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元记忆监测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2)
儿童回溯性监测发展的一般趋势是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这与儿童预见性监测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基本一致的,这说明正式的学校教育或执行功能的进一步发展将有助于儿童判断准确性水平的提高,即随着儿童身体的发育以及接受教育的增多,其对自身的监测能力将会不断增强,从而能够更有效地监测自己的学习,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儿童预见性监测与回溯性监测发展的比较
儿童的两种监测类型的发展趋势虽然是一致的,但是有研究发现其发展的早晚是有所不同的。刘希平的研究比较了小二、初二和大二学生的前瞻性和回溯性监测,结果发现提取自信心判断发展最早,学习判断发展较早,而任务难度判断发展最晚[10]。姜英杰等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他们采用不同难度的图对为记忆任务,考察了4~6 岁儿童任务难度判断、学习判断和提取自信心判断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三种元记忆监测在低难度任务下没有发展速度差异,高难度任务下4~5岁时回溯性监测(提取自信心判断)发展较快,5~6岁前瞻性监测(任务难度判断、学习判断)发展加速[7]。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儿童的回溯性监测要比前瞻性监测发展得更早,原因可能是回溯性监测发生在提取行为之后,此时,儿童对学习材料与自己主观经验的吻合程度、对自己就相应的学习材料的学习效率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如果儿童能够充分利用这些线索,就能够相对准确地对自己的学习程度做出判断。
, http://www.100md.com
总的来看,儿童元记忆监测水平是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的。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儿童的元记忆监测比较简单,需要借助尝试回忆来预测学习的程度或进行判断;小学高年级学生则已开始依靠直觉意识进行监测判断,但他们在记忆活动中还缺乏主体意识;到了中学以后,尤其是大学阶段,学生监测判断的准确性虽有下降趋势,但这恰恰说明他们的监测判断能够依靠直觉快速进行,不需依靠尝试回忆,他们的元记忆监测能力的发展已经基本完成。
(四)儿童元记忆监测发展的关键期
国外有研究者发现学前和小学阶段可能是儿童元记忆监测发展的关键期,但国内也有研究显示小学到初中的过渡期才是儿童元记忆监测发展的重要时期,整个小学至青少年时期,无记忆监测都在不断发展中[1]。由此可以看出国内外研究者在儿童元记忆监测发展关键期问题上存在分歧。产生分歧的原因有可能是各国的教育背景不同,研究所使用的材料和方法不一致等。所以应该在保证研究条件一致的情况下进行进一步的跨文化研究,以揭示更加一般化的发展规律。
, 百拇医药
三、儿童元记忆监测发展的影响因素
儿童的元记忆监测发展的差异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总结起来大概包括三类:客体因素(如材料难度等)、主体因素(如人格等)以及环境因素(如情境的熟悉性等)。
(一)客体因素
材料难度是影响儿童元记忆监测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唐卫海等[14]研究发现,材料难度对不同年级被试的提取自信心判断准确性的影响不同。材料难度越小,提取自信心判断准确性发展得越早。姜英杰等[7]的研究发现,任务难度不同,元记忆监测发展水平也不同,对低难度任务的元记忆监测显著好于高难度任务,这说明有效元记忆监测与任务难度有关。
测验方式对儿童元记忆监测的发展也有影响。Shaughnessy发现,被试对多项选择题的提取自信度的判断与测验成绩之间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有研究表明年龄小的儿童在利用非口语的方式来进行测验时比传统的口语方式进行测验预测得准确。Schneider还发现儿童对逐项学习判断比对总项学习判断表现出更高的过分自信。
, 百拇医药
由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儿童元记忆监测的发展受到学习材料难度和测验方式的影响,因此,我们在进行教材编制时要考虑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在编排内容时要注意由易到难,逐步深入,而且还要让学生学会使用测试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元记忆监测水平的发展。
