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课不必受教案束缚
〔关键词〕教案;教学;心理课
日前,笔者有幸观摩了某初职校举办的“情绪气象台”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授课心理教师为上好这节课做了充分的准备,精心设计了教案。教学手段除常用的PPT外,还用上了iPad和手机。教师在上课时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观看情景表演,分别用手机在聊天软件上发布面部表情图片,以表达自己的情绪。应该说,教案设计得很不错。但在上课途中,发生了这样一个小插曲:有一名学生在上课时竟擅自离开座位,向教室后门走去……心理教师急了,立即上前准备制止。谁知这名学生将一些东西扔在教室门口的垃圾桶里又回来了,还主动告诉教师:“我去丢垃圾了。”心理教师松了口气,又继续按教案上课了。
这节课上得很精彩,受到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在点赞的同时,我却陷入了沉思:这节心理课讲的是有关情绪表达方面的内容,为此,教师还设计了一些情景表演,这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便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但这名教师却疏忽了,其实学生无意识擅离座位丢垃圾的行为——也是一个很好的情景表演,而且事情就发生在学生之中,丝毫没有表演的成分,很真实。尽管教案上没有这个情景表演,但授课教师完全可以抓往这个“小插曲”,让学生表达自己对这件事的情绪,同时借此机会,因势利导,对这名擅离座位丢垃圾的学生进行一次及时的课堂行为规范教育,这比课后单纯教育强多了。可能是该教师受上课教案的束缚(因为听课教师人手一份教案),没有或不敢抓住这个契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 百拇医药
我没有批评这名教师的意思,只是认为,心理教师上课,不必非要受教案的束缚:即上课只能按照教案准备的内容和进度授课。其实可以随机应变,随时修改教案。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案是死的,人是活的。作为同行都知道,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发生教案中没有的情况:如学生擅离教室,学生向教师提刁钻的问题等。因此,教师不能死扣教案。即使出现打乱教案的情况,也不要紧张,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及时改变原先的教学计划和方法,以适应课堂教学的需要。
上海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有“一篇课文,三次备课”的经验。其中第三次备课——边教边改,在设想与上课的不同细节中,区别顺利与困难之处,课后再次“备课”,修改教案。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在上课时碰到突发情况,也会灵活运用,不是死板地按教案上课。这就给了心理教师一个有益的启示:上心理课可以不受教案的束缚,根据实际情况,只要有利于上课,可以随时修改教案。在这方面,笔者作过一次有益的尝试。
, 百拇医药
笔者有一次给中职生上青春期性心理健康教育课。当我按照教案的要求讲到中职生要学会控制和保护自己,不要沉溺于与异性网络聊天,不要观看黄片时,一名学生竟当场问我,“老师,你看过黄片吗?”我一下子愣住了:尽管我上课之前作了充分的准备,包括先讲什么,后讲什么,以及如何与学生互动等,但却没有想到这一点,我心里一点准备都没有。而且,学生提的问题又是一个两难问题:若说看过,会有损教师的形象;若说没有看过,又给学生一个不诚实的印象。我本来想装傻不回答,可是看着学生们企盼的目光,我知道自己不能借口教案上没有而回避这个问题。我略一思索,响亮地回答“看过”,接着解释了看的原因:为了改善夫妻的生活。对于我的坦率回答,学生们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时我灵机一动,决定不按照教案规定内容来上课了,下面干脆让学生提问题,由我当场回答……结果这节不按教案上的课竟出奇的好。课后,学生们对我的评价很高。
我以为,教案是为教学服务的,而不是教学为教案服务的。所以,上心理课不必受教案束缚,而应根据课堂和教学需要,及时修改,灵话运用。
(作者单位:上海市甘霖初级职业技术学校,上海,200065)
编辑/王晶晶 终校/于 洪, 百拇医药(杨凤定)
日前,笔者有幸观摩了某初职校举办的“情绪气象台”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授课心理教师为上好这节课做了充分的准备,精心设计了教案。教学手段除常用的PPT外,还用上了iPad和手机。教师在上课时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观看情景表演,分别用手机在聊天软件上发布面部表情图片,以表达自己的情绪。应该说,教案设计得很不错。但在上课途中,发生了这样一个小插曲:有一名学生在上课时竟擅自离开座位,向教室后门走去……心理教师急了,立即上前准备制止。谁知这名学生将一些东西扔在教室门口的垃圾桶里又回来了,还主动告诉教师:“我去丢垃圾了。”心理教师松了口气,又继续按教案上课了。
这节课上得很精彩,受到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在点赞的同时,我却陷入了沉思:这节心理课讲的是有关情绪表达方面的内容,为此,教师还设计了一些情景表演,这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便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但这名教师却疏忽了,其实学生无意识擅离座位丢垃圾的行为——也是一个很好的情景表演,而且事情就发生在学生之中,丝毫没有表演的成分,很真实。尽管教案上没有这个情景表演,但授课教师完全可以抓往这个“小插曲”,让学生表达自己对这件事的情绪,同时借此机会,因势利导,对这名擅离座位丢垃圾的学生进行一次及时的课堂行为规范教育,这比课后单纯教育强多了。可能是该教师受上课教案的束缚(因为听课教师人手一份教案),没有或不敢抓住这个契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 百拇医药
我没有批评这名教师的意思,只是认为,心理教师上课,不必非要受教案的束缚:即上课只能按照教案准备的内容和进度授课。其实可以随机应变,随时修改教案。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案是死的,人是活的。作为同行都知道,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发生教案中没有的情况:如学生擅离教室,学生向教师提刁钻的问题等。因此,教师不能死扣教案。即使出现打乱教案的情况,也不要紧张,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及时改变原先的教学计划和方法,以适应课堂教学的需要。
上海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有“一篇课文,三次备课”的经验。其中第三次备课——边教边改,在设想与上课的不同细节中,区别顺利与困难之处,课后再次“备课”,修改教案。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在上课时碰到突发情况,也会灵活运用,不是死板地按教案上课。这就给了心理教师一个有益的启示:上心理课可以不受教案的束缚,根据实际情况,只要有利于上课,可以随时修改教案。在这方面,笔者作过一次有益的尝试。
, 百拇医药
笔者有一次给中职生上青春期性心理健康教育课。当我按照教案的要求讲到中职生要学会控制和保护自己,不要沉溺于与异性网络聊天,不要观看黄片时,一名学生竟当场问我,“老师,你看过黄片吗?”我一下子愣住了:尽管我上课之前作了充分的准备,包括先讲什么,后讲什么,以及如何与学生互动等,但却没有想到这一点,我心里一点准备都没有。而且,学生提的问题又是一个两难问题:若说看过,会有损教师的形象;若说没有看过,又给学生一个不诚实的印象。我本来想装傻不回答,可是看着学生们企盼的目光,我知道自己不能借口教案上没有而回避这个问题。我略一思索,响亮地回答“看过”,接着解释了看的原因:为了改善夫妻的生活。对于我的坦率回答,学生们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时我灵机一动,决定不按照教案规定内容来上课了,下面干脆让学生提问题,由我当场回答……结果这节不按教案上的课竟出奇的好。课后,学生们对我的评价很高。
我以为,教案是为教学服务的,而不是教学为教案服务的。所以,上心理课不必受教案束缚,而应根据课堂和教学需要,及时修改,灵话运用。
(作者单位:上海市甘霖初级职业技术学校,上海,200065)
编辑/王晶晶 终校/于 洪, 百拇医药(杨凤定)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