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尊与攻击行为关系研究(2)
三、 自尊与攻击行为关系不一致的原因
总结有关自尊与攻击行为关系的研究结果,发现其不一致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有关概念在东西方文化中的差异
测量工具、研究问卷是根据研究的有关定义和相关理论编制的,中西方文化对自尊和攻击行为的内涵理解不同,因此编制测量问卷所基于的理论基础和评分标准也是有差别的,最终导致自尊与攻击行为研究结果的差异。例如,西方人比较自信,他们相信通过自己的奋斗和创新可以达到成功,视攻击为一种力量的象征,对自尊的定义主要是从个体感受层面上进行界定,对攻击行为的定义主要考虑攻击行为的心理因素(目的和意图)和行为因素;而中国人则比较谦虚、内敛,信奉仁义、崇尚和谐,社会主流价值观拒绝攻击行为,对自尊的界定更加侧重外界的评价,对攻击行为的界定不仅考虑心理因素和行为因素,还要加上社会规范、社会评价这些因素。另外,传统的测量方法还容易受到主观思想、社会期望效应影响。例如,被试到底是真正的高自尊者,还是其认为应该符合社会主流标准从而做出刻意的选择;是真正不具有攻击性,还是迫于社会舆论压力而刻意避免选择攻击项目。这些都是有关自尊与攻击行为关系研究的传统方法所存在的问题。
, http://www.100md.com
(二)研究视角以及研究变量的增加使得研究结果多样化
攻击行为可以分为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等,在研究自尊与攻击行为的关系时,所观察的攻击行为类型不同,研究的结果也会不同。例如,高自尊者更倾向于用言语攻击来维护自尊,低自尊者则是用身体攻击来表达愤怒。另外,对攻击性的传统测量方法多是外显测量,而涉及到内隐攻击性时也会影响自尊与攻击行为关系研究的结果。戴春林等(2006)采用了内隐联结测验探讨了个体攻击性结构与自尊的关系,发现在高外显攻击性个体中,个体内隐攻击性水平越高,其自尊水平越低,在低外显攻击性个体中,个体内隐攻击性水平不影响其自尊水平。而现在还有有关攻击性认知以及攻击性情绪的研究,从不同的研究方面入手以及研究变量的增加都会使得自尊与攻击行为关系研究的结果多样化。
(三)高自尊异质性使得研究更加复杂化
高自尊异质性假设的正式提出直接源于有关自尊与攻击行为关系的研究。通过外显自尊问卷和内隐联想测验可以把高自尊者分为两类:高外显高内隐自尊者称为安全高自尊者,高外显低内隐自尊者称为脆弱高自尊者。一旦威胁到脆弱型高自尊者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自我评价,他们会更加容易表现出攻击行为。脆弱型高自尊者也更加敏感,容易注意到有威胁的信息,更倾向于将模糊的信息加工为有威胁性的信息。Kernis等认为与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相对一致的个体相比,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不一致的个体更多通过自我提升和贬损群体以外的成员来进行自我保护。总体而言,脆弱高自尊者比安全高自尊者的攻击性更强。原因可能是个体内外自尊差距较大,从而导致了自尊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引起了情绪上的波动,因而需要通过攻击行为宣泄出来。
, 百拇医药
(四)其他变量的影响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尊与攻击行为之间存在其他变量影响。关于自尊与攻击行为的关系这一问题形成的三种观点,原因之一或许在于没有深入考察影响二者关系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首先来了解一下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如果在考察预测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时,预测变量通过变量 M 来影响因变量,就称 M为中介变量。中介变量作为一种间接效应,是用来说明预测变量如何通过它而影响因变量的。在检验中介效应时就要考察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首先假定预测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有显著的相关,预测变量与中介变量也存在显著的相关,当中介变量加入时,如果预测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或者回归系数显著降低,就可以认为中介效应较为明显,当该回归系数降低到 0时,称为完全中介作用;调节变量的含义是如果预测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是变量M 的函数,就称 M 为调节变量。当预测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强度时强时弱,或者方向上有所改变时,常常要考虑到调节效应。当前已有一些研究探讨了自尊与攻击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如辛自强等发现自控在自尊与攻击的关系中起着中介的作用,社会地位对自尊与攻击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它调节着两者关系的强度。冯晓阳也发现自尊通过自我控制对攻击性产生影响,同伴关系在自尊与攻击性之间起调节作用。
, 百拇医药
四、未来展望
本文就未来青少年自尊与攻击行为关系的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结合有关概念与理论,努力探索出更有效、更科学的实验范式,展开有关实证研究。采用实验法、认知神经科学法(如脑电)代替自我报告法,以避免“社会期望效应”。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制适合中国文化的问卷,制定出本土化的测量标准。
第二,研究要考虑高自尊异质性问题,不仅讨论自尊水平的高低,还应研究自尊稳定性对攻击行为的影响。Jordan等认为自尊高且不稳定的人有最高的攻击和愤怒倾向,而自尊高且稳定者攻击性最低。因此,高自尊的异质性问题也是研究者必须要考虑的重点问题。
第三,通过纵向研究,探讨因果关系。系统地考察自尊与攻击行为之间因果关系,以及探究自尊与攻击行为之间可能存在的中介变量,打破目前仅研究二者相关关系的现状。
, 百拇医药
注: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1YJA190023)。
参考文献:
[1]Christopher D.Green,Classics in the History of Psychology――William James(1890):Chapter 10 .
