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6年第3期
编号:12772311
读懂孩子,用生命影响生命(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2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6年第3期
     〔关键词〕读懂孩子;陪伴;期望;情绪

    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主办的“读懂孩子 塑造未来——首届‘木铎心声’心理健康教育高峰论坛”于2015年11月1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学生活动中心拉开了帷幕。参加本次大会的人员既有国内外心理学界的顶级专家、教授,也有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人员、中小学校长、班主任、心理教师、心理学爱好者。本次论坛既讨论了国内当前心理健康工作面临的问题与任务,更有国内外包括我国台湾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经验介绍。课程安排虽然紧锣密鼓,但大部分听课教师还是感觉时间太短,有的课程和话题专家没有讲够,我们也没有听够。下面就把我觉得特别好的内容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一、读懂孩子,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记得以前听北京四中校长的一个演讲,主持人问他的教育理想是什么,他说:教育出比自己强、比自己还优秀的学生。当时我就想,作为教师,我也要用这样的教育梦来激励自己——教育出比自己强、比自己还优秀的学生!作为家长,我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比自己强、比自己优秀!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欠缺这样的教育能力,我们不知道如何去教育,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教育效果。上课时,我们会因为学生不听课、随意讲话、溜号而生气甚至愤怒,我们会失去耐心。我们希望碰到的都是好学生,个个都爱学习、听话。我们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佳,我们会觉得非常没面子;如果我们的孩子破马张飞,粗鲁无礼,我们更会愤怒不已。
, 百拇医药
    本次大会一开场,主持人章伟秋就向我们每个人的教育观提出了挑战。章伟秋是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的主持人,她做了一期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和生命质量的节目《每周质量报告——读懂孩子》(2015年9月13日)。看了这个视频,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我想,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教育观呢?我们应该把孩子教育成什么样?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而有价值、高质量的生命除了要有健康的身体,更要有健康的心理。但最近几年数据统计发现,越是好孩子,越容易发生心理问题。

    黄侃是南京一中的一位教师,也是一位班主任。她的女儿远远从小到大学习一直很好,特别乖巧懂事,几乎没让她操过心。成绩优异的远远,考到荷兰的一所大学读书。在大一阶段她还给妈妈写信说自己适应得很好,成绩优秀,人际关系也不错。没想到在大二的时候,远远自杀了。远远在遗书中说,自己这么多年实在是太累了。她得了强迫症,因接受不了现实而选择了自杀。

    得到这一噩耗后,黄侃陷入了无尽的后悔中。她说,这么多年,我只是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她问老师的都是:我女儿的学习成绩怎么样,在班级、年级的排名怎么样。她从未想过孩子心理上会有什么问题。
, 百拇医药
    后来黄侃说:“熊孩子的问题倒好说,因为他们的问题都是呈现出来的,怕的就是学习好、懂事、听话的孩子。越是学习好的孩子,心理问题越严重,这些孩子要么不出事,要出就出大事!”于是,她开始研究生命教育。在中考前,她给学生和家长们上了一堂生命教育课,她说:“如果孩子们考得好,孩子和家长都满意;但如果考不好,孩子和家长一定上火,我要告诉他们一定不要沮丧和悲观。”

    作为家长,必须练就一种共情的能力,设身处地体会孩子的感受。我们要能够体会到孩子想玩一玩、想放松的心情,我们要让孩子把这种想法说出来,创造条件让孩子在该玩的时间多玩。比如,放假就不要给孩子报兴趣班、补课班,让孩子充分地享受假期。这样孩子才会对生活充满期待。如果放假比平时上学还累,孩子就会特别讨厌学习,讨厌家长的安排,过早出现逆反现象。

    我们想让孩子做一件他不太喜欢做但还必须做的事情时,一定要给他一个动力,或是让他投入一份情感在里面,这样才能让孩子坚持做下去。
, http://www.100md.com
    前一段时间,我校某班一个女同学找我做咨询。她跟我说:“老师,我是一个做什么事都没长性的人。”我说:“为什么这么说自己呢?”

    她讲了发生在她6岁时的故事。一开始学习舞蹈,压腿特别疼,她向妈妈抱怨说腿疼,妈妈没给她好脸子看,说:“别的小朋友都能坚持你怎么就不能坚持呢?”后来她还是受不了压腿的疼,又向妈妈哭诉,妈妈生气地说:“算了!算了!你就是做什么事都没长性!”

    妈妈给孩子贴上了标签,自己还特别生气,特别有挫败感。

    我说:“如果当时妈妈说,来,宝贝,妈妈给你揉揉腿!”结果会是什么样?

    她说:“老师,那我一定会坚持下去的!”

    听了这个案例,你有什么感受?这个孩子是没长性吗?是家长太缺少体会孩子感受的能力了。孩子需要的高质量的陪伴,是当她遇到困难的时候,希望家长能鼓励她、支持她,及时帮她找到解决方法,给她前进的动力!
, 百拇医药
    视频中还有一段: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小学生,问:“你们觉得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孩子们回答说:“我妈妈眼中的好孩子就是学习好、懂事、听话。”

    这些孩子的明显问题是没有自我,他们想活出自我也不行,因为妈妈不允许。没有自我的孩子很容易变成学习的机器,整天忙个不停,却难以体验到生活的幸福感。

    体验幸福是一种能力。如果外部的环境是一种充满竞争的环境,如果我们家庭的教育环境是一种“总拿我和别人比”的环境,如果我们的孩子整天生活在“挑剔和指责”中,孩子也形成了这样的思维习惯,他也总是挑剔别人,他也不会认同自我,他会觉得“我没什么快乐可言,我这个人有太多的不完美”,缺少向上发展的内动力。

    一个人怎样才能有自我发展的动力呢?那就是小的时候感受到了充分的父爱、母爱,在他需要父母陪伴的时候他得到了,而且他还能经常得到父母的认可、赞美、表扬、鼓励、支持、欣赏、尊重,而不是仅仅给他钱,给他物质的满足。这样他才会一生充满自信,充满向上发展的动力!

    林崇德教授说:“孩子首先是人,是未成年人,是一个发展中的人,每个阶段都不一样。他有作为人的思考、感受和他的权利,他不是家长手中的玩物,家长一定要读懂孩子、尊重孩子。”, 百拇医药(白琳)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