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逆向心理效应英语课堂别有洞天(1)
〔关键词〕英语课堂;心理效应;实效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指出:“不注意心理发展的节律和性质是教育上呆板无效现象的主要根源。”作为英语教师,应认真学习和把握心理效应的特征,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克服逆向认知效应的消极影响,领悟和遵循新课改的实质要求,抵制种种教学形式主义,真正提高英语课堂的实际教学效果。
一、给予学生平等“待遇”,拒绝“马太效应”
在《圣经》中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有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倍地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默顿用这几句话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默顿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也反映了当今社会中存在的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现象。随着英语知识难度的不断增大,词汇量的增加,相当一部分学生英语成绩掉下来,少数学生却仍然优秀。英语课堂上的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有些教师甚至平时只批改少数优生的作业和试卷;有些教师上课提问只找少数英语成绩优秀的学生,也更多地让成绩优秀的学生参与课堂上的各种活动,还美其名曰:为了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效率。这样做会使其他英语成绩差的学生不再思考问题,呆若木鸡。这就是英语课堂中的“马太效应”。
, 百拇医药
【案例】在一次评优课上,在学生Pairwork之后,进入学生展示活动阶段,为了营造热闹氛围,不让课堂冷场,执教教师只反复地点了三个小组进行展示,这三个组都是少数优秀学生。而且笔者还发现:该教师在与英语成绩好的学生互动交流时,更多采取民主的、协商的、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的方式,表现出极大的耐心,给予他们充足的思考时间和充分的表达机会;在与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互动交流时,教师更多采取专制的、命令的、控制的方式,并且较少给这些学生思考时间和充分表达的机会。
【反思】从本则案例可以看出,这种不平等待遇,势必造成只有少数成绩优异的学生被关注,严重挫伤其他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英语课堂也由此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和生气。因此,英语教师要牢记“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而且还要给英语学困生更多的关注和呵护,真正做到“优生吃饱,学困生吃好”。课堂应该是成就学生梦想的地方,教师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恰当的评价就可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英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及班级具体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如依据学生的学习技能、智力水平、思维灵活程度、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等实际情况,采取分层的方式,把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次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较好的优异学生,大约10人;B层次是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人数最多;C层次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相对较差,是具有潜在学习能力的潜能生,大约10人。然后,按优等生2名、中等生5名、潜能生2名的额度进行科学合理配置,把全班按上述三个层次的学生组建成5~6个“学习合作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拒绝“马太效应”,从而从整体上提高英语课堂教学实效。
, 百拇医药
二、理性把持小组活动,提防消极的“链状效应”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链状效应”,指人成长过程中的相互影响作用。就学生在英语小组结对活动中的链状效应看,它的作用同样是双向的——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合作学习”在课堂上已被广大教师所采用。但笔者听了几次英语公开课,却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教师让学生结对活动进行句型操练,学生们两个一组或三个一组迅速“热闹”起来。这种“活而无效”的消极“链状效应”,严重影响了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
【案例】在一次公开课上,有一位教师在执教《新目标英语》七(上)Unit3 Grammar时,一上课就说:今天我们将学习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性物主代词,下面两人为一组运用这8组人称代词通过指认课桌上的物品进行口语操练,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归纳出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性物主代词的用法。教师布置好任务后,笔者看到这样的课堂情形:有的小组说得津津有味;有的小组两个学生坐在那里什么也不说;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有的小组同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说什么;有的小组一个学生说,另一个却心不在焉地坐着一言不发。15分钟后,教师宣布小组学习结束,又进行下一个任务。
, 百拇医药
【反思】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多元互动,活跃气氛,使学生在个体与群体相结合的各种各样的活动中相互启迪与作用,既发展自己的个性,又以自己的个性影响他人。在本案例中,从表面上看,教师营造了一个开放自主的学习空间,但没有考虑实际的教学需要,使得“合作”徒有其表。其实,教师可以把全班分成6个小组,给每个小组发一套卡片,每张卡片上写上一个人称代词,其中三组拿到的卡片上面是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另外三组拿到的就是名词性物主代词。教师用多媒体呈现中文句子,其中会出现一个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一个名词性物主代词,句子呈现后请各小组迅速找到写有这个代词的卡片,然后走到讲台前和另一组同学用英语说出这个句子,最后将句子写在黑板上,并将句子中的人称代词用红色粉笔划出来告诉全班学生这个词的含义。通过这样的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的形式,也可以使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所以,合作学习要有合理的教学指向性和价值性,面向每一位学生,注重实效性。我们要把持理性课堂,加强对小组活动的督导和检查,教师的适时介入和适度引导是必要的。与此同时,师生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也得到极大的增强,使英语课堂活动不是形式而有实效。