[2]Rosenberg M.Society and the adolescent self image[M].Princet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5.
[3]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
[4]黄希庭,杨雄. 青年学生自我价值感量表的编制[J].心理科学,1998.4:289‐292.
, http://www.100md.com
[5]Dollard J. Frustration and Aggression. New Haven,CT:Yale University Press,1939 39.
[6]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317‐344.
[7]倪凤琨. 自尊与攻击行为的关系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2005,13(1):66-71.
[8]Fong R S,Vogel B L,Vogel R E. The correlates of school violence:An examination of factors linked to assaultive behavior in a rural middle school with a large migrant population[J].Journal of school violence,2008,7(3):24- 47.
, http://www.100md.com
[9]Donnellan M B,Trzesniewski K H,Robins R W,et a.l Low self—esteem is related to aggression,antisocial behavior,and delinquency. Psychological Science,2005,1 6(4):328 - 335.
[10]Baumeister R F,Smart L,Boden J M. Relation of threatened egotism to violence and aggression:The dark side of high self-esteem. Psychological Review,1996,103:5-33.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大连,116029)
编辑/王抒文 终校/于 洪, 百拇医药(李雪萍 张丽华 刘婕)
总结有关自尊与攻击行为关系的研究结果,发现其不一致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有关概念在东西方文化中的差异
测量工具、研究问卷是根据研究的有关定义和相关理论编制的,中西方文化对自尊和攻击行为的内涵理解不同,因此编制测量问卷所基于的理论基础和评分标准也是有差别的,最终导致自尊与攻击行为研究结果的差异。例如,西方人比较自信,他们相信通过自己的奋斗和创新可以达到成功,视攻击为一种力量的象征,对自尊的定义主要是从个体感受层面上进行界定,对攻击行为的定义主要考虑攻击行为的心理因素(目的和意图)和行为因素;而中国人则比较谦虚、内敛,信奉仁义、崇尚和谐,社会主流价值观拒绝攻击行为,对自尊的界定更加侧重外界的评价,对攻击行为的界定不仅考虑心理因素和行为因素,还要加上社会规范、社会评价这些因素。另外,传统的测量方法还容易受到主观思想、社会期望效应影响。例如,被试到底是真正的高自尊者,还是其认为应该符合社会主流标准从而做出刻意的选择;是真正不具有攻击性,还是迫于社会舆论压力而刻意避免选择攻击项目。这些都是有关自尊与攻击行为关系研究的传统方法所存在的问题。
, http://www.100md.com
(二)研究视角以及研究变量的增加使得研究结果多样化
攻击行为可以分为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等,在研究自尊与攻击行为的关系时,所观察的攻击行为类型不同,研究的结果也会不同。例如,高自尊者更倾向于用言语攻击来维护自尊,低自尊者则是用身体攻击来表达愤怒。另外,对攻击性的传统测量方法多是外显测量,而涉及到内隐攻击性时也会影响自尊与攻击行为关系研究的结果。戴春林等(2006)采用了内隐联结测验探讨了个体攻击性结构与自尊的关系,发现在高外显攻击性个体中,个体内隐攻击性水平越高,其自尊水平越低,在低外显攻击性个体中,个体内隐攻击性水平不影响其自尊水平。而现在还有有关攻击性认知以及攻击性情绪的研究,从不同的研究方面入手以及研究变量的增加都会使得自尊与攻击行为关系研究的结果多样化。
(三)高自尊异质性使得研究更加复杂化
高自尊异质性假设的正式提出直接源于有关自尊与攻击行为关系的研究。通过外显自尊问卷和内隐联想测验可以把高自尊者分为两类:高外显高内隐自尊者称为安全高自尊者,高外显低内隐自尊者称为脆弱高自尊者。一旦威胁到脆弱型高自尊者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自我评价,他们会更加容易表现出攻击行为。脆弱型高自尊者也更加敏感,容易注意到有威胁的信息,更倾向于将模糊的信息加工为有威胁性的信息。Kernis等认为与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相对一致的个体相比,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不一致的个体更多通过自我提升和贬损群体以外的成员来进行自我保护。总体而言,脆弱高自尊者比安全高自尊者的攻击性更强。原因可能是个体内外自尊差距较大,从而导致了自尊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引起了情绪上的波动,因而需要通过攻击行为宣泄出来。
, 百拇医药
