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星座人格理论的实证研究(2)
实验自变量有:权威度(高、低)、信息呈现方式(组合式、分解式)和效价比例,其中,效价比例指组合式的人格描述中,积极、消极特质组合方式为7种,共得到24个不同的人格类型版本。需要测量的因变量有:被试对虚拟人格类型的选择、24条人格特质的符合度评价等。需要加以平衡的控制变量有性别、年级、科别等。
(二)研究材料
材料一:人格类型自评问卷。问卷中呈现3个组合式的虚拟人格类型,通过指导语告诉被试这是心理学家研究总结得到的中学生的三种人格类型,请被试选择与自己特点相符的一个或几个类型。以此启动高权威信息条件。
材料二:人格描述语句评定表。表中列出从12星座人格特质描述中提取出来的所有24个句子,请被试一一评价该句子与自己特点的符合程度。指导语中强调这一任务是因为研究需要,请被试作为专家进行评判。以此启动低权威信息条件。
(三) 研究过程
, 百拇医药
抽取各年级中学生260人,分为8组,每组都要完成两阶段实验。其中第二阶段的实验材料各组完全相同;第一阶段的实验材料组间各不相同。
阶段一:发放以“当代中学生特点的调查问卷”为题目的人格类型自评问卷。问卷中首先是个人信息,第二部分要求被试从材料一选择符合自己特点的类型,在每个类型后的“符合”或“不符合”选项上打勾。作答完毕立即收回问卷。
阶段二:发放与第一页同一编号的第二页。第二页的指导语中说明,前面的人格类型评定还没有得到完全的科学证实,结果不足以采信。本研究就是为保证类型描述的科学性,请同学们对以下24个句子进行评价,以帮助科学化。对每一句话与自己的符合程度要求被试进行7点量表(1为非常不符合,7为非常符合,4为中点)的评价。评价前首先解释7点量表的含义,并以例子进行演示。其它评定相同。
评定完毕立即收回第二页。
, 百拇医药 三、结果与分析
(一)人格评定信息被相信的原因分析
实验第一阶段,实验要求被试从所呈现的3个人格类型描述中选出符合自己特点的一个或几个类型。统计结果表明,254名有效被试中共有298人次选出了符合自己的人格类型。也就是说,平均每人选出了1.17个自认为符合自己的人格类型。
而实际上,所有24个版本的虚拟人格类型,全部是由随意拼凑的6句话组成的。细究起来,不少类型中的描述还是前后矛盾的。例如,版本2中的类型A:第一句指出“性格平稳”“为人处事小心谨慎”,第三句和第四句则分别指出“激情盎然”“说话做事不太审慎”。但在评判该版本的37名被试中,仍有62%的人认为该类型与自己相符。
因此,非常有必要考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根本不存在逻辑性的人格描述被中学生认为是与自己相符的。
, 百拇医药
材料一中24个版本的虚拟人格类型按照积极特质与消极特质的不同比例共可分为表1所列的7种组合。从表1中可以看出,总体而言,积极特质所占比例的多少是影响被试是否选择的重要因素,积极特质越多,被试越倾向于选择该人格类型。这一结果证明了人格自评中“社会赞许性效应”的存在。
而进一步逐个考察各版本的选择率发现,选择率最高的三个版本依次是:3组的5-1(70.3%),6组的6-0(65.0%)和2组的4-2(62.2%),其中4-2组合选择率竟比同时出现的5-1组合高出27.1%;1-5也比2-4选择率高。这至少说明两点:一是积极特质偏好的“社会赞许性”效应是有限度的,人格自评中“白玉微瑕”可能比“完美”类型更加受欢迎;二是被试判定某一类型是否符合自己,除积极特质比例外还有其它判定标准。
(二)星座说人格理论可信性检验
星座说人格理论的可信性检验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 百拇医药
1.特质总体符合度分数
配对样本的t检验表明,被试在除处女座以外的其他所有星座上对积极特质的评分均高于消极特质,这说明,被试一致地认为积极的特质更加符合自己。这进一步证实了“社会赞许性”效应的存在。
2.被试判定的符合自己的星座数
将被试对一个星座积极和消极两条特质上评分相加后取平均,将均分≥6的视为被试判定该星座与自己的人格特点相符。
从表3可以看出,47.6%人认为没有一个星座的描述符合自己,17.7%认为有3个以上的星座符合自己,而只有20.1%的人恰好认定了一个星座。而且在这20.1%的人中,也不能排除是恰好有星象学知识的被试,即还可能存在一定比例的“自我合法性”影响。
这些都进一步表明,在没有星象学程序和线索的前提下,个人认为某星座特质与自己吻合的比例大打折扣。被试自评与星座人格理论是不相符的。
, 百拇医药
四、讨论
第一,关于社会赞许性。本研究两个阶段的实验结果都证实了人格自评中“社会赞许性效应”的存在。并且不论是集成式人格类型评定,还是分析式人格特质评分的过程中都体现了积极效价偏好。一般而言,被试更倾向于将社会赞许的人格特质纳入自我概念。对此,Hamilton[5]的研究予以了证实,但Wunder[6]却提出了质疑。我们认为,一个人的人格体系是相当复杂的,他人和个体自身都不太容易把握。人格本身的这种模糊性导致了被试在自评时的标准往往也是比较模糊的。因此受到效价影响,产生对积极效价的偏好,也是非常容易理解。
但同时,本实验结果也发现,并不是积极语言越多越受被试偏爱,“白玉微瑕”类型更受欢迎。这一点与印象形成的相关理论是相呼应的。由于个人的选择和决策实际上被个体视为自我品格的延伸。因此,这一人格评价中的结果也可以对广告说服有一定启发。在产品推介时,可能“白玉微瑕”式的产品品质介绍比全盘呈现积极特质效果更好。, 百拇医药(单洪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