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时间管理的角度提高个体生涯成熟度(2)
3.中学生职业成熟度模型
我国学者刘慧[4]以中学生为代表性群体,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而形成了中学生职业成熟度模型(见图2)。该模型将中学生职业成熟度分为职业决策知识和职业决策态度两个维度。职业决策知识指个体对做出适宜职业决策所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职业决策态度指个体具备做出适宜职业决策所需的良好个性倾向性的程度。并以此为依据编制了中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二、时间管理
(一)时间管理的概念及结构
时间作为现代社会一个重要的资源,具有不变性、无存贮性和无替代性,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时间管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时间管理的相关研究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8],之后日趋受到关注。Macan提出了一个关于时间管理程序的模型,重点强调以下三个方面:设置目标及优先级、任务实施机制和组织倾向。而后Britton和Glynn等人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把时间管理看作心理管理的一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时间管理的理论模型,把时间管理分为宏观、中间和微观三个水平的成分。Claessens等人将时间管理概括为“当进行某个有目标指向的活动时,个体有目的性地有效运用时间的行为”。Bond和Feather把个体的时间结构划分为目的感、有结构的常规行为、当前定向、有效组织和坚持性五个维度。
, 百拇医药
时间管理倾向的概念最先由黄希庭、张志杰等人提出,时间管理倾向即个体在运用时间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它是时间管理上的人格特征,这种人格特征具有动力性、跨情境性和潜在的可测度[9,10],深入了我国关于时间管理的本土化研究。通过文献查阅和开放式问卷调查,他们继而将时间管理倾向进行了细化,其维度结构见图3。时间价值感指个体对时间的功能和价值的态度和观念;时间监控观是个体利用和运筹时间的能力和观念,它体现在一系列的外显活动中;时间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驾驭时间的信念和预期,反映了个体对时间管理的信心及对时间管理行为能力的估计。
张锋[11]提出,对时间管理行为的自我监控可能是时间管理效应的关键,并提出时间管理自我监控的概念,即中学生对个人时间资源的使用与运筹进行监察和控制。根据心理结构抽象程度的不同,把时间管理自我监控分为整体监控和具体监控,整体监控从宏观上比较稳定地反映了个体时间管理自我监控的一般整体特征,具体监控则从微观上体现了个体对时间管理监控的实际操作过程(见图4)。
, 百拇医药
(二)时间管理的测量
Britton和Tesser于1991年编制出时间管理问卷(TMQ),该问卷包括三个维度分别为短期计划、时间态度和长期计划,适合于团体施测,主要施测人群为大学生群体。Macan等人依据时间管理的四个维度:建立目标及优先级、制定时间表和活动计划、感知时间控制和组织倾向,并据此编制出时间管理行为量表(TMBS),该量表适合于大学生及入职人员。
国内,张锋[11]编制了适合我国中学生的时间管理自我监控量表,用于测评中学生时间管理自我监控的特点。该量表包括40个题目,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三、时间管理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
国外对于时间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研究中,部分集中于时间洞察力(time perspective)上,Crites等人[12]认为,儿童的时间洞察力在生涯成熟度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时间洞察力在社会经济地位和职业成熟度之间起调节作用。
, http://www.100md.com
我国学者以时间管理倾向作为研究重点,吴文春和蔡燕丹[13]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对职业成熟度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毕颖以师范生教师作为被试,发现时间管理倾向中的时间价值感和时间效能感对职业成熟度具有预测效应。周岩的研究揭示了时间管理倾向对中专生的职业价值观具有预测作用。因此可以看出,时间管理倾向及其各个分维度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已愈来愈受到研究者的重视,而其分维度中哪一个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则成为很多学者探讨的下一个关注点。
已往的研究结果显示,时间管理并不是产生积极结果的直接前提,而是通过帮助个体获得控制感来产生作用[11]。据此,张锋推断对时间管理行为的自我监控可能是时间管理效应的关键。张志杰等人[14]将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与学业成绩的关系进行了探究,认为时间价值感和时间效能感是通过时间监控观来影响学业成绩的。张锋和刘聪[8]系统地探究了中学生时间管理自我监控与学业成绩的关系,认为时间管理自我监控及其各维度与学习成绩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吴文春和蔡燕丹[13]以大学生群体为被试,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职业成熟度总得分存在显著相关,且时间价值感和时间监控观可较好地解释职业成熟度。时间监控观维度是从个体的行为层面所提出的概念,即个体对时间形成稳定的价值感和效能感并通过付诸行动,这是个体提升其职业成熟度的关键所在。
四、从时间管理的角度提高高中生的生涯成熟度
(一)中学生生涯成熟度发展趋势
Ginzberg在其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中提出,中学生主要处于生涯的尝试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奋斗目标是思考今后的职业和自己所面临的任务。Super的职业生涯发展任务理论将中学生划分到成长阶段后期和探索阶段前期,成长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发展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探索阶段的青少年则利用学校的活动、社团、兼职等对自己的能力与角色进行探索,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促进其实现。, http://www.100md.com(夏可欣 王乃弋)