(四)其他变量的影响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尊与攻击行为之间存在其他变量影响。关于自尊与攻击行为的关系这一问题形成的三种观点,原因之一或许在于没有深入考察影响二者关系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首先来了解一下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如果在考察预测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时,预测变量通过变量 M 来影响因变量,就称 M为中介变量。中介变量作为一种间接效应,是用来说明预测变量如何通过它而影响因变量的。在检验中介效应时就要考察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首先假定预测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有显著的相关,预测变量与中介变量也存在显著的相关,当中介变量加入时,如果预测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或者回归系数显著降低,就可以认为中介效应较为明显,当该回归系数降低到 0时,称为完全中介作用;调节变量的含义是如果预测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是变量M 的函数,就称 M 为调节变量。当预测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强度时强时弱,或者方向上有所改变时,常常要考虑到调节效应。当前已有一些研究探讨了自尊与攻击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如辛自强等发现自控在自尊与攻击的关系中起着中介的作用,社会地位对自尊与攻击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它调节着两者关系的强度。冯晓阳也发现自尊通过自我控制对攻击性产生影响,同伴关系在自尊与攻击性之间起调节作用。
, 百拇医药
四、未来展望
本文就未来青少年自尊与攻击行为关系的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结合有关概念与理论,努力探索出更有效、更科学的实验范式,展开有关实证研究。采用实验法、认知神经科学法(如脑电)代替自我报告法,以避免“社会期望效应”。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制适合中国文化的问卷,制定出本土化的测量标准。
第二,研究要考虑高自尊异质性问题,不仅讨论自尊水平的高低,还应研究自尊稳定性对攻击行为的影响。Jordan等认为自尊高且不稳定的人有最高的攻击和愤怒倾向,而自尊高且稳定者攻击性最低。因此,高自尊的异质性问题也是研究者必须要考虑的重点问题。
第三,通过纵向研究,探讨因果关系。系统地考察自尊与攻击行为之间因果关系,以及探究自尊与攻击行为之间可能存在的中介变量,打破目前仅研究二者相关关系的现状。
, 百拇医药
注: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1YJA190023)。
参考文献:
[1]Christopher D.Green,Classics in the History of Psychology――William James(1890):Chapter 10 .
[2]Rosenberg M.Society and the adolescent self image[M].Princet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5.
[3]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
[4]黄希庭,杨雄. 青年学生自我价值感量表的编制[J].心理科学,1998.4:289‐292.
, http://www.100md.com
[5]Dollard J. Frustration and Aggression. New Haven,CT:Yale University Press,1939 39.
[6]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317‐344.
[7]倪凤琨. 自尊与攻击行为的关系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2005,13(1):66-71.
[8]Fong R S,Vogel B L,Vogel R E. The correlates of school violence:An examination of factors linked to assaultive behavior in a rural middle school with a large migrant population[J].Journal of school violence,2008,7(3):24- 47.
, http://www.100md.com
[9]Donnellan M B,Trzesniewski K H,Robins R W,et a.l Low self—esteem is related to aggression,antisocial behavior,and delinquency. Psychological Science,2005,1 6(4):328 - 335.
[10]Baumeister R F,Smart L,Boden J M. Relation of threatened egotism to violence and aggression:The dark side of high self-esteem. Psychological Review,1996,103:5-33.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大连,116029)
编辑/王抒文 终校/于 洪, 百拇医药(李雪萍 张丽华 刘婕)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青春期保健 > 青少年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