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2)
打开电脑进行搜索会有不少关于学生自杀的信息,其中有一条标题是:湖北某地初中生因被教师批评跳楼身亡。该生当天自习课看小说,物理课下象棋,结果被班主任请到办公室批评并提出请家长,学生从办公室出来后就从四楼一跃而下。据说班主任对这位学生的批评没有过激的言辞,我们看着听着也觉得是常态,猜测是“请家长”引发悲剧发生。“请家长就是在家长面前数学生之过”这是学生的普遍心理。我们班主任的工作要细到不仅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还要了解家长的情况、家庭的教育模式。不同性格、不同家庭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对同一事件的应对方式不一样,遇到来自严厉专制型家庭的学生,“请家长”容易对学生构成巨大的威胁,所以要慎用!告状式的“请家长”,其实反映我们在教育的面前已经举起了双手。
教育要想产生正面效果,积极关注至关重要。小和尚买油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过,为什么第一次与第二次效果完全不同?第一次,小和尚脑子里一直在告诫自己:小心!小心!千万不能把油洒出来!千万不能把油洒出来!结果事与愿违,如果小和尚没有对出错的担忧、恐惧,内心平静、宽松,肢体动作协调,就能顺利完成任务。担忧、恐惧来源于何处?厨师恶劣、严厉的态度。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大脑里的某一图像会像实际情况那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比如:当一个高尔夫球手击球前一再告诉自己“不要把球打进水里”时,他的大脑里往往就会出现“球掉进水里”的情景,这一情景会指挥他的行动,结果事情就朝着担忧的方向发展——这时候,球大多都会掉进水里。其实这是一种消极暗示。
, http://www.100md.com
如果展示一张有一黑点的方形大白纸,多数人会怎样描述所看到的呢?有一个大黑点!这是很多人的惯性思维:习惯性关注缺点、习惯性找毛病。对偌大的一张白纸我们没有在意,偏偏揪住相对于白纸面积来讲可以忽略不计的黑点。把一个人当作一个系统,系统中有“黑”、有“白”,传统教育的做法是对黑的部分作修改,焦点解决短期疗法的做法则是扩展白的部分,由于整个系统是固定平衡的,白的部分扩大一些,黑的部分就减少一些,白的部分一点点增加,整个系统的改变就发生了,这也是积极心理学的主张,我们要多关注积极面。心智还不成熟的孩子如果接受太多的负面信息、负面评价,就相当于在他们的内心埋下心理疾患的种子,选择积极关注、积极期待才能启动孩子内在的潜能,使他们朝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这是经过心理学家反复证明的。
有一次我们学校的女教师谈及孩子教育问题,异口同声地说:“太郁闷了,孩子很叛逆,很会顶嘴!”我作好了听的准备。一位教师举了弹琴的例子:一日儿子练琴,妈妈一边在厨房忙碌一边竖起耳朵听,但不是欣赏而是发现问题,儿子边弹妈妈边指出问题:“你弹了破音我听出来了,还不止一处!”本来弹琴已属于额外要求,这会儿又被否定,儿子立刻反击:“你来你来!”这种情形是不是在我们大多数家庭的亲子互动中很常见?育人是慢功夫,但我们往往对孩子犯错的包容度不够、耐心不足。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一句名言“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这句话对家长以及教师都有启发意义。
, 百拇医药
同样的情形也会发生在课堂上,下面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镜头:两位学生上讲台做演示实验,教师给其他学生的指导语是:“大家仔细观察他们操作的错误,错在哪里?”这在司法上叫有罪推论——不人道、不人文。于是其他学生一边观看一边高声指出问题,操作的学生紧张、焦虑、沮丧,观战的学生掌握着评判权,欣赏同伴出丑快乐无比,整个教室一片混乱,如此做实验已经脱离教学目的,而是为了纠出问题,像是批斗。如果指导语改成:“大家仔细观察他的操作,想象一下如果你在这个位置将如何操作?”会有不同吗?他们操作的时候如果其他学生只作观察和思考,暂时不发表意见,结果会有什么不同呢?一句简单的指导语折射出的是教师的教育理念。为什么这么简单的实验学生做得不轻松不从容——研究问题的心态变成被监视的心态,生怕出错,紧张焦虑,偏偏出错。我们曾经都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教练、最优秀的教师,那就是为人父母时。在孩子学走路、学说话的时候,想想我们是怎么教会孩子走路与说话的?这个过程是不是充满了支持与鼓励?那时候我们都知道:老把孩子抱在怀里孩子是学不会走路的,我们总是为孩子颤颤巍巍迈出的每一步鼓掌叫好,这样他才有勇气走下一步。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首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安全的环境,这个安全指心理安全,通过支持、理解、接纳、信任来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的自尊。
生活在不同情境中的孩子发展会不一样,正是我们的态度塑造着我们的孩子,我们以怎样的方式面对学生,学生就会以同样的方式面对世界,因此我们要慎待每一位学生!