三、恰到好处激励学生,谨防“德西效应”, http://www.100md.com(李明远)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指出:“不注意心理发展的节律和性质是教育上呆板无效现象的主要根源。”作为英语教师,应认真学习和把握心理效应的特征,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克服逆向认知效应的消极影响,领悟和遵循新课改的实质要求,抵制种种教学形式主义,真正提高英语课堂的实际教学效果。
一、给予学生平等“待遇”,拒绝“马太效应”
在《圣经》中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有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倍地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默顿用这几句话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默顿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也反映了当今社会中存在的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现象。随着英语知识难度的不断增大,词汇量的增加,相当一部分学生英语成绩掉下来,少数学生却仍然优秀。英语课堂上的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有些教师甚至平时只批改少数优生的作业和试卷;有些教师上课提问只找少数英语成绩优秀的学生,也更多地让成绩优秀的学生参与课堂上的各种活动,还美其名曰:为了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效率。这样做会使其他英语成绩差的学生不再思考问题,呆若木鸡。这就是英语课堂中的“马太效应”。
, 百拇医药
【案例】在一次评优课上,在学生Pairwork之后,进入学生展示活动阶段,为了营造热闹氛围,不让课堂冷场,执教教师只反复地点了三个小组进行展示,这三个组都是少数优秀学生。而且笔者还发现:该教师在与英语成绩好的学生互动交流时,更多采取民主的、协商的、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的方式,表现出极大的耐心,给予他们充足的思考时间和充分的表达机会;在与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互动交流时,教师更多采取专制的、命令的、控制的方式,并且较少给这些学生思考时间和充分表达的机会。
【反思】从本则案例可以看出,这种不平等待遇,势必造成只有少数成绩优异的学生被关注,严重挫伤其他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英语课堂也由此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和生气。因此,英语教师要牢记“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而且还要给英语学困生更多的关注和呵护,真正做到“优生吃饱,学困生吃好”。课堂应该是成就学生梦想的地方,教师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恰当的评价就可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英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及班级具体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如依据学生的学习技能、智力水平、思维灵活程度、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等实际情况,采取分层的方式,把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次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较好的优异学生,大约10人;B层次是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人数最多;C层次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相对较差,是具有潜在学习能力的潜能生,大约10人。然后,按优等生2名、中等生5名、潜能生2名的额度进行科学合理配置,把全班按上述三个层次的学生组建成5~6个“学习合作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拒绝“马太效应”,从而从整体上提高英语课堂教学实效。
, 百拇医药
二、理性把持小组活动,提防消极的“链状效应”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链状效应”,指人成长过程中的相互影响作用。就学生在英语小组结对活动中的链状效应看,它的作用同样是双向的——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合作学习”在课堂上已被广大教师所采用。但笔者听了几次英语公开课,却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教师让学生结对活动进行句型操练,学生们两个一组或三个一组迅速“热闹”起来。这种“活而无效”的消极“链状效应”,严重影响了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
【案例】在一次公开课上,有一位教师在执教《新目标英语》七(上)Unit3 Grammar时,一上课就说:今天我们将学习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性物主代词,下面两人为一组运用这8组人称代词通过指认课桌上的物品进行口语操练,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归纳出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性物主代词的用法。教师布置好任务后,笔者看到这样的课堂情形:有的小组说得津津有味;有的小组两个学生坐在那里什么也不说;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有的小组同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说什么;有的小组一个学生说,另一个却心不在焉地坐着一言不发。15分钟后,教师宣布小组学习结束,又进行下一个任务。
, 百拇医药
【反思】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多元互动,活跃气氛,使学生在个体与群体相结合的各种各样的活动中相互启迪与作用,既发展自己的个性,又以自己的个性影响他人。在本案例中,从表面上看,教师营造了一个开放自主的学习空间,但没有考虑实际的教学需要,使得“合作”徒有其表。其实,教师可以把全班分成6个小组,给每个小组发一套卡片,每张卡片上写上一个人称代词,其中三组拿到的卡片上面是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另外三组拿到的就是名词性物主代词。教师用多媒体呈现中文句子,其中会出现一个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一个名词性物主代词,句子呈现后请各小组迅速找到写有这个代词的卡片,然后走到讲台前和另一组同学用英语说出这个句子,最后将句子写在黑板上,并将句子中的人称代词用红色粉笔划出来告诉全班学生这个词的含义。通过这样的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的形式,也可以使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所以,合作学习要有合理的教学指向性和价值性,面向每一位学生,注重实效性。我们要把持理性课堂,加强对小组活动的督导和检查,教师的适时介入和适度引导是必要的。与此同时,师生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也得到极大的增强,使英语课堂活动不是形式而有实效。
三、恰到好处激励学生,谨防“德西效应”, http://www.100md.com(李明远)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