(二)主体因素
有研究发现,元记忆监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受到人格的内外向特点和情绪稳定性特点的直接影响。在以知晓感判断和提取自信心判断为元记忆监测指标的研究中发现,两者受内外向和情绪稳定性的影响,外向者所做的判断水平比内向者高,而情绪稳定的被试,两种判断水平的值也更少有波动。
有研究表明,学习困难儿童的学习判断等级显著低于学优儿童,这与学习困难儿童较低的自我效能感有关[11]。俞国良等对小学四到六年级学习不良儿童的元记忆监测特点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从元记忆判断等级差异来看,学习不良儿童在难度判断和知晓感判断上与对照组儿童无显著差异,但在学习判断上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从元记忆监测的准确性看,学习不良儿童的元记忆监测水平与对照组儿童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在个体身上发展较晚的前瞻式记忆监测上。
, 百拇医药
有关智力与元记忆监测之间的关系,有研究者认为,对于超常儿童与正常儿童而言,元记忆监测都具有相当的难度,因此超常儿童的监测判断优势将不会出现。但也有研究者持相反观点,他们认为超常儿童在许多技能领域的发展都表现出早慧[2]。因此,这一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
(三)环境因素
众多研究发现,研究控制的条件不同,儿童元记忆监测的准确性也有所差异。有研究发现,儿童在熟悉的情境中预见得更准确。有人对影响元记忆监测判断的社会因素进行了探讨,发现社会信息能够影响任务难度判断、学习判断、知晓感判断以及相应的准确性。另外,有研究利用指导语对被试加工的有意性进行控制,考察在进行有意编码和无意编码时学习判断的准确性,发现学习判断在有意编码的情况下更准确,这说明意识的清晰程度会影响学习判断[2]。
有国外研究以36个3~4岁的儿童为被试,让他们观察现场发生的以及电视上的事件,然后在没有目标事件的情况下进行源监测和再认训练。最后,再让所有儿童回答24个“目标—事件”问题。结果发现得到源监测训练的儿童比没有训练的儿童对问题回答的准确性更高。也有研究者发现,练习也能够提高学龄前儿童预测的准确性[8]。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儿童的元记忆监测水平是可以通过训练而提高的。, 百拇医药(高艳芳 王勋 姜珊 张振新)
(三)儿童预见性监测与回溯性监测发展的比较
儿童的两种监测类型的发展趋势虽然是一致的,但是有研究发现其发展的早晚是有所不同的。刘希平的研究比较了小二、初二和大二学生的前瞻性和回溯性监测,结果发现提取自信心判断发展最早,学习判断发展较早,而任务难度判断发展最晚[10]。姜英杰等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他们采用不同难度的图对为记忆任务,考察了4~6 岁儿童任务难度判断、学习判断和提取自信心判断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三种元记忆监测在低难度任务下没有发展速度差异,高难度任务下4~5岁时回溯性监测(提取自信心判断)发展较快,5~6岁前瞻性监测(任务难度判断、学习判断)发展加速[7]。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儿童的回溯性监测要比前瞻性监测发展得更早,原因可能是回溯性监测发生在提取行为之后,此时,儿童对学习材料与自己主观经验的吻合程度、对自己就相应的学习材料的学习效率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如果儿童能够充分利用这些线索,就能够相对准确地对自己的学习程度做出判断。
, http://www.100md.com
总的来看,儿童元记忆监测水平是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的。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儿童的元记忆监测比较简单,需要借助尝试回忆来预测学习的程度或进行判断;小学高年级学生则已开始依靠直觉意识进行监测判断,但他们在记忆活动中还缺乏主体意识;到了中学以后,尤其是大学阶段,学生监测判断的准确性虽有下降趋势,但这恰恰说明他们的监测判断能够依靠直觉快速进行,不需依靠尝试回忆,他们的元记忆监测能力的发展已经基本完成。
(四)儿童元记忆监测发展的关键期