我国学者刘慧[4]以中学生为代表性群体,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而形成了中学生职业成熟度模型(见图2)。该模型将中学生职业成熟度分为职业决策知识和职业决策态度两个维度。职业决策知识指个体对做出适宜职业决策所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职业决策态度指个体具备做出适宜职业决策所需的良好个性倾向性的程度。并以此为依据编制了中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二、时间管理
(一)时间管理的概念及结构
时间作为现代社会一个重要的资源,具有不变性、无存贮性和无替代性,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时间管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时间管理的相关研究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8],之后日趋受到关注。Macan提出了一个关于时间管理程序的模型,重点强调以下三个方面:设置目标及优先级、任务实施机制和组织倾向。而后Britton和Glynn等人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把时间管理看作心理管理的一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时间管理的理论模型,把时间管理分为宏观、中间和微观三个水平的成分。Claessens等人将时间管理概括为“当进行某个有目标指向的活动时,个体有目的性地有效运用时间的行为”。Bond和Feather把个体的时间结构划分为目的感、有结构的常规行为、当前定向、有效组织和坚持性五个维度。
, 百拇医药
时间管理倾向的概念最先由黄希庭、张志杰等人提出,时间管理倾向即个体在运用时间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它是时间管理上的人格特征,这种人格特征具有动力性、跨情境性和潜在的可测度[9,10],深入了我国关于时间管理的本土化研究。通过文献查阅和开放式问卷调查,他们继而将时间管理倾向进行了细化,其维度结构见图3。时间价值感指个体对时间的功能和价值的态度和观念;时间监控观是个体利用和运筹时间的能力和观念,它体现在一系列的外显活动中;时间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驾驭时间的信念和预期,反映了个体对时间管理的信心及对时间管理行为能力的估计。
张锋[11]提出,对时间管理行为的自我监控可能是时间管理效应的关键,并提出时间管理自我监控的概念,即中学生对个人时间资源的使用与运筹进行监察和控制。根据心理结构抽象程度的不同,把时间管理自我监控分为整体监控和具体监控,整体监控从宏观上比较稳定地反映了个体时间管理自我监控的一般整体特征,具体监控则从微观上体现了个体对时间管理监控的实际操作过程(见图4)。
, 百拇医药
(二)时间管理的测量
Britton和Tesser于1991年编制出时间管理问卷(TMQ),该问卷包括三个维度分别为短期计划、时间态度和长期计划,适合于团体施测,主要施测人群为大学生群体。Macan等人依据时间管理的四个维度:建立目标及优先级、制定时间表和活动计划、感知时间控制和组织倾向,并据此编制出时间管理行为量表(TMBS),该量表适合于大学生及入职人员。
国内,张锋[11]编制了适合我国中学生的时间管理自我监控量表,用于测评中学生时间管理自我监控的特点。该量表包括40个题目,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三、时间管理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
国外对于时间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研究中,部分集中于时间洞察力(time perspective)上,Crites等人[12]认为,儿童的时间洞察力在生涯成熟度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时间洞察力在社会经济地位和职业成熟度之间起调节作用。
, http://www.100md.com
我国学者以时间管理倾向作为研究重点,吴文春和蔡燕丹[13]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对职业成熟度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毕颖以师范生教师作为被试,发现时间管理倾向中的时间价值感和时间效能感对职业成熟度具有预测效应。周岩的研究揭示了时间管理倾向对中专生的职业价值观具有预测作用。因此可以看出,时间管理倾向及其各个分维度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已愈来愈受到研究者的重视,而其分维度中哪一个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则成为很多学者探讨的下一个关注点。
已往的研究结果显示,时间管理并不是产生积极结果的直接前提,而是通过帮助个体获得控制感来产生作用[11]。据此,张锋推断对时间管理行为的自我监控可能是时间管理效应的关键。张志杰等人[14]将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与学业成绩的关系进行了探究,认为时间价值感和时间效能感是通过时间监控观来影响学业成绩的。张锋和刘聪[8]系统地探究了中学生时间管理自我监控与学业成绩的关系,认为时间管理自我监控及其各维度与学习成绩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吴文春和蔡燕丹[13]以大学生群体为被试,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职业成熟度总得分存在显著相关,且时间价值感和时间监控观可较好地解释职业成熟度。时间监控观维度是从个体的行为层面所提出的概念,即个体对时间形成稳定的价值感和效能感并通过付诸行动,这是个体提升其职业成熟度的关键所在。
四、从时间管理的角度提高高中生的生涯成熟度
(一)中学生生涯成熟度发展趋势
Ginzberg在其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中提出,中学生主要处于生涯的尝试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奋斗目标是思考今后的职业和自己所面临的任务。Super的职业生涯发展任务理论将中学生划分到成长阶段后期和探索阶段前期,成长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发展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探索阶段的青少年则利用学校的活动、社团、兼职等对自己的能力与角色进行探索,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促进其实现。, http://www.100md.com(夏可欣 王乃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