学生对某一方教师产生厌恶。
第二,班主任要处理好师生冲突。中小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性格叛逆,爱挑战权威,容易引发师生冲突。对此,班主任要善于利用冲突,将其转化为学生成长的促进因素。, 百拇医药(周鹏)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家长、教师、学生本人和同伴群体等多个主体。《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及时给予必要的危机干预,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层面提出:“要注重发挥教师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班团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仅以在校期间的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言,它主要涉及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及其同伴群体。其中,班主任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联系科任教师和学生团队组织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长和学生的桥梁。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时,尤其要注意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其矛头直指过去传统的“消极心理学”,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向。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以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以乐观、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工作、面对学生,为学生的学业顺利完成、品德完善和心理健康成长营造温馨的、发展的环境,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班集体的建设。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实行。
一、运用希望心理辅导法,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学生更是如此。作为班主任,应看到瑕不掩瑜,不要过分苛求学生。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经常见到这样的现象:某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文体活动似乎也没有长项,上课调皮捣蛋,自己不爱学还老是影响别人学习。看上去,这个学生一无是处,想给他找个优点都不容易。但追根究底,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连锁的、恶性循环的。也许是因为学习不好,所以没有信心,就不爱学习;而不爱学习,课堂参与度低,又为了引起教师的关注,只好通过课堂捣乱的方式;越这样,学生学习越差,越令班主任头疼。对于这类学生,班主任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比如:有意给学生某一个学科的科代表职务,提升学生对该学科的责任感和对教师信任的回报机制,从而激发其学习的动机;成立学习小组,把这些学生集合起来“开小灶”补课,在小环境中他们的注意力能更集中;仔细观察学生,努力发现他在某一方面的闪光点,如能写出虽然错字连篇但能押韵或抒发情感的打油诗,在班里“拉帮结派”固然不对,但正说明他在群体中有一定的号召力。这些发现闪光点并借此鼓励学生的做法,都是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尤其是其中的希望心理辅导
疗法。
希望心理辅导的主要特点是重建指向未来目标的成长活动,这种成长价值的辅导更符合青少年阶段的心理特点。它常常用于那些成长目标缺失、生活遇到挫折、行为陷于消极的个案。
希望辅导包括培育希望、确立目标、加强路径思维、加强意愿心态四个方面。
培育希望是指咨询师通过特定的方法让来访者对未来生活的改善产生积极的预期。具体可以由咨询师引导来访者讲述生活中的重要事件,一起探讨来访者过去曾经拥有过的希望,这些希望是如何产生和消退的,是什么阻碍了希望的实现。如此帮助来访者重新发现个人希望的成长点,并分析可行的路径和潜在的意愿,让来访者对改变未来生活产生积极的预期。
确立目标是指在了解来访者的兴趣和能力的基础上,帮助来访者找到和制定清晰的、积极的目标。
加强路径思维是指思考怎么样达到目标,即制订实现目标的步骤和计划,包括:怎样达到目标、分几步、可能遇到什么困难、如何解决这些困难等。
加强意愿信念是指强化追求目标的信心和动力。常用的方法有:回顾成功经验、获得积极体验、发展积极思维、选择难度适当的子目标。
班主任在找到学生的闪光点时,要及时以表扬、鼓励的态度告诉学生,并和学生谈话,提出建议目标,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优势。比如,爱写打油诗的学生不一定语文成绩好,但班主任对诗的肯定可以使学生产生自豪感,从而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班主任可以给学生提供这方面的学习资料,帮助他制定一个目标(比如每个月写出一篇小文章),鼓励他主动学习。
二、营造积极、温暖的班级人际氛围
班级人际关系对学生的学习和性格养成有重要的影响。班级人际关系主要包括班级中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同伴关系)。平等的师生关系、友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在班级人际关系的营造中,班主任要起到引领、指导和示范的作用。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第一,班主任要以身作则,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班主任要与科任教师加强沟通,协调处理科任教师上课时发现的问题,比如纪律问题。对学生的不同评价问题,不能一味推诿或敷衍塞责,否则容易导致科任教师对该班级缺乏好感,不愿意全心全意地关注该班学生。另外,班主任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处理好和其他教师的关系,不要争吵甚至打骂,否则容易给学生树立不好的形象,使学生对某一方教师产生厌恶。
第二,班主任要处理好师生冲突。中小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性格叛逆,爱挑战权威,容易引发师生冲突。对此,班主任要善于利用冲突,将其转化为学生成长的促进因素。, 百拇医药(周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