(作者单位:福建长汀县教师进修学校,龙岩,366300)
编辑/张帆 终校/于 洪, http://www.100md.com(蓝园英)
教育要想产生正面效果,积极关注至关重要。小和尚买油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过,为什么第一次与第二次效果完全不同?第一次,小和尚脑子里一直在告诫自己:小心!小心!千万不能把油洒出来!千万不能把油洒出来!结果事与愿违,如果小和尚没有对出错的担忧、恐惧,内心平静、宽松,肢体动作协调,就能顺利完成任务。担忧、恐惧来源于何处?厨师恶劣、严厉的态度。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大脑里的某一图像会像实际情况那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比如:当一个高尔夫球手击球前一再告诉自己“不要把球打进水里”时,他的大脑里往往就会出现“球掉进水里”的情景,这一情景会指挥他的行动,结果事情就朝着担忧的方向发展——这时候,球大多都会掉进水里。其实这是一种消极暗示。
, http://www.100md.com
如果展示一张有一黑点的方形大白纸,多数人会怎样描述所看到的呢?有一个大黑点!这是很多人的惯性思维:习惯性关注缺点、习惯性找毛病。对偌大的一张白纸我们没有在意,偏偏揪住相对于白纸面积来讲可以忽略不计的黑点。把一个人当作一个系统,系统中有“黑”、有“白”,传统教育的做法是对黑的部分作修改,焦点解决短期疗法的做法则是扩展白的部分,由于整个系统是固定平衡的,白的部分扩大一些,黑的部分就减少一些,白的部分一点点增加,整个系统的改变就发生了,这也是积极心理学的主张,我们要多关注积极面。心智还不成熟的孩子如果接受太多的负面信息、负面评价,就相当于在他们的内心埋下心理疾患的种子,选择积极关注、积极期待才能启动孩子内在的潜能,使他们朝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这是经过心理学家反复证明的。
有一次我们学校的女教师谈及孩子教育问题,异口同声地说:“太郁闷了,孩子很叛逆,很会顶嘴!”我作好了听的准备。一位教师举了弹琴的例子:一日儿子练琴,妈妈一边在厨房忙碌一边竖起耳朵听,但不是欣赏而是发现问题,儿子边弹妈妈边指出问题:“你弹了破音我听出来了,还不止一处!”本来弹琴已属于额外要求,这会儿又被否定,儿子立刻反击:“你来你来!”这种情形是不是在我们大多数家庭的亲子互动中很常见?育人是慢功夫,但我们往往对孩子犯错的包容度不够、耐心不足。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一句名言“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这句话对家长以及教师都有启发意义。
, 百拇医药
同样的情形也会发生在课堂上,下面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镜头:两位学生上讲台做演示实验,教师给其他学生的指导语是:“大家仔细观察他们操作的错误,错在哪里?”这在司法上叫有罪推论——不人道、不人文。于是其他学生一边观看一边高声指出问题,操作的学生紧张、焦虑、沮丧,观战的学生掌握着评判权,欣赏同伴出丑快乐无比,整个教室一片混乱,如此做实验已经脱离教学目的,而是为了纠出问题,像是批斗。如果指导语改成:“大家仔细观察他的操作,想象一下如果你在这个位置将如何操作?”会有不同吗?他们操作的时候如果其他学生只作观察和思考,暂时不发表意见,结果会有什么不同呢?一句简单的指导语折射出的是教师的教育理念。为什么这么简单的实验学生做得不轻松不从容——研究问题的心态变成被监视的心态,生怕出错,紧张焦虑,偏偏出错。我们曾经都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教练、最优秀的教师,那就是为人父母时。在孩子学走路、学说话的时候,想想我们是怎么教会孩子走路与说话的?这个过程是不是充满了支持与鼓励?那时候我们都知道:老把孩子抱在怀里孩子是学不会走路的,我们总是为孩子颤颤巍巍迈出的每一步鼓掌叫好,这样他才有勇气走下一步。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首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安全的环境,这个安全指心理安全,通过支持、理解、接纳、信任来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的自尊。
生活在不同情境中的孩子发展会不一样,正是我们的态度塑造着我们的孩子,我们以怎样的方式面对学生,学生就会以同样的方式面对世界,因此我们要慎待每一位学生!
(作者单位:福建长汀县教师进修学校,龙岩,366300)
编辑/张帆 终校/于 洪, http://www.100md.com(蓝园英)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