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5年第6期
编号:13119739
张三丰是个好老师
http://www.100md.com 2015年2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5年第6期
     〔关键词〕教育;本质;创新

    从少林寺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僧,到武当派的开山祖师,再到震古烁今的一代武圣,张三丰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

    在金庸的小说《倚天屠龙记》里,这位张真人不仅是一位武学大师,更是一位德高望重、治学精湛,同时又不失人情味的一代名师。即使放到今天,他也绝对称得上是名师的典范了。

    张三丰有七位亲传弟子,个个功夫高深、德艺双馨,江湖人称“武当七侠”。作为老师来说,教出一两个好徒弟不算什么,但能把资质、秉性皆不相同的弟子全都调教成综合素质极高的人才,便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在《倚天屠龙记》中,“武当七侠”出场时已然成才,让我们难以见到张真人是如何传道授业的。但在第二十四回“太极初传柔克刚”里,其当着外人的面现场传授徒孙张无忌太极剑一节,足以让我们领略这位名师不拘一格、风姿卓异的治学风采。
, 百拇医药
    在这一段落中,张三丰传授太极剑有“三奇”。

    第一奇,当众传剑。按理说,这样一套独创的太极剑,是应该秘密传授的。然而张真人却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大方地教授徒孙张无忌,此一举便让人瞠目结舌。

    第二奇,前后不一。练武功应该是严格认真,马虎不得,可张真人的示范却是“第二次所使,和第一次使的竟然没一招相同”。

    第三奇,以忘为妙。一般练功夫、做学问,老师会问“记住多少”,而张真人却在授剑的过程中不停地问张无忌“忘了多少”,直到忘得干干净净,张三丰才欣慰地连连称妙……

    这样奇怪的授课,却让张无忌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孩子轻松打败了前来挑战的剑术高手。我们来看这堂课究竟有何奥妙。

    张三丰授剑有“三奇”,在于这堂课传授的不是剑招,而是“剑意”。剑招是公式、知识,剑意是规律,也即所谓的“道”,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处理问题的能力,它既存在于技艺之内,又超越于技艺之上。如果说剑招是科学,那么剑意就是哲学。
, 百拇医药
    这剑招谁都可以学习,可这剑意能不能学到身上,可就要看个人的基础了。张三丰了解张无忌的太极拳底子,传授这套太极剑是因材施教。所以当众授剑未尝不可。

    既然“剑意”比剑招重要,那么在实战中就不能局限于一招一式。遵循“剑意”,临场发挥才最重要。所以出现“第一遍示范与第二遍示范不一致”的情况太正常了。这也可以解释当众授剑,因为周围的人就算再聪明,想偷师也无从偷起。

    张三丰要张无忌将所见到的剑招忘得半点不剩,才能得其神髓,临敌时以意驭剑,随心所欲。倘若尚有一两招剑法忘不干净,心有拘囿,剑法便不能纯。

    张无忌忘掉的是“剑招”,记住的是“剑意”,也就是记住了太极剑的本质,记住了太极剑的规律。然后他通过自己的领会,进行融会贯通,临阵对敌的时候挥洒自如,心中竟无半点渣滓,以意运剑,没有一招和张三丰所教的剑招相同,却打败了强敌。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剩下的是什么呢?是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的能力,这就是“剑意”。

    我们常说,教是为了不教。教书,越教越薄,薄到最后,一页纸都没有了。那时候所剩下的就是教育的本质。这与张三丰的教学思想不谋而合,也与《笑傲江湖》中风清扬传授令狐冲独孤九剑有相似之处——只有把那些“死”的知识忘掉,使其转化为“活”的“道”,才能在创新、创造中从容地解决一个个难题,无往而不胜。

    帮助学生做到心无所囿,不受一招一式所限,进而放手去创造,张三丰用一堂课教出了一个武林高手,不愧为名师典范。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创新教育政策研究院,潍坊,261031)

    编辑 / 黄才玲 终校 / 于 洪, 百拇医药(岳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