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情对中学生网络欺凌的抑制:性别、年级的调节作用(2)
四、讨论
由研究结果可知,男生在受网络欺凌和网络欺凌整体上均显著高于女生,说明男生会更多地卷入到网络欺凌事件中。这可能与社会文化对性别的要求或教养方式等的差异相关,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9]。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网络欺凌和受网络欺凌现象都有增加,尤其是在言语欺凌及受言语欺凌上。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对手机、电脑等网络用品的使用更频繁有关。且随着生理上的迅速成熟,促使个体急于独自采取某些过激行为来证明自己,最终导致网络言语欺凌行为的显著增多。
同时,认知移情与网络欺凌和受网络欺凌行为呈显著负相关,认知移情是指对他人行为的理解,可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和解决问题,从而体谅他人作出的让自己不舒服的行为。个体的认知移情能力越高,越能减少网络欺凌行为,这也与Jolliffe和Garrington[12]认为认知移情低与攻击行为存在高相关的结果相一致;情感移情是激发对被攻击者将体验到的痛苦等情绪的共鸣,对即将进行的行为产生愧疚和不忍等情绪,从而减少欺凌等负性行为。网络欺凌这种负性行为,是攻击行为在网络平台上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同样会对青少年的心理、人际关系、学业成就等产生消极影响。认知移情和情感移情都可以减少或抑制网络欺凌现象,而且当个体减少了网络欺凌行为之后,易获得较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减少遭受网络欺凌的可能。本研究通过移情与网络欺凌的相关和回归分析,证实了缺乏移情是网络欺凌行为的风险因素。
, http://www.100md.com
另外,研究还表明性别在情感移情对网络欺凌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年级在认知移情对网络言语欺凌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女生组情感移情对网络欺凌的负预测作用要显著高于男生组,这可能是因为当移情发生时,男女个体激活的脑部区域存在差异,男生的脑活动主要集中在左半球,而女生则多集中在右半球[13],这使男女在情感移情对网络欺凌影响程度上存在差异;且相较于男生,女生更喜欢表达情感,且有更细腻的情感体验,这就使女生感知到他人的情感后更容易产生共情,从而放弃对他人实施网络欺凌。而年级只在认知移情与网络言语欺凌中起调节作用,认知移情是指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认知理解能力,中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处于不断发展状态,个体越能了解他人产生某种情绪的合理性,就越能减少攻击他人的行为。因此,学校可通过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移情能力,来减少中学生网络欺凌行为的发生。如利用媒体播放宣传与网络欺凌有关的视频,让学生能够通过视频了解到网络欺凌对他人造成的伤害,或采用游戏扮演的方式,使学生尤其是男生产生对受欺凌者的情感共鸣,从而减少网络欺凌现象发生。同时,学校应加强对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移情能力培养,使其能理解他人行为的合理性,从而有效减少网络欺凌行为。
, 百拇医药
五、 结论
(1)网络欺凌在性别、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
(2)移情对网络欺凌有显著负预测作用;
(3)性别在情感移情对网络欺凌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年级在认知移情对网络言语欺凌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注: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项目(JG15DB007)成果,沈阳师范大学2015校级科研课题(W201576)成果。
参考文献
[1]张野,张珊珊,刘琳,等.中学生传统欺凌与网络欺凌发生特点比较分析[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17:10-13.
[2]祝玉红,陈群,周华珍.国外网络欺凌研究的回顾与最新进展[J].中国青年研究,2014,11:80-85.
, http://www.100md.com
[3]张乐.青少年网络欺凌研究综述[J].中国青年研究,2010,12:9-14.
[4]杜海清.澳大利亚、欧美国家应对网络欺凌的策略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3,3:15-20.
[5]Cohen D,Strayer J. Empathy in conduct-disorderand comparison youth[J]. Dev Psychol,1996,32(6):988-998.
[6]耿耀国,秦贝贝,夏丹,等.青少年世故性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1,1:44-46
[7]应贤慧,戴春林.中学生移情与攻击行为:攻击情绪与认知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73-78.
[8]Maibom H L. The many faces of empathy and their relation to prosocial action and aggression inhibition[J].Congnitive Science,2012,3:253-263.
, 百拇医药
[9]耿耀国,韩 啸,叶青青,等.性别、人性态度与青少年移情、亲社会行为的关系[J].郑州大学学报( 医学版),2012,1:43-46.
[10]张野,张珊珊,刘琳,等.中学生传统与网络结构特征的比较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31(8):58-62.
[11]夏丹.基于移情量表(BES)中文版的信效度及初步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1.
[12]Jollife D,Farrington D P.Empathy and offending: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Aggression and Violent Behavior,2004(9):441-476.
[13]Schulte-Rüther M,Markowitsch H J,Shah N J,et al. Gender differences in brain networks supporting empathy[J].Neuroimage,2008,42(1):393.
