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5年第9期
编号:13118550
唤醒孩子内心沉睡的话语(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3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5年第9期
     〔关键词〕自闭症状;沙盘游戏疗法;辅导个案

    在学校,我们可能会碰到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和普通孩子一样拥有清澈的大眼睛和天真的脸庞,然而他们又执拗地不愿与人交流,甚至是自己的父母……

    一、个案介绍

    个案小全(化名),8岁,顺产,双胞胎之一(哥哥),出生时体重4斤,比弟弟轻了一斤半。从小进食量较弟弟少,性格内向。7岁入小学。

    与小全的初次接触是经由他的二年级班主任介绍的。班主任反映小全在班级中表现非常异常,希望咨询师能对其进行观察,并提出教育和治疗的建议。为此,我对小全进行了两周的跟班观察。

    学校表现:小全目光呆滞,神情漠然,不说话;经常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很少走动,总是一个人在那里玩,不跟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儿,也不跟人进行目光交流,没有攻击性,也从来不反抗;最让家长和老师困扰的是,小全不会与他人交流,语言发展缓慢,与同龄儿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家中的表现:据父母反映,小全有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世界,父母很难走入这个世界;在家中他经常一个人玩,喜欢画画,与活泼开朗的弟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弟弟想看看他的画,都要偷偷地看;很少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有什么事都喜欢自己来解决,比如要取什么东西,他就会搬来凳子去拿,很少叫爸爸妈妈帮自己。

    二、原因分析

    生物学因素:该求助者的问题中没有明显的生物学因素。

    社会性因素:存在负性生活事件,初入幼儿园时,由于小全性格内向,害怕入园,有哭闹行为,幼儿园老师经常恐吓他。不愉快的幼儿园学习经历给小全留下了阴影,也引发了小全自我封闭的症状。

    社会支持:父母曾送他去妇幼医院检查,医生的诊断是长大慢慢就好了,所以父母一直未引起重视,其社会支持资源较少。

    心理因素:性格内向、孤僻,较难适应外部环境,缺少人际沟通。

    三、理论依据

    著名的小儿科医生及精神分析师东纳·温尼科特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能够恢复游戏能力,那么他的心理困扰就开始走向痊愈了。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主要的活动形式和探索世界的桥梁,因此游戏很容易被儿童接受,不需太多指导,儿童很快就可以进入游戏过程之中。儿童对游戏的投入与合作程度是任何其他形式的治疗无法达到的,对于自闭的儿童同样如此。鉴于此,我想尝试运用沙盘游戏疗法,从心理治疗的角度对个案进行渐进式的影响。

    四、治疗过程

    综合小全的各种表现与心理状态,我采取了比较适合他的沙盘游戏疗法。小全的沙游治疗历时2个月,共进行了7个治疗单元。根据治疗关系的建立和个案发展的情况,我将治疗分为三个阶段。

    (一)熟悉环境阶段

    1.第一次咨询

    小全第一次由我带到心理咨询室,来咨询室的路上,我主动拉着小全的手,试图与小全进行交流,并与之拉近关系。我问了他几个问题,他都缓慢地转动脑袋,仿佛没听见一样,沉默不语。来到咨询室后,我让他用沙具架上的沙具随便在沙箱里摆点什么,可是小全无动于衷。我用各式的玩具吸引他,并鼓励他喜欢什么就在沙箱里摆什么。在我再三引导下,他终于从沙具架上取下第一个沙具——龙门城楼(见图1)。每次取沙具,他都用一只手取下来,每次放沙具时他都小心翼翼。沙箱里有两个辅助工具,我告诉他如果不用,可以放到下面的沙箱柜里,但他没有任何反应,整个过程中,他既没有使用辅助工具,也没有收起辅助工具。

    自闭症儿童与他人及社会环境的联系是微弱的,他们在生活中是被动和无力的。小全在沙盘中摆了很多古塔、交通工具,但我们可以看到,所有这些东西组合起来都是没有情境性的,甚至有些杂乱无章的,这意味着“向内”与“向外”的矛盾和对立,是小全自闭状态的反映。给小全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让他感到安全和可信,是治疗的首要目的。

    2.第二次咨询

    第二次来到心理咨询室后,在我简单引导下,小全能迅速进入状态,开始摆沙盘。比起第一次很久后才有行动来说,这无疑是一次进步。我轻轻地抚摸他的头,并暗示他如果能听到他的回答,我会特别高兴。我用亲切的目光看着他,问:“自己在沙箱里摆点什么,好吗?”他没有回答。我坚持鼓励他回答,他用很小的音量回答我:“好。”他最初取的几个沙具和上次一模一样,但后来我留意到这次有了真正人物的出现,而且他关注了家庭,特别是父子关系(见图2)。

    我征求他的意见,给沙盘的每一步拍照记录,他默许了。当我在拍照的时候,他停下来,默默地注视我拍照。我示意他可以接着摆,他才继续摆。我提醒他对于易碎沙具,取的时候要小心,不要摔碎。我留意到他每一次取放沙具都轻轻地,可以看出来,他平时的生活习惯很好。

    此次是小全的第二次沙游治疗,在我的简单引导下,这次小全能迅速进入状态,从沙具架上取下沙具,在沙箱里的动作也更自在了。我们可以看到,这次的沙盘里有很多东西(如城楼、古塔等)是和上次完全一样的,这也反映了自闭儿童的一个特征:喜欢用重复的东西建立自己的安全感。但我欣喜地发现,这次他能和我用“好”“行”等简单答语交流了。

    3.第三次咨询

    这次还是由我带他来心理咨询室,我主动拉着他的手,问他:“想不想跟我一起去制作沙盘?”他没反应。我低下头,耐心地又问了一遍,等待他的回答,没想到他回应了“好”。这是他第一次在我问了两遍后就能回应。第三次来心理咨询室,他明显已经开始熟悉这里的环境,能很快从沙具陈列架上取下自己喜欢的沙具,制作自己的沙盘。他能简单地使用辅助工具,平整沙堆,并且在不用的时候,能把它们放进沙箱柜里。在制作过程中,我试着问他这些古塔在他心中的含义,或者看到这些古塔,他会想些什么。他对我类似稍复杂的提问还是保持沉默,并且会停下来,脑袋转向一侧,像是在思考,又像是不知所措。

    我只好告诉他:“没关系,等想到的时候可以告诉我。”我还告诉他,他制作的这些沙盘照片,如果他想要的时候可以跟我要。他不做声,我继续追问:“好不好?”他回答:“好。”我留意到他这次把沙具放回沙具架上的时候,能小心地将上面沾染的沙子抖掉。, 百拇医药(张伟伟)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