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5年第7期
编号:13119401
心理应激理论在高中学生心理咨询中的实践运用(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3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5年第7期
     来自学校方面:来访者有一个同乡的在实验班的好朋友,该生性格较为外向,心地善良,平时主要是该同学给予来访者精神鼓励和支持,来访者接受该同学建议前来咨询。

    (三)来访者产生的应激反应

    生理上应激反应:有疲劳感。

    心理上应激反应:思维方面表现为注意力无法集中,产生无关联想;意志力方面表现为行动力下降,做事情提不起精神。

    (四)来访者应对方式

    退避——自责(不成熟型)。

    (五)干预对策

    帮助来访者找到造成其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的同时改变,对来访者自身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来访者一时无法满足环境对自己的要求,于是对自己失去信心,对未来失去信心。

    对来访者求好、求胜的心理及其对父母的孝心给予积极评价。但明确告知来访者学习是一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要给自己一段时间去适应这一切。

    承诺为来访者提供无条件的、持续的帮助(如对来访者的学习方法进行分析指导),让其感受到学校、教师对她的关心,给予其精神上的支持。

    案例二:生物性压力源引发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高二学生黄某,女,18岁,家中长女,有一个比自己小十多岁的妹妹,父亲做生意,母亲全职在家。来访者主诉有一个一直以来很要好的朋友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3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