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6年第2期
编号:12773989
三个『代替』,拉近与初中孩子的距离(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6年第2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平等;肯定;倾听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仅靠一句赞扬,我就可以很好地活两个月。”这两句说明语言艺术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人们津津乐道“一根手指的力量,说的是倘若有个人坐在椅子上,手放在腿上,我们站在他对面只用一根手指顶住他的额头,他便很难站起来。当然还有别的办法不让他起来,比如将他捆在椅子上、粘在椅子上,又或者干脆将他打晕。只是后者要费力得多,而且恐怕会让对方感到非常不愉快,甚至愤怒、恐惧,若有机会,一定要急急逃离这把椅子了。

    初中生的亲子沟通,又何尝不是如此?

    有的家长喋喋不休,孩子依然我行我素;有的家长悉心关怀,却换来孩子的冷面相对;有的家长百般讨好,仍难免一次次失望。

    因此他们常常感慨:“有时很努力地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问题,想帮助他解决问题,可孩子好像根本不能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反而用很叛逆的态度来对待家长,这让我们很无奈也很沮丧。”
, http://www.100md.com
    “在家里她更喜欢一个人的空间,写作业之外她宁愿戴着耳机盯着电脑,也不愿意和我们更多地交流。大多数的时间一声不吭,对我们则是问一句顶一句。搞不清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在和孩子交流中何谓平等?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不能太压制又不能太纵容,在平等中总感觉孩子是在挥霍家长的理解。”

    要回答这些问题,离不开对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结构与关系、家长教养模式的系统剖析。但这并不限制我们向家长提出一些直接、具体的操作性建议。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用三个“代替”的方法与孩子对话,可以有效地促进家长与初中孩子的沟通。

    一、初中生的独立需要与家长的任务

    初中生年纪在十二三岁到十五六岁,正处于埃里克森所说的“青春期”。这一阶段孩子的发展需要主要是在心理上确认自己有能力独立完成自己的事,确认自己有资格得到成人待遇,希望心中那个理想的自己与他人眼中的自己一致。简而言之,孩子们想被父母、老师当做大人来尊重、重视和交往,想当心目中那个个性独特、外貌出众、能力突出、引人注目的了不起的人。
, http://www.100md.com
    因此,家长的任务就是要适度地满足孩子上述的独立需要,既不过多也不过少。让孩子能体验到成长的成就感,同时也知道自己的局限与行为的界限是什么、在哪里,遵守道德和社会规范。体现在亲子沟通上,就需要家长掌握三个“代替”的方法。

    二、三个“代替”拉近亲子距离,助力孩子成长

    (一)第一个“代替”:“我”做主语代替“你”做主语

    特别适用于:对孩子的言语、行为、成绩、穿着、习惯不满和失望时。

    二者区别:“你”表达的是事实,更易成为指责;“我”表达的是情感,更易指向期待。

    当家长观念中的事实不被孩子认可为事实时,孩子便不认同家长的说法,甚至可能因反对而反抗;可是面对家长的情感与期待,孩子往往会被打动。
, http://www.100md.com
    一位妈妈对穿着“奇装异服”的女儿说:“你这件衣服难看死了!”说得斩钉截铁,不容置疑。在女儿还是个小学生的时候,她可能毫不怀疑地感到“妈妈都这么说了,我的衣服真的难看死了,还是听话换掉吧”。可是正上初二的女儿心中已有一套独立的审美标准,那标准认为这打扮是流行的、时尚的。“你说难看,我可不觉得难看。难看与否,你有你的标准,我也有我的标准呀!凭什么你说难看就难看!”“你若跟我好好说,我还会思量一番。你这么不客气地贬低我的审美,我才不要听呢!”

    也许孩子穿得确实怪怪的,不过聪明的妈妈会这样说:“(幽默地)啊哟,这个衣服刚才把我吓了一跳!让我看看,是挺特别的。不过妈妈还是有点担心,穿这个去见同学不够端庄哦!如果你真的特别喜欢它,那晚上和妈妈去超市的时候就穿着它,明天跟同学一起的时候换一身,我觉得……就很适合。”

    经常使用主语“我”跟孩子平等对话,偶尔严肃批评,孩子反而更容易接受批评,改正行为。

, 百拇医药     “你”字句示例:

    “你能不能快点吃饭,吃完了好去学习!”

    “你看你物理考这点分!”

    “你怎么又考得这么差!”

    “我”字句示例:

    “我觉得咱们吃饭的速度再快点儿会更好。”

    “我看到这次考试你的物理最不理想,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愿意跟我说说吗?”

    “我看到这次考试你的总分比上次多了20分。虽然不是特别多,可是我们很为你高兴,你一定是更努力了。如果继续这样努力两个月,下次一定可以再提高,爸爸妈妈很期待呢!”

    “我看到这次你考得不理想,也能感觉到你挺自责的,让爸爸妈妈帮你一起分析问题在哪里,想想解决办法。这样我们下一次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 百拇医药
    (二)第二个“代替”:肯定句代替否定句。

    特别适用于:担心孩子看不该看的、做不该做的、想不该想的。

    二者区别:否定句仅指出错误的做法,提供的是消极暗示;肯定句却提供积极暗示和正确做法。

    “请不要想象一头短脖子的长颈鹿。”读到或听到这句话的人恐怕都不禁要想象一头短脖子的长颈鹿。初中生身体快速成长,第二性征出现,智力飞跃发展,对自然、社会、人文、人际交往、异性情感的观察和体验更细腻,对正在经历的变化充满好奇,这个时候越是家长禁止做的事情,他们懵懵懂懂越忍不住尝试。所以我们应该理解,很多时候反复叮嘱、禁止的事孩子还要做,未必出于“逆反”心理,而是由于上述脑机制的驱使。比如“别看那些乱七八糟的漫画啊!”孩子听到“乱七八糟的漫画”,脑子里就开始想“乱七八糟的漫画”了。

    否定句示例:

    “不要一直在那看电视了!”

    “在学校少跟××来往啊!”

    肯定句示例:

    “开饭了!来帮妈妈端菜。”

    “这个时间该写作业了,早点写完可以早点休息。”, 百拇医药(王欢)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