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心窗走进荷塘(1)
〔关键词〕荷塘月色;文艺心理学;课堂案例
文学作品是一种心灵的艺术,文学艺术的世界则是一个“心理的世界”。阅读文学作品就是读者与作者一次心理的沟通与碰撞。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作品,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作品的内涵,走进作者的“心理世界”。
教师既是艺术的接受者,也是艺术体验的二度阐释者。现代语文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以学生发展为本,利用课堂教学来激发每一位学生的生命正能量。打开学生的心窗,点亮学生的希望,让学生在生命成长过程中可以借助语文课堂,更清晰地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教材分析】
《荷塘月色》作为一篇佳作,写景语句优美,抒情动人。所以在安排本课的教学设计时,我强调诵读,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地吟诵来品味文章清丽典雅的语言,进而学习作者刻画景物的艺术手法。再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作品,引导学生透过字里行间,走进作者的心灵,解读作者的情感,以“他者”来观照“自我”,思考这种情感的普遍意义。
, http://www.100md.com
此外,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情境教学,而音乐和图画则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教师可以音乐之声和图画之境来创设一种美丽的情境,诱发学生潜在的学习情致,通过心理的共鸣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这节课的课堂教学中,我借助于电视、录音机、多媒体等多种现代技术手段,创设了一种声图并茂的多彩课堂,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在声图并茂中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悟情感,激发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和理性思考。
学生正处于青春的阵痛期,对社会认知比较片面,情感、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正在逐步完善。他们有着或多或少成长的烦恼,他们也渴望拥有一片自己的“月下荷塘”,而这篇文学作品正好给予了他们适当的心理慰籍。
在体悟了作者“不满黑暗的现实,向往自由的思想感情”后,学生可以联系实际,打开心窗,进一步感悟人生。我们每个人都难免处于逆境、困境,逃避只能是暂时的,现实终须面对。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唯美、纯净、只属于自己的“荷塘”,正因为它的存在,我们的心灵才不会在现实的苦难中沉沦、堕落。我们需要一个心灵的栖息地,正如文中那个“江南采莲” 的热闹场面,让作者有了一个温暖的念想。而清净、自由的“月下荷塘”,给予我们心灵的自由与超脱只是暂时的、朦胧的,严酷的现实很快就会充斥进来,让人不得不推开现实的门,重新面对所必须面对的一切。所以《荷塘月色》中作者最终回“家”是必然的结果。
, 百拇医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品味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刻画景物的技巧。
2.抓住行踪,梳理文本思路。
3.借助文眼,揣摩作者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
讨论法,启发式,陶冶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作者寂寞、苦闷的情怀和对自由的向往之情。
2.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启发学生构建自己的“心灵栖息地”,以更好地面对复杂的现实世界。
, 百拇医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刻画景物的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解读作者的情感,思考这种情感的普遍意义。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 导入
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情境教学,而音乐和图画则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课堂教学开始,我给学生播放了名家的朗诵和歌曲,并附上唯美的图片,给学生营造出一种别样的诗情画意,带给大家一种视听上的独特享受,激发学生美好的心理认同感。在声图并茂中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让学生产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从而自然而然地走进文本,走近作者。
, 百拇医药
二、背景探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朱自清先生创作时的心理状态,获得良好的艺术体验以及对作者的心理体验,我请学生事先去电子阅览室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个人资料。
《荷塘月色》一文写于1927年,当时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期,“蒋汪”的法西斯暴行激起广大人民的奋起反抗,引起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谴责。
作者因阶级的局限性,既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又无法正视残酷的现实,只能用逃避的态度表示自己的不满和反抗。本文正是通过作者在“月下荷塘”的独步,表达了其寂寞、苦闷的情怀和出污泥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三、 配乐吟诵,品味语言
〔学生活动〕在音乐和美图所营造的优美情境中,学生自由地吟诵文本,边读边划,圈出美词美句,然后交流分享,并在老师的引导下感受美词美句所营造的情境交融的意境,积累有关语言鉴赏的技巧。
, http://www.100md.com
〔难点解析〕赏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里运用的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叫做“通感”。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这就叫作“通感”,也叫作“移觉”。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把香味比作歌声,把嗅觉中感受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
通感是一种生理现象,是指一个感官受刺激的同时,其他感官也相应产生类似于与直接接受刺激的器官并联的应激反应。通感也是一种心理现象,艺术通感的心理学理论认为:从心理上分析,通感是一种自发的感觉转移,基于表象贯通的联想,又深于表象的转化和升华。
〔学生活动〕学生理解通感手法后,自己模仿造句,交流分享。
此环节可以更好地体现作者的创作活动和读者的欣赏共鸣,学生从审美心理层面接受、认同,再转而到知识技能的掌握与运用,连接贯通,一气呵成。, http://www.100md.com(杨芳)