国外有研究者发现学前和小学阶段可能是儿童元记忆监测发展的关键期,但国内也有研究显示小学到初中的过渡期才是儿童元记忆监测发展的重要时期,整个小学至青少年时期,无记忆监测都在不断发展中[1]。由此可以看出国内外研究者在儿童元记忆监测发展关键期问题上存在分歧。产生分歧的原因有可能是各国的教育背景不同,研究所使用的材料和方法不一致等。所以应该在保证研究条件一致的情况下进行进一步的跨文化研究,以揭示更加一般化的发展规律。
, 百拇医药
三、儿童元记忆监测发展的影响因素
儿童的元记忆监测发展的差异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总结起来大概包括三类:客体因素(如材料难度等)、主体因素(如人格等)以及环境因素(如情境的熟悉性等)。
(一)客体因素
材料难度是影响儿童元记忆监测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唐卫海等[14]研究发现,材料难度对不同年级被试的提取自信心判断准确性的影响不同。材料难度越小,提取自信心判断准确性发展得越早。姜英杰等[7]的研究发现,任务难度不同,元记忆监测发展水平也不同,对低难度任务的元记忆监测显著好于高难度任务,这说明有效元记忆监测与任务难度有关。
测验方式对儿童元记忆监测的发展也有影响。Shaughnessy发现,被试对多项选择题的提取自信度的判断与测验成绩之间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有研究表明年龄小的儿童在利用非口语的方式来进行测验时比传统的口语方式进行测验预测得准确。Schneider还发现儿童对逐项学习判断比对总项学习判断表现出更高的过分自信。
, 百拇医药
由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儿童元记忆监测的发展受到学习材料难度和测验方式的影响,因此,我们在进行教材编制时要考虑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在编排内容时要注意由易到难,逐步深入,而且还要让学生学会使用测试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元记忆监测水平的发展。
(二)主体因素
有研究发现,元记忆监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受到人格的内外向特点和情绪稳定性特点的直接影响。在以知晓感判断和提取自信心判断为元记忆监测指标的研究中发现,两者受内外向和情绪稳定性的影响,外向者所做的判断水平比内向者高,而情绪稳定的被试,两种判断水平的值也更少有波动。
有研究表明,学习困难儿童的学习判断等级显著低于学优儿童,这与学习困难儿童较低的自我效能感有关[11]。俞国良等对小学四到六年级学习不良儿童的元记忆监测特点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从元记忆判断等级差异来看,学习不良儿童在难度判断和知晓感判断上与对照组儿童无显著差异,但在学习判断上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从元记忆监测的准确性看,学习不良儿童的元记忆监测水平与对照组儿童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在个体身上发展较晚的前瞻式记忆监测上。
, 百拇医药
有关智力与元记忆监测之间的关系,有研究者认为,对于超常儿童与正常儿童而言,元记忆监测都具有相当的难度,因此超常儿童的监测判断优势将不会出现。但也有研究者持相反观点,他们认为超常儿童在许多技能领域的发展都表现出早慧[2]。因此,这一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
(三)环境因素
众多研究发现,研究控制的条件不同,儿童元记忆监测的准确性也有所差异。有研究发现,儿童在熟悉的情境中预见得更准确。有人对影响元记忆监测判断的社会因素进行了探讨,发现社会信息能够影响任务难度判断、学习判断、知晓感判断以及相应的准确性。另外,有研究利用指导语对被试加工的有意性进行控制,考察在进行有意编码和无意编码时学习判断的准确性,发现学习判断在有意编码的情况下更准确,这说明意识的清晰程度会影响学习判断[2]。
有国外研究以36个3~4岁的儿童为被试,让他们观察现场发生的以及电视上的事件,然后在没有目标事件的情况下进行源监测和再认训练。最后,再让所有儿童回答24个“目标—事件”问题。结果发现得到源监测训练的儿童比没有训练的儿童对问题回答的准确性更高。也有研究者发现,练习也能够提高学龄前儿童预测的准确性[8]。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儿童的元记忆监测水平是可以通过训练而提高的。, 百拇医药(高艳芳 王勋 姜珊 张振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