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
编号:13120174
基于高中生学习动机问题分析的心理健康活动课程开发(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2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5年第5期
     这堂课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自己日常的归因倾向,了解不良的归因倾向可能导致的消极后果。在介绍了韦纳的归因理论后,指导学生学会对学习中的成功与失败经历做出积极、正确的归因,将成绩好归因为自身的能力与努力,而将成绩不良归因为学习方法、努力程度等可控的不稳定性因素。从而在帮助学生进行认知调整的基础上,增强自我效能感,增加不断尝试改进的勇气,激发学习动机。

    (五)针对“学习信心缺乏”问题的活动课设计——“撕掉我的消极标签”

    该堂课的内容主要针对部分学生由于在某些学科的学习任务上的屡遭失败而最终产生的消极自我认知问题展开。这些自我贬低的想法同样会使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降低,失去继续尝试学习的勇气。心理教师结合案例帮助学生澄清其对自我的不合理认识,教给大家“撕掉消极标签”的方法,并指导大家为自己贴上积极标签,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问题,鼓励自己不断反思与探索尝试。

    (六)针对巩固认知调整效果,强化成功体验的活动课设计——“神奇的自我暗示”
, http://www.100md.com
    本堂课的内容设计目的主要在于将学生意识层面的认知调整与潜意识层面的自我催眠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掌握积极自我暗示的方法,巩固认知调整的成果,不断在实践中进行自我鼓励,并学会对自己每一次的成功(或进步)都给予有效的自我强化(奖励),能够在每一次的进步体验中逐渐提高自我效能感。

    (七)针对增加“学生对于学习的成功体验”的活动课程设计

    学习动机缺乏并不是天生的,很多学生常常是由于在尝试努力过后,依然一次次地体验失败从而产生的“习得性无助”,从而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对学习失去信心,丧失学习动力。这说明,成绩好坏与学习动机之间其实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让学生能够更多地体验到努力后的成功,是强化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办法。所以,在心理活动课的设计中加入一系列关于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应试技巧和心态调整类的内容,对学生的有效学习加以指导,可以帮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及对学习的兴趣。
, 百拇医药
    例如,活动课“目标与现实的桥梁”的主要内容是教给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的方法,指导学生如何按部就班地执行计划,最终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做时间的主人”一课则帮助学生优化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多彩的记忆”使学生了解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掌握复习的策略,了解更多记忆的方法;“思维的奥秘”教给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有效复习,并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好心态,帮你赢”针对考试心态调整与应试策略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可以从容应考。系列课程还包括“学习要专注”、“科学用脑”、“勤于思考,乐于创造”等。同时在课堂上配合阅读材料,如《如何有效预习》《如何做试卷分析》《怎样记好课堂笔记》《考试中的正向自我言语》等等。这一系列的课程力求从多方面、多角度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指导自身学习实践,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到想提高成绩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成绩不好可能是由于自己从前不良的学习习惯,或是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人本主义认为,任何人在正常情况下都有着积极的、自我肯定的、无限的成长潜力。心理健康活动课程中相关内容的设计与实践,正是致力于帮助每个学生从自身角度出发,进一步发挥个人潜能,提高自身对学习的适应性,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当然,对于学习动机激发的心理健康活动课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们心理健康工作者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探索更多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王世超,杜玉民.学校心理辅导[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11.

    [2]王振宏,刘萍.学习动机的自我理论与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89-90.

    [3]刘惠军,王斐.1994-2002年国内学习动机研究状况分析[J].教育探索,2004,(12):106-107.

    [4]张亚玲,郭德俊.学习策略教学对学习动机的影响研究[J].心理科学,2001,(3):352-353.

    [5]蓝云.学习动机浅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1.

    [6]林育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模式探讨[J].科教导刊,2009,(2).

    (作者单位:天津市瑞景中学,天津,300134)

    编辑 / 王抒文 终校 / 于 洪, 百拇医药(李妍)
上一页1 2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