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
编号:13117816
让心理辅导活动为思想品德课堂添活力(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4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5年第11期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生的心理、思想发展既不是先天就已经成熟,也不是完全依靠后天的灌输,而是在学生已有的机能水平、心理水平与教育者传授信息的互动中构建和发展起来的。这种互动和构建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心理辅导活动有利于学生的心理、思想发展。

    四、用心理感悟延伸思品课堂,展现学科活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财富。有位同学在“融入集体”课堂教学后这样写道:“‘改头换面’让我们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大家的智慧凝结在一起,才会形成一个独特的形象。‘一个都不能少’告诉我们:人多力量大,每个人的节奏要一致,要互相合作才能站起来。通过‘木桶原理’我明白了:一个班级就像一个木桶,我们每个成员都是一块木板。我们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才能,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到最好,造木桶要造得结实,人也要团结一致,才能不让水漏出去。‘同心人椅’让我感受到:在团结合作的同时,我们要互相考虑对方的感受,要负责,不能只是依赖他人。通过这堂课,我知道了只有团结,相互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也有的同学用这样一首小诗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你是一颗星,我是一颗星,缀成集体这条星河!你是一棵草,我是一棵草,铺成集体这块草茵!你是一朵花,我是一朵花,镶成集体这块花圃!你是一株树,我是一株树,汇成集体这片树林!群星争耀,群草竞翠,方显生龙活虎;繁花争艳,众树竞天,你我奋勇当先。我是星要闪烁,我是草要吐露,我是花要盛开,我是树要成材。今天,我们把青春和智慧献给班级集体;明天,我们把才智和成就献给祖国母亲!”
, 百拇医药
    思想品德教育虽说要通过说理引导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意识,通过情感陶冶培育学生的品德情感,但是美国学者巴特勒认为:“教学过程只有让学生参与连续的反应才是有效的。”心理辅导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最可信的“知”,体验最真实的“情”,感悟最深层的“意”,最终引导学生进行最自觉的“行”,实现“知”“情”“意”“行”连续的反应,激发思想品德的学科教学活力。

    在思想品德课中引进心理辅导活动,能改变思品课强行灌输、单向说教的教学模式,有其实际应用价值。但是在思想品德课堂引进心理辅导活动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心理辅导活动的选择和设计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围绕有效落实课堂教学三维目标,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需求,创设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的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第二,心理辅导活动的实施应注重教师的引导教育与学生的自我教育的结合。思想品德教育需要引导,放任自流是不行的。活动过程中,教师搭台、学生唱戏,但教师也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避免活动自由却空洞。教师要巧妙地引导活动始终围绕主题,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课堂的“活而有序,动中有思”。同时,教师有效地控制活动程序,需要有详细的活动步骤和明确的活动规则,具体明了的活动任务,努力达到“人人明确任务,人人有序参与”,提高活动的效率。
, 百拇医药
    第三,在活动中适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如在学生活动前,教师要明确规则,组织安排活动的开展;在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活动后,教师要组织开展活动体验分享,并巧妙地联系教学内容,适时地总结归纳挖掘潜能的方法,将教师的引导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

    三百年前,科学家伽利略告诉人们:“你不能教人什么,你只能帮助他们去发现。”这条古老而英明的原则非常充分地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宗旨。我们不能期望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灌输给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能期望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做事,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系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训练活动,帮助学生领会生活的真谛,不断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实验学校,衢州,324000)

    编辑/黄才玲 终校/于 洪, 百拇医药(杨丽芳)
上一页1 2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