文学作品是一种心灵的艺术,文学艺术的世界则是一个“心理的世界”。阅读文学作品就是读者与作者一次心理的沟通与碰撞。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作品,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作品的内涵,走进作者的“心理世界”。
教师既是艺术的接受者,也是艺术体验的二度阐释者。现代语文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以学生发展为本,利用课堂教学来激发每一位学生的生命正能量。打开学生的心窗,点亮学生的希望,让学生在生命成长过程中可以借助语文课堂,更清晰地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教材分析】
《荷塘月色》作为一篇佳作,写景语句优美,抒情动人。所以在安排本课的教学设计时,我强调诵读,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地吟诵来品味文章清丽典雅的语言,进而学习作者刻画景物的艺术手法。再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作品,引导学生透过字里行间,走进作者的心灵,解读作者的情感,以“他者”来观照“自我”,思考这种情感的普遍意义。
, http://www.100md.com
此外,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情境教学,而音乐和图画则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教师可以音乐之声和图画之境来创设一种美丽的情境,诱发学生潜在的学习情致,通过心理的共鸣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这节课的课堂教学中,我借助于电视、录音机、多媒体等多种现代技术手段,创设了一种声图并茂的多彩课堂,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在声图并茂中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悟情感,激发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和理性思考。
学生正处于青春的阵痛期,对社会认知比较片面,情感、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正在逐步完善。他们有着或多或少成长的烦恼,他们也渴望拥有一片自己的“月下荷塘”,而这篇文学作品正好给予了他们适当的心理慰籍。
在体悟了作者“不满黑暗的现实,向往自由的思想感情”后,学生可以联系实际,打开心窗,进一步感悟人生。我们每个人都难免处于逆境、困境,逃避只能是暂时的,现实终须面对。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唯美、纯净、只属于自己的“荷塘”,正因为它的存在,我们的心灵才不会在现实的苦难中沉沦、堕落。我们需要一个心灵的栖息地,正如文中那个“江南采莲” 的热闹场面,让作者有了一个温暖的念想。而清净、自由的“月下荷塘”,给予我们心灵的自由与超脱只是暂时的、朦胧的,严酷的现实很快就会充斥进来,让人不得不推开现实的门,重新面对所必须面对的一切。所以《荷塘月色》中作者最终回“家”是必然的结果。
, 百拇医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品味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刻画景物的技巧。
2.抓住行踪,梳理文本思路。
3.借助文眼,揣摩作者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
讨论法,启发式,陶冶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作者寂寞、苦闷的情怀和对自由的向往之情。
2.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启发学生构建自己的“心灵栖息地”,以更好地面对复杂的现实世界。
, 百拇医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刻画景物的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解读作者的情感,思考这种情感的普遍意义。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 导入
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情境教学,而音乐和图画则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课堂教学开始,我给学生播放了名家的朗诵和歌曲,并附上唯美的图片,给学生营造出一种别样的诗情画意,带给大家一种视听上的独特享受,激发学生美好的心理认同感。在声图并茂中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让学生产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从而自然而然地走进文本,走近作者。
, 百拇医药
二、背景探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朱自清先生创作时的心理状态,获得良好的艺术体验以及对作者的心理体验,我请学生事先去电子阅览室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个人资料。
《荷塘月色》一文写于1927年,当时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期,“蒋汪”的法西斯暴行激起广大人民的奋起反抗,引起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谴责。
作者因阶级的局限性,既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又无法正视残酷的现实,只能用逃避的态度表示自己的不满和反抗。本文正是通过作者在“月下荷塘”的独步,表达了其寂寞、苦闷的情怀和出污泥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三、 配乐吟诵,品味语言
〔学生活动〕在音乐和美图所营造的优美情境中,学生自由地吟诵文本,边读边划,圈出美词美句,然后交流分享,并在老师的引导下感受美词美句所营造的情境交融的意境,积累有关语言鉴赏的技巧。
, http://www.100md.com
〔难点解析〕赏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里运用的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叫做“通感”。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这就叫作“通感”,也叫作“移觉”。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把香味比作歌声,把嗅觉中感受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
通感是一种生理现象,是指一个感官受刺激的同时,其他感官也相应产生类似于与直接接受刺激的器官并联的应激反应。通感也是一种心理现象,艺术通感的心理学理论认为:从心理上分析,通感是一种自发的感觉转移,基于表象贯通的联想,又深于表象的转化和升华。
〔学生活动〕学生理解通感手法后,自己模仿造句,交流分享。
此环节可以更好地体现作者的创作活动和读者的欣赏共鸣,学生从审美心理层面接受、认同,再转而到知识技能的掌握与运用,连接贯通,一气呵成。, http://www.100md.com(杨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