编辑/王抒文, 百拇医药(陈萌萌 张野 张珊珊 齐丹)
由研究结果可知,男生在受网络欺凌和网络欺凌整体上均显著高于女生,说明男生会更多地卷入到网络欺凌事件中。这可能与社会文化对性别的要求或教养方式等的差异相关,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9]。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网络欺凌和受网络欺凌现象都有增加,尤其是在言语欺凌及受言语欺凌上。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对手机、电脑等网络用品的使用更频繁有关。且随着生理上的迅速成熟,促使个体急于独自采取某些过激行为来证明自己,最终导致网络言语欺凌行为的显著增多。
同时,认知移情与网络欺凌和受网络欺凌行为呈显著负相关,认知移情是指对他人行为的理解,可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和解决问题,从而体谅他人作出的让自己不舒服的行为。个体的认知移情能力越高,越能减少网络欺凌行为,这也与Jolliffe和Garrington[12]认为认知移情低与攻击行为存在高相关的结果相一致;情感移情是激发对被攻击者将体验到的痛苦等情绪的共鸣,对即将进行的行为产生愧疚和不忍等情绪,从而减少欺凌等负性行为。网络欺凌这种负性行为,是攻击行为在网络平台上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同样会对青少年的心理、人际关系、学业成就等产生消极影响。认知移情和情感移情都可以减少或抑制网络欺凌现象,而且当个体减少了网络欺凌行为之后,易获得较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减少遭受网络欺凌的可能。本研究通过移情与网络欺凌的相关和回归分析,证实了缺乏移情是网络欺凌行为的风险因素。
, http://www.100md.com
另外,研究还表明性别在情感移情对网络欺凌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年级在认知移情对网络言语欺凌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女生组情感移情对网络欺凌的负预测作用要显著高于男生组,这可能是因为当移情发生时,男女个体激活的脑部区域存在差异,男生的脑活动主要集中在左半球,而女生则多集中在右半球[13],这使男女在情感移情对网络欺凌影响程度上存在差异;且相较于男生,女生更喜欢表达情感,且有更细腻的情感体验,这就使女生感知到他人的情感后更容易产生共情,从而放弃对他人实施网络欺凌。而年级只在认知移情与网络言语欺凌中起调节作用,认知移情是指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认知理解能力,中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处于不断发展状态,个体越能了解他人产生某种情绪的合理性,就越能减少攻击他人的行为。因此,学校可通过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移情能力,来减少中学生网络欺凌行为的发生。如利用媒体播放宣传与网络欺凌有关的视频,让学生能够通过视频了解到网络欺凌对他人造成的伤害,或采用游戏扮演的方式,使学生尤其是男生产生对受欺凌者的情感共鸣,从而减少网络欺凌现象发生。同时,学校应加强对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移情能力培养,使其能理解他人行为的合理性,从而有效减少网络欺凌行为。
, 百拇医药
五、 结论
(1)网络欺凌在性别、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
(2)移情对网络欺凌有显著负预测作用;
(3)性别在情感移情对网络欺凌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年级在认知移情对网络言语欺凌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注: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项目(JG15DB007)成果,沈阳师范大学2015校级科研课题(W201576)成果。
参考文献
[1]张野,张珊珊,刘琳,等.中学生传统欺凌与网络欺凌发生特点比较分析[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17:10-13.
[2]祝玉红,陈群,周华珍.国外网络欺凌研究的回顾与最新进展[J].中国青年研究,2014,11:80-85.
, http://www.100md.com
[3]张乐.青少年网络欺凌研究综述[J].中国青年研究,2010,12:9-14.
[4]杜海清.澳大利亚、欧美国家应对网络欺凌的策略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3,3:15-20.
[5]Cohen D,Strayer J. Empathy in conduct-disorderand comparison youth[J]. Dev Psychol,1996,32(6):988-998.
[6]耿耀国,秦贝贝,夏丹,等.青少年世故性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1,1:44-46
[7]应贤慧,戴春林.中学生移情与攻击行为:攻击情绪与认知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73-78.
[8]Maibom H L. The many faces of empathy and their relation to prosocial action and aggression inhibition[J].Congnitive Science,2012,3:253-263.
, 百拇医药
[9]耿耀国,韩 啸,叶青青,等.性别、人性态度与青少年移情、亲社会行为的关系[J].郑州大学学报( 医学版),2012,1:43-46.
[10]张野,张珊珊,刘琳,等.中学生传统与网络结构特征的比较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31(8):58-62.
[11]夏丹.基于移情量表(BES)中文版的信效度及初步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1.
[12]Jollife D,Farrington D P.Empathy and offending: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Aggression and Violent Behavior,2004(9):441-476.
[13]Schulte-Rüther M,Markowitsch H J,Shah N J,et al. Gender differences in brain networks supporting empathy[J].Neuroimage,2008,42(1):393.
编辑/王抒文, 百拇医药(陈萌萌 张野 张珊珊 齐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